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中国文论史上,每种批评文体都有其鲜明的体制特征,文体体制的嬗变呈现出变与常的悖立整合;受时代风尚、批评主体情趣爱好以及文体本身发展规律影响,批评文体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表现出散韵、秀隐交错的嬗变规律;批评文本结构、语言表达等的变化,必然引起文体体貌上的不同,因此,批评文体之体貌体现出质文代变、雅俗相递的嬗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对"韵"字进行追本溯源的考察,明确其音乐本义后再出发,能为"气韵"研究带来新进展,澄清许多问题。"韵"字古与"均"通,本义为十二律吕及其相生运转,源于运化宇宙万物的阴阳二气运动的节奏。"节奏"是朝向一个目标不断推进、连续而规律变化的过程,"韵"是"气"有节奏地运动在声音这一感性形式中的显现。人物品评、文论与画论对"韵"的使用,皆是对此含义的引申:"韵"为"‘气’有节奏地运动的感性显现"——或显现为声音,或显现为笔墨。  相似文献   

3.
自宋代以来,"意趣"成为了一些文论家用来概括文学审美本质特征的概念.这些文论家,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与理论倡导中,对"意趣"作为文学的审美本质进行了标树,对其审美特征予以了探讨,并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它的生成与创造也进行了考察.这从整体上初步构建出了"意趣"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4.
孟宪浦 《天府新论》2008,1(3):126-130
无论我们在理论上将"失语"与"转换"概括为"以古救今",还是"化古疗今",其实都脱不了"古为今用"的老调,也摆脱不掉"古"与"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古、今的问题之所以在生存论的视域中才能达到视域融合,是因为在生存论的视野中,没有古与今之间二元的截然对立.只有在生存论的视野中,才能通达古代文论研究现代转型的超越之路,这种超越其实却是生存论根基处的还原.  相似文献   

5.
周兰桂 《学术论坛》2007,(10):149-153
文化转型与价值重建对传统学术与文艺学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课题.面对社会转型特别是后现代各种消费文化现象,文艺理论仍然没有摆脱"失语症"的梦魇与尴尬,从而引发出文艺学界对文艺理论与研究的困惑、对危机的反思.文章就解蔽文论与文论家的"失语症"、实现当下文论与文艺的同步性发展、拓展文论创新的方法论视野展开言说与回应,探寻文化转型大语境下文论创新的逻辑前提,以期获得既具学理深度又富人文关怀的理论视阈.  相似文献   

6.
<庄子·天下篇>云:"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我认为,用这句话来概括中国文论的精神再好不过了.中国文论与天地万物甚至庸常生活血脉相连、精神相通.从万物之理可以感悟文学之道,相对"抽象"的文学之理也可用花鸟草木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作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先秦汉魏古书中散文韵语为对象,全面剖析因韵字句位间隔不同的各种散句韵式。文中对词组入韵、小句并列成分入韵、不同句子成分入韵的分析,证明了本句自韵的存在。而对多句位的隔句押韵、隔句递增入韵、隔句递减入韵以及间韵等韵式的论述,展现出散文隔句入韵的规律。文章还分析了散文交韵、抱韵与《诗经》韵式的不同。基于上述韵式的论述,作者进一步提散句韵式转换之说,阐明韵式转换在散句韵式区分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论我们在理论上将"失语"与"转换"概括为"以古救今",还是"化古疗今",其实都脱不了"古为今用"的老调,也摆脱不掉"古"与"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古、今的问题之所以在生存论的视域中才能达到视阈融合,是因为在生存论的视野中,没有古与今之间二元的截然对立。对古代文论研究现代转型的超越,其实是生存论根基处的还原。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民族文学理论体系各异,范畴不同,术语概念更是五花八门。人们往往会怀疑:讲“文气”、论“风骨”的中国古代文论,能否与谈“摹仿”、言“迷狂”的西方文论相沟通?谈“味”言“韵”的印度文论,说“技”讲“辞”的阿拉伯文论,喜“幽玄”论“风雅”的日本文论又能否与说“意境”的中国文论,崇“结构”的西方文论相补充互融合?或者说,世界文学理论中究竟有否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一颇有争议的问题,也恰恰是比较文学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古文论的现代转换,需要使古文论与现代学科形态的知识系统性相接轨。这种转换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观念单位和观念系统认识的转换,一是古代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转换。目前,为了使中国古代文论能够用现代语言加以阐释,能够与具有现代文化观念的一代人沟通,需要逐步形成与现代文论观念相联系,或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相适应的术语方式和术语系统。而把知识分解为术语概念并且给以适当的解释,这正是现代专科词典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现代专科词典方式便于实现的。为此,笔者以为,现代专科词典方式在古文论术语的现代转换中,具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说“韵”     
如果用一个定义来概括"韵"的字义,是非常困难的.韵与韵母等是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韵母是现代音韵学上的概念,是就字音或称音节结构的分析来说的.韵是广义诗律学上的概念,是作为语音艺术来研究的.对于韵的理解还必须具有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12.
多元视阈下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文论在现代转型中面临着严峻的学理困境,"失语症"与"巴列塔"是对当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两个阶段的形象概括.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存空间进行梳理,在文化焦虑的压抑下秉承中国古代文论的人文意义旨归,促使中国古代文论的精深理路成为一种在场的、在路上的言说,是我们当前的紧迫重任.中国古代文论有必要在自身的论域中彰显人文的矛盾张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呈现一个真实的人文世界.  相似文献   

