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编辑美学风格的形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编辑美学风格的形成与培养郭秀芝何谓编辑的美学风格?准确地说,编辑美学风格是指编辑审美能力对象化实现而集中表现在编辑审美客体上的稳定的、富有个性化的审美指向和美学特征的总和。它包含着编辑审美主体所反映出的独具匠心的创造性倾向,也包含着编辑审美客体...  相似文献   

2.
编辑概念在缉编学界早以定论,但对编辑概念的解释却是众说纷纭,其说不一。因此,作者在本文中对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概念进行了剖析,并认为编辑概念不应只限定在对编辑人员和编辑活动的解释上,而应从创造文化的视角出发,把文化看成是编辑的内涵,编辑活动的价值就在于创造文化,所以说,在编辑概念的内涵里,不仅仅只包括整理稿件的人和整理稿件的活动,还应包括创造文化价值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编辑主体意识与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由编辑主体来制约和指导的,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编辑主体活动以编辑对象是否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学术期刊的出版要求而进行编辑实践活动。主体意识是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对编辑活动“加工”性质的认定曲解了编辑活动的本质 ,不利于编辑及期刊事业的发展。从现代认识论关于创造性认识活动的结构要素及认识活动的创造过程出发 ,可析离出编辑认识活动的创造性特质  相似文献   

5.
编辑风格刍议朱迁乔一、编辑风格的客观存在风格即风度品格。《辞海》中另一种解释为:“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造个性。作家、艺术家山干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  相似文献   

6.
老舍是编辑家,是20世纪中国最具编辑风格和贡献的编辑家之一,及藉编辑出版推进通俗文艺普及与提高的卓越旗手。致力文艺出版物通俗化、民族化、大众化及中国化,是老舍编辑出版活动的主要贡献。老舍编辑出版理论与其文艺创作理论水乳交融,形成了同一的创作—编辑美学理论。他把创作理想延续至编辑出版理想,赋予编辑出版活动人性化人格化“理想”,将理念和理想贯通于创作、编辑、出版、发行整个精神产品生产的过程。老舍编辑出版活动及其理论是中国编辑史出版史上不容忽视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论学报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稿都是作者的科研成果.编辑对作者文稿的处理,实际上是对作者科研成果的一种再认识.这一认识过程是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这决定了学报编辑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及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对作者的科研成果进行能动反映.而这种能动反映正是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体现.为了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充分发挥把关与创造的双重作用,学报编辑必须具有超强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鲁迅论审美创造有其特点。一般审美创造理论所关注的,集中在创作主体的创造来源及构想或冲动上,对现实生活因素与审美创造心境生成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和思考。而鲁迅却能从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出发,对审美创作主体所面对物质生活条件、时代审美创造潮流及主体已有的审美批评等与审美创造心境生成之间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与发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界定了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内涵;同时指出,个别论者对编辑主体的认识存在"扩大化",对编辑客体的认识具有局限性.编辑的主体性是指实践活动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它又主要体现在编辑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上;而编辑的客体性主要表现在对编辑主体的决定性和制约性上.文章也据理反驳了贬低或夸大编辑主体性、忽视或片面理解编辑客体性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0.
臧克家编辑活动具有实践、理性、自觉的对编辑规律探索特点,在上世纪中国文学诗歌媒体界曾出现过“臧克家编辑现象”,这一现象本质上包含一种与编辑规律的吻合。在编辑的编作方式或著作方式中,编辑思维方法与出版物内容形式相关联,反映物质精神世界和文化生产趋于对称性、和谐性的关系。“提高,而不忘记普及”:同毛泽东、陈毅、郭沫若等过从密切,切磋诗艺,不时“索稿”;“工人、解放军诗歌”及“民歌”作品跻身《诗刊》;“团结了老中青三代诗人”;“尽力拉一些名作家的稿子”:编辑《毛泽东诗词鉴赏》,邀约众多名家参与撰文;尊重“作家的创作劳动”:维护作品原貌、风格及作者权益、权利,并为此而呼吁;“自身的责任”“与自然万物合一”和感受“快乐”的编辑观:以欣赏的心境与作者作品进行“沟通”,将能“把眼泪滴在文章上”的好作品推介给读者。研究编辑臧克家,可以从中认识和解读编辑规律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一、编辑活动的特征及地位 编辑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了庞大而浩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神形态的文化的发展以物质形态的文化的发展为基础;而物质形态的文化的发展又以精神形态的文化发展为指导,二者处于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之中。我们这里所说的编辑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就是指它是属于精神形态的文化活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编辑实践活动的一般性质是由实践活动的对象所决定的。编辑实践活动对象的制约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编辑客体的内容制约着编辑能动作用的发挥 ;另一方面 ,编辑客体的文字表达和内在逻辑结构也制约着编辑能动作用的发挥。编辑主体是社会的精神产品的完成者 ,编辑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编辑的审稿活动 ,编辑的审稿本质上是对一个特殊认识对象的再认识和再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由于编辑活动自身存在着潜隐性、依附性,人们对于编辑及编辑活动的认识往往流于肤浅和片面,编辑人员的主体意识也因此处于沉睡之中,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而对编辑主体性的研究则有助于人们深入、全面地认识编辑及编辑活动;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编辑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编辑人员主体意识的觉醒,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脑的重要功能,是一种物质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生活、工作以及研究的各个领域和过程之中。思维是创造的前提。“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思维的发展史,“按思维的智力品质分类,思维可以粗造地分为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人们通常把创造性思维与发明、发现、创造等活动连系起来。编辑工作是一项高级创作(刘少奇语),自然,编辑的创造是与其创造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本文旨在探讨编辑的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开发,由于社会上对编辑是创造之说尚不甚理解,故这里首先讨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性质。  相似文献   

