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劳动力市场,也充分暴露出我国长期以来就业政策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如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困难、社会保障不建全等,论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积极促进就业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转型期我国就业政策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收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划分为技能型劳动力、普通劳动力、弱劳动力与半劳动力等几种类型,而不同的劳动力类型与市场型、混合型与福利型就业政策相适配。欠发达地区就业政策的精细化不仅表现在不同劳动力类型与差异化就业政策之间的精准匹配,而且还构建出了立体化的就业政策体系,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在该体系内梯度上移与向外融入到双循环的大市场之中,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相统一,以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关于内部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市场并非是一个完全统一的市场 ,而是被分成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市场 ,即外部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外部劳动力市场由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雇佣量和劳动力的均衡价格水平 ,劳动力的流动性非常大。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不同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就业制度安排 ,它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和效应 ,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要求具备一系列条件 ,只有强化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建设 ,才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劳动力众多,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积极的人口基本国策。要在实践活动即就业过程中开发利用。全文分三部分:广泛利用各种就业理论;实现长期不充分就业均衡是中国转型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就业指导理论,在景气与非景气阶段都要争取劳动力市场化就业均衡;借鉴西方产权主要是劳动力产权思想,重视劳动力、人才的产权调整,做好再就业。  相似文献   

5.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本文通过城市非国有部门的产生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阐释了在二元化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就业体制转换的机理。文章认为,无论在比较严重的失业现象出现之前还是之后,国有企业所依托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决定和就业吸纳的传统制度因素,都是这种体制转换的实质性障碍;而现行的以歧视性就业为特征的政府反失业政策,具有加强传统体制的效果。因此,放弃歧视性就业政策,开放城乡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就业体制转换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王剑  陈蓝蓝 《兰州学刊》2009,(2):161-163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加速发展和开放竞争四个阶段后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在促进就业增长、贯彻国家就业政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职业介绍所和人才交流中心为主体的基本格局。文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了系统梳理,希望能够对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我国就业服务政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商品化是社会主义劳动力配置的必然选择李锋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制度改革,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这就意味着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将采取劳动力商品化即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8.
吴丽萍 《兰州学刊》2011,(6):120-128
农民工人权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对农民工人权保护形成了障碍。西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歧视理论,对于理解我国农民工的就业歧视问题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现阶段,力争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保护农民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机制发育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最为迅速的地区。本文分析了双向选择、工资收入调节、劳动力流动与竞争等主干性机制及其就业市场化的程度;提出转换时期葡机制成长的参差不齐和市场失调表现,进而得出培育劳动力市场机制必须抓住两大环节和两大主体,消除二元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配置方式及市场制度的若干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就业市场化亟待完善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是当前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失业问题必须针对劳动力市场的三种管制进行改革,并借以完善劳动力市场,推动就业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