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主席的诗词,我以前也另碎地读过,但没有系统地、深入地钻研过。最近结合着毛主席著作的学习,特别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学习,我又全部阅读了一下。这些作品的闳深博大的思想内容和无比精湛的艺术技巧深深地教育着我,感动着我,不过,由于水平的限制,我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现有简单地谈谈我的体会。以下的发言主要是谈作品的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附带谈谈作品的艺术手法。先谈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林默涵同志在“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旗帜”里,论及到毛主席的诗词。他提出革命浪漫主义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浪漫主义精神,一方面是浪漫主义手法。他认为浪漫主义精神是最主要的。他对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解释是:“要看到生活里的新事  相似文献   

2.
浩气永存     
<正> 我曾读过沈从文先生写的《记胡频》与《记丁玲》印象很好.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一期刊登陈明同志的文章——《丁玲在推迟手术的一年里——关于丁玲复出后四篇文章的琐记》.文章约用一半的篇幅反复强调沈从文一而再地“对丁玲缄口不提“他写过《记丁玲》.原因是文章的“失实”“编造”,歪曲胡也频、丁玲与革命的关系.”我感到非常惊奇.为此我重读《记丁玲》,也找到了《诗刊》发表丁玲写的《也(?)与革命》,想懂得其中的真意.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的宏伟诗篇,不但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和我们时代的最强音,而且是革命文艺的光辉典范和卓越的艺术珍品。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毛主席身体力行,他的律诗首首都讲平仄,严格遵守诗歌创作中的规则。本文对毛主席七律诗的平仄作简要的分析,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时,他指出:“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①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对于我们党和我国人民及世界进步事业所建立的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我们说,毛泽东的功绩是多方面的,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正是因为我们遵循毛泽东思想,才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毛泽东同志为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6.
我刚刚重新读过《毛泽东是一个倒下的偶象吗?》这篇文章。我认为该文出色地评价并有效地捍卫了澳大利亚的马克思主义和革命运动。我特别欣赏如下的评论:“列宁不止一次地说过,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他这样说是把自己也包括在内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讲过他们自己犯过错误。事实已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错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次是到长沙参加丁玲同志创作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的。湖南是丁玲同志的故乡,我首先向老师们和同学们问好。刚才陈明同志对丁玲同志的一生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我以为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丁玲同志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讲的也是她活生生的历史。她不是一个孤立的人,她本身就是一个典型。她这个典型贯穿在几个时代,她身上所发出的光辉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如果我们把丁玲同志的一生仔细思考一下的话,我想是会得到很多好处的。丁玲同志是今年三月四号逝世的。在她逝世前半个月已经报了病危,她的家属通知我们最  相似文献   

8.
(在一间普通的书房里,正在进行着一场轻松的谈话。) 客:今年是丁玲同志的八十寿辰,丁玲同志八十年来走过的人生旅途,是那么的坎坷曲折,真不容易啊!您是丁玲的老朋友,对于她的寿辰,不知有什么表示? 主:关于这件事,我现在还在考虑中。也许买一点厦门的工艺品送给她,聊表心意吧。客:听说解放后您在厦大中文系主持过现代文学教研室工作,并讲授过丁玲的《桑干河上》等作品,您能就丁玲的创作系统地写一篇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明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下面,我仅从他对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的贡献,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权作对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的一分纪念。  相似文献   

10.
万里长江呜咽失声,白云黄鹤哀思无限。我们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和我们永别了,我馆全体同志泪水滚滚,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连日来,一批又一批的工农兵、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和各界群众,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幼儿园的孩子,络绎不绝地来到毛主席旧居和农讲所旧址,同我们一起,极其悲痛地哀悼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千言万语说不尽我们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四海为墨写不完我们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走进旧居陈设简朴的卧室,面对着书桌上的笔砚和煤油灯,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埋头伏案,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身影;走进农讲所宽阔明亮的教室,毛主席热情赞扬农民革命“好得很”的宏亮声音,依然在我们的耳边回响;毛主席当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毛主席诗词正是用形象思维创作的典范实践和艺术结晶.郭沫若同志赞扬毛泽东同志“形象思维第一流”,这是对于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的高度评价.为了更正确更深入地学习毛主席诗词,有必要根据形象思维的原则进行探索,并以毛主席诗词为范例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女作家丁玲的作品所受到的际遇,是颇值得研究者玩味的。丁玲说过:“我不幸,也可说是有幸总被卷入激流旋涡,一个浪来,我有时被托上云霄,一个波去,我又被沉入海底。我这条小船有时一帆风顺,有时却顶着九级台风。”这是丁玲对自己风雨人生的概括和总结。同时,这段话也是对她自己作品命运的形象描绘。丁玲的作品与她的人生相伴沉浮,屡经风雨,褒贬毁誉,历遭坎坷。作为一个勤奋的作家,丁玲在文学创作这块园地里耕耘了大半个世纪,其间跨越了不同的时代,表现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塑造和描绘出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对她作品评价的反差,  相似文献   

