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新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就业是重商主义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重商主义时代,英国促进就业的政策大致上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一类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就业的政策.随着重商主义思想的成熟和市场化的深入,英国越来越多地采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2.
王志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否,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在供求的視角下,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是不同的.从供求视角入手,着眼于最低工资,分析最低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互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当最低工资上升带来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企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当前"民工荒"的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重商主义时期,西欧国家征战频繁。政府发展经济的首要目标是赚取足够的金钱来支撑军队,从而保障国家权力,加大领土扩张,反过来再扩展经济贸易,最终取得更多收入。这就要求国家在宏观上把富国战略与强国战略统一起来。在这种时代背景与战略要求下,一些西欧国家采取了经济与军事的一体性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考虑了军事方面的需要,达到经济发展和军事壮大两方面的目标。英国、法国等成功重商主义国家最初都灵活的运用此类政策,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后来才走上了富强之路。通过研究重商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寻找隐含在其中的军事目的,从而阐述和论证经济政策和军事政策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4.
重商主义与英第一帝国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东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2):119-124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在欧洲产生的一种经济理论。从17世纪开始,英国确立了对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政策和原则,这一政策和原则的指导思想就是重商主义,先前体现为民间性的殖民拓殖逐渐转化为政府的有意识的政策行为,建立商业帝国成为英国国家追求的主要目标,到17世纪后期英国基本上形成了以重商主义为基本特征的殖民体系和殖民制度,形成了第一帝国。第一帝国形成后,在重商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英帝国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目的,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贸易和帝国扩张。重商主义是英第一帝国的重要国策,是立国之本。 相似文献
5.
张思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西安市是全国较早开办劳动力市场的省会城市之一。80年代初期以来,西安市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80年到1992年,以安置城镇就业为目的,建立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劳动力市场的雏形;从1993年起,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了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运行机制。近年来,西安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对就业结构与就业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劳动力供给仍然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矛盾更加突出。针对劳动力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改进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政府主导型的劳动力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内外部因素都倒逼用工成本,特别是农民工的用工成本上升。企业若不修正廉价劳动力误判,改变使用廉价劳动力预期,势必在规划企业战略、塑造企业文化、培育核心竞争力等诸多企业大政上出现失误。及时调整用工心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佟延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46-48
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通过一系列引进外资技术、商业贸易、海盗和殖民掠夺等活动,使英国逐步由弱转强,这绝非偶然。作为资产阶级早期经济学说的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市场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得到均衡价格,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劳动力需求方市场势力较为强大以及求职者太大的就业心理压力,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膨胀,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在一定范围内的失灵,政府应该挑起纠正这一市场失灵问题的重担。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高位的一系列政策设计和制度体系支撑.劳动力供求视域下,吉林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设计尤其要关注求职者、职业教育供给者、用人单位等政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政策价值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政策价值实现策略遵循需求导向与行动导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滞后,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中严重的城乡分隔。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城乡分隔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结合中国劳动力流动制度的变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隔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都铎王朝,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对商人优惠,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提高本国的产品质量,以期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最大利润。既增加了王朝的财政收入,加强了王权。也推动了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改革中劳动力构成及劳动力市场究竟有什么变化,这是国际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趋势出发,具体讨论有关产业和政治的涵义,并就中国劳动力市场所处的国际背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锦诚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
本文论证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并详细阐明了确认社会主义的劳动力商品属性是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一致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前提。同时也认真总结了深圳经济特区十多年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成就和经验,并为完善和充实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了一次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等教育的持续扩张提高了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改善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也同时给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压力和结构压力,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状况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并且导致高等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筛选信号方面的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5.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2(2)
在我国建立劳动力要素市场,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迫切需要.应改革劳动、人事制度,确立供需双方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立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逐步形成左国家宏观调控下,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劳动力市场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陈先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39-41
实现劳动力市场均衡,对有效配置劳动资源、缩小贫富差别、实现最大化就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构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取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恪守“重农抑商”的准则。早期接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王韬在1862年之前也持此观点。但由于他的旅英、旅日的特殊经历,促使他的思想发生变化,产生了重商主义思想。他的重商思想是对英国重商主义的继承,王韬还根据当时的国情提出了“重商”的对策。他的重商思想对近代中国人传统商业观念的改变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疆人文、地理、体制的特殊性形成了特殊的劳动力市场。该文主要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相关数据来分析新疆劳动力市场中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认为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行业、兵团地方的区域分割导致就业的不公平与工作转换成本提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对完善新疆劳动力市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段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4):142-15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出台的空间商业发射法律政策体现了浓重的重商主义色彩.这些法律政策,背后的政治原因是商业财团游说的政治传统和维护政治霸权的需要,经济考量是国内资本追逐利润和维护经济霸权的需要,文化根源是新教伦理的天职观与资本主义精神结合下追求财富的使命感,加上古典文明中重视贸易的传统、罗马法精神和开拓型民族性格的文化基因.在与美国展开的商业航天竞争中,中国对内应出台航天发射产业规划,发挥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各自的优势,对外应依托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加强与其他航天大国或集团的航天科技交流与合作,走出一条自己的商业航天发射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申丹虹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31-35
新古典主义理论假定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市场达到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等能实现劳动力配置的静态效率,这是把劳动力作为纯粹生产要素的生产力观念.如果考虑到劳动力所有者作为人的利益和需要,那么将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仅仅限于劳动力配置的静态效率是远远不够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还体现在劳动者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劳动力市场制度是实现劳动力市场公平性和安全性的根本保证.我国在优化劳动力配置的同时,应加强劳动者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安全,实现劳动力市场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