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中国妇女(英文版)》2008,(3):62-63
Director:Wang Xiaoshuai Screenplay:Wang Xiaoshuai Cast:Liu Weiwei,Cheng Taishen,Yu Nan and Zhang Jiayi In Love We Trust tells a story of love,loyalty and responsibility among China's new middle class.Middle-aged Mei Zhu works in a real estate agency. Every day she shows apartments to potential clients.Three years ago,she divorced her husband 相似文献
3.
4.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6)
有人曾说:电影当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日大红大紫,易成明日黄花。而对于诸如:《都市风光》等经典影片来说,却是例外。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领悟,首先分析了该音乐电影中配乐的艺术特色,而后又着重对音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进行了阐析。 相似文献
5.
李友平 《社会观察(上海)》2004,(7):27-28
电影创作的贫困眼见着近十年以来,中国内地的电影一步一步走入了一条死胡同。今天一谈到电影,人们要么无限留恋地追忆20世纪30年代,要么无关痛痒得仿佛突然之间想起,长长地“噢”了一声之后,才能进入下文。不论怎样,反正都传达出一个信息,即国产电影已走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据报载,当下每年能拍摄完成的中国内地电影,总数都没有超过一百部,其中能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的恐怕不足二三十部。在经济收益上,收不回版权及拷 相似文献
6.
纪录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纪录电影就像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能映照出我们生活的本质。中国学者和纪录电影创作者对于此种影片的追求一直在持续。纪录电影的真实性一直也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纪录电影的审美也很重。 相似文献
7.
8.
10.
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的票房过亿,让明星和演员徐静蕾瞬间成为横跨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才女"导演.之后,《杜拉拉升职记2》、《失恋33天》、《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等中小成本电影不断刷新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如今,随着"亿元俱乐部"里的导演不断增多,票房过亿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已经不再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件,而更像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1.
12.
在美国,电影被认为具有致害力,而青少年最容易受害.为了防范电影致害青少年,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先后实行电影检查与评级制度.电影检查制度因受到合宪性挑战而被废除,电影评级制度则实现了电影表达自由、青少年成长、监护人监护权、电影业发展之间的价值平衡,获得了监护人的认可,并推广到电视评级、游戏评级等制度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7)
在当今娱乐多样化、信息多样化的年代里,电影需要通过一些新策略来完成自身的营销。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络媒体对电影进行营销推广,成为现阶段电影营销的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51年国庆节的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一部名为《一九五一国庆节》的新闻电影纪录片,聂荣臻非常关心这部片子的拍摄,每次受阅部队彩排预演,都通知摄制组去观看,以便正式检阅时拍好影片。 相似文献
18.
19.
使用筷子对中国人来说是本能,对外国人来说却是"技能"。中国人从没想过把筷子当成一种"先进工具"上升到一种理论高度去使用,但美国人却能弄出一个筷子使用"说明书",让食客在吃中餐的同时充分体会里面的"中国文化"。一次,我在加利福尼亚州里士满市中心一个餐馆吃中餐时,竟然看到桌上的筷子用一个红色的小纸袋套着,袋子上还郑重其事地画着示意图。早就听说国外很多中餐馆都提供这样带"说明书"的筷子, 相似文献
2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9)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最为活跃也最有成就的时期之一。1933年,伴随着新兴电影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以黄嘉谟、刘呐鸥等人为代表创办了《现代电影》杂志,它以介绍中外电影知识、理论和最新动态为主要内容,曾刊登了不少理论性较强的文章。虽然曾引发了"软硬电影"的重要论争,但客观上讲它也是一本较为纯粹的电影理论刊物,其内容更加接近世界先进的文化观念。罗伯特·C·艾伦在《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曾说过:"评论话语为电影史学家建立起过去某个时期主流电影风格的规范程度。但是当评论家碰上一部‘与众不同’影片时,也就是说,当影片并不完全适用于标准评论话语所习惯的参照框架时,那些规范的限度也就暴露出来了。"显然,软性电影在当时的"特立独行"受到了左翼影评人强烈批判,但从侧面来讲,左翼电影着重强调"内容"的这个限度也掩盖了所谓的"软性电影"中所蕴藏的先进文化。因此,在双方评判的标准问题上就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