13.
欧阳文彬是一位很有成绩的文艺评论家,她在五十年代开始写下的《试论茹志鹃的艺术风格》等许多评论文章,曾经引起过广泛的注意,在评论界产生过影响.这些文章收在《赏花集》、《书缘》和《攀登散记》等集子中,其中《赏花集》被一些高校中文系选作学生的辅导教材.今天重读这些文章,依然感到亲切,受到启发.作为一位评论家,欧阳文彬要求自己成为作家的知音.她从不孤立地谈论一部作品,而总是由欣赏开始,在细致体味作品魅力的基础上,深入追索作者的生活道路、文学追求和创作风格,然后再回过头来评论具体作品.因此她的结论就不局限于某一部作品就事论事,而是把这部作品放在作家的整体创作生活中来考察和评价,不但抓得住其内涵和价值,而且能准确而又有深度地评论作家的整个创作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之际,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给文艺界人士的十五封信。这十五封信,是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国前一段历史时期里的一部分信件。它珍贵地记录着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对文艺工作的重视和对文艺工作者关怀和爱护。它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组成部分,把它同毛泽东同志的其它有关著作结合起来学习,将帮助我们加深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解。尽管这十五封信是三、四十年以前写的,但所谈的问题带有规律性,所以对我们今天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文艺队伍的建设以及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敬爱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体系。在这个思想体系中,教育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曾经亲自从事过教育工作,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又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革命实践中,教育为实现党在每个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6.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20世纪40年代丁玲创作于延安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当代中外女性主义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研究认为作品的女主人公贞贞承载了抗战时期女性与民族主义话语冲突之意义,是女作家丁玲和这场民族革命之矛盾与裂缝的体现。但是,通过对这一作品及同时期的《新的信念》的再解读,由这两部作品共同的主题意象"被强暴的女性"入手,可发现丁玲并不是简单地站在性别立场对民族革命进行批判和否定;相反,丁玲借女性与革命、强暴的故事意欲呈现和探寻的是女性在这场新的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中的权力以及能动力。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丁玲是以女性叙事参与了民族革命话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夜莺与玫瑰     
"她说过,只要我送给她红玫瑰,就和我跳舞,可是花园里,一朵也没有。"年轻的学生大声说道,"我读过智者的文章,了解知识的奥秘,就因缺少一朵红玫瑰,却要过痛苦的生活。"他一双美丽的眼睛充满泪水。夜莺听见这番话,从绿叶丛中探出头来,四处张望。"这儿总算有一个真正的恋人了,"夜莺对自己说,"我虽不认识他,但会为他歌唱,把他的故事讲  相似文献   

18.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来,我的心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毛主席他老人家。每当我回想起自己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十个幸福年头,我的心就像大海波涛,久久不能平静。毛主席那亲切的音容笑貌、诲人不倦的谆谆教导,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回响在耳边;他老人家为人民,为革命日夜操劳,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犹如巍峨的高山,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头;他老人家那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我们留下永不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我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卓越的军事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长期革命战争中,不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的道路;而且他还深入地研究和借鉴古代文化遗产,“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把它用之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毛泽东的军事著作中曾经引用过许多典籍,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孙子兵法》一书。本文拟就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略述浅见,以期求教于诸方。 一、毛泽东是我们党内、军内最早研究《孙子》的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的辩证法思想,是唯物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是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依据。它曾在我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巨大的历史作用,并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发生深刻的影响。它同我们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与前途息息相关。因此,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深入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辩证法思想,认真探索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宝贵贡献,无论对于我们继承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以至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我们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都是十分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是在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