15.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元代末年,吴中的文学创作活动非常繁荣,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吴中派。它有着特定的文学宗尚和创作风格,并在元末文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入明以后,这一文学流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受到沉重打击,其创作活动遽然归于消歇,而整个文坛的风尚亦随之发生转移。对这一流派进行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元末明初文学思潮变迁的轨迹。本文拟对吴中派的兴衰过程作一大致勾勒,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时期,讲主体意识的人多起来了。作家讲“创作主体”,评论家“讲欣尝主体”……那么编辑也该讲“编辑主体”。本文借用这一提法,略陈陋见,就教于编辑同人。 哲学上所谓主体是指赋有意识和意志的人,能够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具有自我意识、具有认识能力的人。意识,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存在的最高级的形式。在心理学上一般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是人对现实的自觉的能动的反映。意识使人能从客观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的旗帜。他一生所从事的编辑活动是与他的创作、研究和政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发起成立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到主编《甲骨文合集》,他的编辑活动整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在中国现代编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一、创造十年郭沫若报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于1914年赴日本留学,"立志学医,无复他顾".因而他意识到"医学之道,近日颇为重要"[1],将来学成归国,可以"作为对于国家社会的切实贡献"[2]。然而,中国腐败不堪的社会现实把他的"科学救国"的理想之梦击得粉碎,医生有什么用呢?"医生…  相似文献   

19.
编辑美学原则与编辑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总是根据其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对编辑对象进行编辑加工处理,使之达到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反映和表现自然与现实,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编辑美。编辑审美创造活动与其他审美创造活动一样,亦须遵循其自身固有的活动规律和一般的审美行为的共同准则,即编辑美学原则。它们贯穿于编辑活动的整个过程。一、编辑应遵循的美学原则1.简约原则  简单性是客观事物及其活动的一种基本特征,也是其美学特征之一。正确把握和体现编辑对象的简单性,亦是指导编辑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准则,我们称其为简约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有了新的扩展.文章认为,新时期的新闻编辑工作,具有四大特点:分别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把关人和集大成者,制作新闻产品,整合各项采编业务,对新闻内容进行把关.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指挥”和“总设计”,新闻编辑要制定编辑策划,方针和组织新闻报道活动.是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以及是新闻话题的引导者.以及是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对新闻素材进行再创作,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