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保护存款人免受或降低存款损失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而设置的一些制度的补充,是一种事后补救机制。它要求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按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自愿地或强制地向存款保险公司投保,当金融机构经营破产或陷入支付危机时,由存款保险公司提供资金援助或向存款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存款保险制度与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构筑了保持一国 (或地区 )银行体系稳定的“公共安全网”。   一、国外存款保险制度运行模式比较   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1保护存款人利益,特别是小额存款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杨势如 《理论界》2011,(6):36-39
在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中,金融安全网负责保护债权人及投资人利益之任务,促使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使金融体系能在稳定之基础上健全发展,以提升金融资源分配效率及金融机构竞争力。金融安全网涵盖金融监理(Supervision)制度、最后融通者(the Lender of Last Resor)t制度、存款保险(Deposit Insurance)制度及金融机构退出市场(Exi)t机制等,存款保险制度为金融安全网之一环,其目的系于银行丧失清偿能力(Insolvent,或称支付不能)而未能清偿存款债务时,由存保机构提供存款人适当补偿,以防止银行信用危机扩及其它银行与金融体系,进而影响工商产业部门。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形成,一些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出现倒闭、破产的现象。由于中国银行业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缺陷和相应配套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缺位,破产银行的存款人利益遭到严重侵害,进而威胁到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鉴于此,中国亟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否则将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3.
对日本银行不良债权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日本的金融机构一直受到巨额不良债权的困扰。之所以会产生这些不良债权且一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与日本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复杂原因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日本的经济发展环境、金融制度、企业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日本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的处置不良债权的对策,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由于三农资产收储管理流转交易、信贷风险监测补偿、金融风险处置转化等激励约束制度或机制尚待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较大融资风险,导致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排斥明显,严重制约其发展。对此,基于演化博弈模型,分别考察了在有无激励约束机制条件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的博弈均衡状态,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状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的博弈均衡状态具有显著影响,而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有效调整资金供求双方的初始状态。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风险的纾解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法律制度保障和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及其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5.
莫辉 《中国人文科学》2003,1(2):102-10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权力过大,易产生舞弊行为,商业银行也会借机扩大债权,应确定剥离不良资产标准并保证资产处置公正和透明。文章分析应以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中央银行再贷款、商业借款等方式筹集收购资金时应注意其适用条件及额度,通过债转股、咨询、证券化、折价出售等手段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通过制定法律、健全资产管理公司机制,提高资产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政府当局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业的良性运作而规定金融机构必须或自愿地以吸收客户存款为标的,按一定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进行投保,当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财务救援,或由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  相似文献   

7.
苏蓉 《学术探索》2007,(4):43-50
我国已加入WTO并正按照世界贸易的规则要求加快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机构间竞争加剧,市场风险加大,如何保证金融活动高效安全地运作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以及存款保险制度一起被公认为是构成金融安全网的三大基础。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业稳定的重要制度,它的建立可以有效激励金融机构保持充足的资本,控制金融成本,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建立该制度,将有利于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银行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8.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防止银行倒闭现象挤兑风潮和金融信用危机发生的重要金融政策手段,是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银行开始走向市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逐渐形成。现专业银行都已转变成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也日益增长,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  相似文献   

9.
王瑨  乔瑛 《兰州学刊》2005,(1):119-120
根据财政部2004年下发的有关规定,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1999年政策性收购的不良资产的同时,可以积极地开展对境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商业化收购业务。目前,境内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因此,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收购,可以积极地参与我国金融风险的控制,以加速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的进程,同时,解决资产管理公司待处置不良资产日趋减少,面临“等米下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生前遗嘱"制度是次贷危机后针对"大而不倒机构"产生的一项新的风险防范与处置制度。在金融稳定理事会和G20的推动下,该项制度已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并在主要金融市场国家的立法中得以确立。该项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在正常经营期间就制定"恢复与处置计划",以保证发生危机的机构能够迅速恢复健康,为监管机构的处置措施提供基础,实现危机机构的有序处置。民营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自担"主体,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生前遗嘱"制度对其经营发展、风险防控、有序处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具体包括明确民营银行"生前遗嘱"的法定目标与监管主体,确立民营银行"生前遗嘱"的制定与更新程序,建立民营银行"生前遗嘱"启动机制,完善民营银行的自救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戴礼荣 《理论界》2007,(7):227-228
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民、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信贷特殊风险、体制障碍、信贷管理落后等方面的因素使信用社信贷风险加大。因此,应当从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处置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减少行政干预、健全和执行信贷问责制、完善信用社内控制机制等几个方面来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2.
金融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对于处置不良资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创新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方式,降低经营风险;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状况,提高资本充足率;拓展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增强同业竞争力。资产证券化的结构特征和国际资本的运动规律决定了资产证券化的大趋势。但是,由于经济环境、法律框架、信用基础、利益驱动(融资收益)等因素,使得资产证券化在中国近期难以大规模推进。本文论述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国际运作的可行性,同时结合国内资产管理公司(AMC)所拥有的不良资产特点作出初步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3.
处置不合格党员的主要难点在于认定难和处置难。通过剖析“两难”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寿光市在解决“两难”问题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从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处置工作条例、转变思想观念、营造有利于处置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推进处置工作的制度创新、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机构即时矫正制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于问题金融机构必须尽早实施有效的干预。自1991年以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了以规则为基础的金融机构即时矫正制度。该制度由启动点、矫正措施以及二者之间的严格对应构成,它以既定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监管当局基于个案的自由裁量权,虽有一定的机会成本,却能够遏制监管当局的监管宽容倾向,确保金融机构的问题得到早期处置。我国应当考虑引入金融机构即时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6,(11):169-176
我国GDP增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落后产能过剩、核心竞争力不足、需求拉动不足等问题,尤其在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实体经济发展乏力的大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大规模爆发出来,其中涉及大量的"担保圈"和落后产能、僵尸企业,给良好金融环境的塑造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潜在的危机,给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为业务起点,目前已经发展至全面商业化经营阶段,形成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加地方资产管理的"4+1"格局,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具有监管宽松、专业性强、处置手段多样等特点,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紧跟经济社会的变革趋势,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借助并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资产处置通道,化解金融风险,充分发挥金融"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存款保险制度一般是国家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通过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种在银行因意外事故破产时进行债务清偿的制度。它是一把防范金融风险的双刃剑,本文从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防止存款人对银行的“挤兑传染”、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构建银行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防止非国有银行体系“搭便车”行为、处理银行破产时明确各方责任方面阐述其利,而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代理成本、经营成本、市场约束等方面阐述其弊。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是经济发展和金融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金融创新主体不明、目的不清、缺少金融创新的有效环境和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趋势不相适应.本文认为这些问题主要说明了我国缺乏激励金融机构创新的机制.因此,应该分别在产权、市场、监管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完善激励机制,促使金融机构积极并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出现为农民创业、农户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但是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高负债经营等内在特点决定了其存在脆弱性;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也可能加剧其脆弱性。而银行业金融机构脆弱性的这种一般生成机制在作用于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时,又产生了进一步加剧的诱因。要保证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与监管目标息息相关。本文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目标出发,在分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对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导向监管、机制监管、监管成本管理和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创新等实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监管安全危机中的"后危机管理"是指在监管安全危机消除后,对危机事件的预防、识别、反应、处置、评估等环节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同类危机事件的处置机制和体制进行修改、修订和完善,对危机涉及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全面消弭危机所带来的内外部消极影响,增强危机干预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