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的发展之魂、文化之根、力量之源。新时期,大庆油田努力建设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具有油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坚持用文化锻造队伍,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投身科学发展、永续辉煌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相似文献   

2.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的强大文化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力,它创造了大庆油田一次创业的辉煌。在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要推进发展、构建和谐,必须充分认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文化力;推进发展、构建和谐,必须持续赋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新的更科学的时代发展内涵,从而不断创新丰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其更具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品位, 发挥其强大的文化力的特殊作用,以文化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做出新贡献,实现大庆油田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企业从文化自在阶段进入文化自觉阶段的产物。新时期,大庆油田面临的三个历史性转换,为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大庆油田各个企业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企业文化都产生了新的飞跃式发展,铁人精神从政治导向、进取精神、视觉系统和哲学基础等四个方面促进了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发展,铁人精神的优秀文化基因也因此得到更充分、更多样的展示。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63年前,大庆油田的发现翻开了我国石油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石油大会战中孕育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党的伟大精神,在建设百年油田的伟大征程上发挥和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SWOT模型,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4方面分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化挑战为机遇,并对新时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践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命名的“新时期好工人”朴凤元和“刘备战班组”,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培育出来的新时期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好工人”精神,是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熏陶下孕育形成的,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同时,“好工人”精神作为大庆油田的时代精神,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奏响了高昂的时代强音,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一个大油田在松辽平原上被发现,由此,拉开了大庆油田会战的帷幕,并且书写了50年的大庆油田开发和建设的辉煌历史。"9·26"——也因为它的奠基意义而成为大庆创业纪念日。在纪念这个重要节日的时刻,要记住三件事:一是共和国领袖们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而制定的"走天然油田开发之路"、"勘探战略重点东移"的英明决策;二是王进喜由玉门闯将变为大庆铁人,以生命做抵押,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和英雄作为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三是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大庆人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50年开发建设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直是鼓舞石油职工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实践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依然提供着强劲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铁人文化作为大庆特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是最可宝贵的无形资产,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在大庆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二次创业的今天,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铁人文化,对于打造油田先进企业文化,促进油田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大庆大文化的战略目标,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油田发现50年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直是支撑大庆人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大庆油田承担着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重任,进入了实现4000万吨持续稳产、创建百年油田、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明确了“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创建百年油田”新目标、新要求。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我们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在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油田发展之魂,是企业文化之根,是石油人的动力之源。传承与创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大庆油田未来的持续发展仍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铁人精神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在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形成的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为 国家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精 神,它集中体现了大庆油刚文化的特色,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铁人精神不仅是大庆油田创业精神的基础和 发展的动力,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和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50多年来,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油田文化,不仅为油田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石油人有责任也有义务选准着力点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铁人文学是指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或以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铁人文学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影视艺术等作品。铁人文学的发展,促进了铁人精神的传播,引领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深刻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反映。铁人文学必将载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  相似文献   

14.
铁人文学是指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或以铁人王进喜生平事迹为素材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铁人文学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诗歌、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影视艺术等作品。铁人文学的发展,促进了铁人精神的传播,引领石油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深刻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反映。铁人文学必将载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  相似文献   

15.
钻探集团作为管理局龙头企业,尤其是作为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就必须深入挖掘铁人精神的文化底蕴,尽快把铁人精神升华到文化层面,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英雄文化的时代内涵,努力培育以铁人精神为核心的大庆英雄文化,着力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钻探特色的英雄文化。要深入研究,构筑完整的英雄文化理论体系;要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英雄文化的建设途径;要与时俱进,切实把英雄文化融入企业行为中。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铁人精神常态化的观点,认为大庆作为一座城市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铁人精神在大庆文化发展、城市文化形成以及促进大庆人文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指出铁人精神常态化的意义,以及铁人精神常态化在大庆城市文化中的作用、对于石油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其在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对铁人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升华,实现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突出铁人精神的精神本质,以铁人精神的精神内涵为主线,从东西方不同的视角挖掘铁人精神对大庆人文精神养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挥了巨大作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时隔50年,油田的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内外部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变异。作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课题是:从计划经济走到市场经济,从当年的艰苦创业到今天的持续发展,如何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之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创新和升华,从而为油田发展注入新的思想文化动力。在具体实践中,要把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传播形式结合起来;把传统教育内容与现代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继承与员工思想引导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以"民族遗产——文化现象"为基本脉络展开对铁人精神的研究。力图说明"铁人文化现象"是铁人精神的现实存活状态,是铁人精神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充分展开,是铁人精神的生命活力和文化张力的强烈表现。同时对"铁人文化现象"的7种叙述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等已超越时空,成为构建大庆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和创建百年油田的强大精神动力。时值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5周年之际,深入探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庆人文品质这一关系大庆当前更关乎大庆未来的时代课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名人谈铁人     
大庆油田的发现者之一,著名的石油地质专家杨继良高度评价铁人的实事求是精神和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不屈不挠的精神。雕塑家陈绳正说:“创作铁人王进喜雕塑形象,是我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铁人是生动丰富,深沉厚重的生活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