13.
吴建民 《河北学刊》2004,24(6):112-114
回顾近百年的古代文论研究,纵向批评史的撰写一直主宰研究局面.这种按文论发展自然顺序来表述文论过程形态的研究,很难从宏观角度对古代文论的本质特性进行提炼概括.因而,横向文论体系的建构及对古代文论本质精神的提炼,愈来愈成为古代文论研究界的当务之急.黄霖教授提出的"原人文学论"及以此论为核心而建构的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当务之急,因为它标志着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由史向论的转向,并且是转向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但是,由于古代文论本身的丰富复杂性,以一种观点来构建它宏大深博的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足和局限,尽管这一观点具有极强的理论涵盖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改革和科技发展的深入,文化与科技融合成为必然趋势。文化价值由膜拜性向体验性和功能性的嬗变、科技动力由制造力向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嬗变,对文化与科技融合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生态学的角度,文化与科技系统可以通过耦合和共生的方式来相互适应,建立平衡,社会主体在参与两大系统的耦合和共生实践时,应当遵循和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和"高科技与高文化交融相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郁源同志的新著《古今文论探索》收入二十三箱论文,一大半属古代文论,一小半属当代文论。作者有志于开拓古文论研究新路,让古文论走向当代,与当代文论融会贯通起来。他想展示自己努力的方向与思考的成果,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古今文论探索》显示出郁源同志的古文论研究别开生面,富有当代气息和活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立足当代发掘古文论宝库,把玄妙模糊的古文论语言化为当代人熟悉的理论语言,使古文论能够为当代人充分理解和吸收,成为今人的理论营养,对今人的文学观念、审美意识和批评、创作实践继续产生影响。例如,在分析钟嵘的“滋味”说时,作者根据钟嵘自己的论述,把“滋味”的构成概括为三个层次:一是“要描写具体事物,构成诗歌的艺术形象”,“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描绘要与主观情感的抒发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文论发展到清末王国维、况周颐的词论止,已完成它在批评史上的最后一笔。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入手探索中国古文论发展的轨迹,总结两千年来文论发展经验的文章浩如烟海但对与王国维同时的况周颐却冷眼相待,研究论文屈指可数。这种研究的倾斜固然说明两者在古  相似文献   

17.
沈约以其声律论(四声八病说)不仅仅表现在声律等诗歌的形式上.诗歌的声、韵、调与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字音三要素声、韵、调在自身组合中所显现出了音乐特色和感情特色:诗歌是有感的"乐音"规则排列成与感情的律动相谐调的流美的"乐章".文章认为,声律论从对诗歌声与情运动规则的角度,体现了沈约对诗歌本质特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因为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文化基础,中、西文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规则、话语和意义生成方式.但同为旨在把握人类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探求文艺奥秘的一种途径,二者只有是否适用而无先进与落后之别.但是,五四运动截断了中国传统文论之"根",致使中国文论最终走向西方化,而西方化后中国文论也最终导致中国文论话语的丧失.为改变中国学术界"古与今文论的断裂、中与西文论的隔膜",我们主张中国文论的中国化或日语境化,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语境化及西方化的中国现代文论的中国语境化.  相似文献   

19.
中西古近代文论的运用数学观念,是指文论借助数学的意念、形态,特别是思想方法来衡文论艺,阐释文论的现象和规律,这是一笔应予珍视的文论遗产。中西古近代文论的共同性在于都具有精确性、审美性和工具性;其差异性在于中方偏重人情———侧重情韵、品格、含蓄,西方偏重物理———侧重物态、数理、推究。二者的同异性是由文学与数学的学科性质,中西各自的文论传统、思维习惯和民族心理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河湟宝卷流传于甘青两省河湟流域多民族地区,是内地宝卷西传入青后,与当地多民族文化相融合并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一种民间信仰形式。由散韵结合到有韵无散,由民间宗教发展为融合藏传佛教元素的民间信仰,河湟宝卷与青海河湟地区的民间信仰"嘛呢经"之间体现出相互密切的关系,具有浓厚的汉藏双重信仰文化特征,二者之间是一种流变和衍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