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先锋 《云梦学刊》2007,28(4):116-119
高校教师要牢记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认真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2.
程红 《南方论刊》2014,(3):69-70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括。从近代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五四运动",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逐步重新站起来了。当今大学生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社会环境,因此责任和使命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新疆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是新疆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和思想文化阵地。文章提出要以战略的眼光,对人民、对社会、对党、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强有力的举措,着力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服务,全力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人类社会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创建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我们提出的支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而且,在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中,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支持系统.要想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使教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大业提供强有力支持,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必须确立教师的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准确把握、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内容的更新方面。强化教师主导作用,改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主要包括,严格选拔教师,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公共平台课或素质选修课,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榜样的力量;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搭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权利贫困现状严重,主要表现为权利上的不平等,权利常常受到权力的侵害、剥夺和压制,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权利难以得到救济。究其原因,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是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权利贫困的主导因素。政府在破解民办高校教师权利贫困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社会观念的引领者、相关政策与法律的创设者以及教师权利保障的协调监管者与资助者。  相似文献   

7.
杨春 《学术探索》2014,(8):152-156
女子学院正在努力创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开放、交流、合作的办学模式,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丰富的课程管理体系,完善的学科体系,多样的女性研究中心,扎实的研究女性问题的基地,稳固的女子大学联盟,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平台,全球性的教育网站和项目等等。创建有利于女大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增强女性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师生之间频繁的广泛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互动,领导者、传播者以及说服者的培养方式,有利于生活和事业的关键技能的开发,使学生从事顶尖学习的资源,使其受用一生的发展价值;创建优良的教师资源:本校优秀教师资源的挖掘,和校外专家的合作,校外的行业专家的引进等实践模式对于促进好教育机会均等和破除行业性别隔离具有积极有效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方针,也是文学与政治科学跨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中国的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在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创新,以其小说的虚构性与象征性,反思历史,探索人性,对社会和人本质上的阴暗面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表现出新时期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进而为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和文化强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责任观是我们观察梁漱溟重建儒学的一个基本视角。他提出儒家的伦理学以义务或责任为核心,由此阐发儒家责任观的多重含义。他提出"以对方为重"和"互以对方为重"两个主题,从中可引出三种不同的责任观念,即本分、尊重之责与敬重之责。对每个人来说,他主要靠"理性"的认识机制体认其所应担负何种责任。梁漱溟没有对上述三种责任的关系进行说明,这就留给后人一个课题:如何在一个更广的责任层级理论中理解梁漱溟的责任观的意义。根据主体的道德认识程度,可大致把责任分成四个层级:义务;本分;责任;使命。梁漱溟的三种责任观念分别触及责任的后三个层级。尽管梁漱溟对责任观的讨论不太系统,概念表述也有点混乱,但他阐发的儒家责任观体现了现代新儒家对于责任概念的多维认识和对责任人格培养之途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所在.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而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已经迫切要求高等院校必须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做出必要的改革.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具备更高水平的现代教育技术.那么在高校教师培养中就急切需要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系统性等特点,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教师培训中加强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应成为各个高校的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大学人文教育的境况与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本文梳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理念的历史积淀,立足于发展的视野,分析了大学生常态下人文素质在不同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千百年来的湘学传统成就了湖南发展重要的非物质遗产和精神资源,"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构筑了湖湘文化的深厚精髓.学术必须服务国家、关注现实、关怀民生,引领和回答社会转型中的种种问题,从而彰显理论自觉和公共责任.当下湖南学术人,尤其是青年学术从业者,必须勇于担当、服务民生,必须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必须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必须淡泊名利、业精于勤,必须捍卫真理、复兴湘学.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倡导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站在履行社会责任这个制高点,重视将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才能赢得企业长期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整个和谐教育生态的建构,教师的生涯发展与教育生态中的教育变革直接关乎教师的生存与心理健康状态.生态方法论之精髓在于"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高校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的调适,一定程度上关联到整个教育生态的和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承诺目标就是在自我发展和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建立起和谐教育生态中的"整体关联"和"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师德教育问题对策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学识,还应有崇高的品行。在以知识的生产、配置、消费为基础的今天,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高校教师通过改变学习观念、升华思想境界、培养对学校的责任感和忠诚感、构建开放的学习心态和培养海纳百川的胸襟等途径,以提高师德。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教育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有必要通过自主学习、集中培训等途径,大力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专业教育、创新能力教育以及现代教育技能教育等,不断提高广大高校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已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要立足于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并在现代教育教学观和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教学应用培训,文章探讨了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相关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周芳 《社会科学家》2006,(1):194-19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教师肩负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切实把握制约高校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积极构建高校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长效机制,这是当前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与能力,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通过论述教育信息化的产生与发展及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信息化社会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他责任:走出自我责任与集体责任的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责任观上历来有两种对峙的观点,即自我责任与集体责任。它们之间的两难抉择反映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走出这个两难困境的出路在于寻找超越两者的新的责任维度。列维纳斯的为他责任说揭明了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它主张,人的道德性不是由自我意志或普遍意志构筑的,而是由他者的伦理命令和在为他负责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从为他责任说可以得到两点伦理启示:第一,通过“我”与他者的责任关系塑造人的伦理性;第二,它告诫我们必须保持对他者的敬畏与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