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月华 《民族论坛》2013,(4X):76-79
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湘西苗疆苗族知识分子开始主动寻求建立一条与国民政府能够直接展开民族事务对话的渠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1946年,他们最终实现了这一愿望。本文意在完整展现这一对话渠道的建立过程,并尝试探索近代湘西苗民族群重构的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2.
孙玮 《民族论坛》2008,(1):36-37
本文对湘西旅游开发中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策略与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树立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以消费者为核心加强市场调研,整合各种营销传播工具与传播渠道,促进湘西旅游业品牌信息传播的整合,加强湘西旅游形象整合,推动湘西旅游资源区域组合优化。  相似文献   

3.
<正> 湘西匪患,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发,在建国前夕恶性发展,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建国后,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基本将土匪肃清。对此,湘西各族人民无限感激中国共产党。这种伟大的历史功绩,应当大书特书,以此教育人民,惠及后世。但是,出现在报刊、杂志、书籍、电影、电视等方面的宣传,存在一些偏见,这对于认识湘西、建设湘西都不利。认识湘西,就要认识湘西的诸因素,而人是最可宝贵的因素。土匪是人组  相似文献   

4.
孟姜女传说在湘西地区流传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孟姜女传说在湘西地区有较为广泛的流传,并对当地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流传不仅与湘西古代社会和历史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与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心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立 《民族论坛》2014,(12):22-23
(一) 2014年10月,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南省民宗委批准为省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这是继今年荣膺中国十大民俗文化旅游企业之后,张家界魅力湘西获得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6.
1984年9月9日,对于湘西人民来说,是值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吉首市和上海南市区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书。在一般地区、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件寻常事,但对湘西人民来说,却是不寻常的。它标志着湘西人已经冲破闭塞,走向开放,去寻求横向联合的发展道路。几年来,吉首市除去与上海南市区,还先后与广州市白云区、浙江省嘉兴市、南京市建邺区、四川省自贡市、本省湘潭市、益阳市以及湘鄂川黔四省边区二十个县(市)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但科技并非是一种既不花钱,又不费力就能让生产腾飞、产生巨大效益的神奇力量。在实际中,科技要能够为农民所接受,能够顺利地应用于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制约和影响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因素甚多,相互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笔者在对湘西地区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力图揭示湘西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结构转换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实现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结构转换的对策。一、湘西农民素质结构转换的制约因素根据我们对湘西地区张…  相似文献   

8.
大湘西的行政区划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持续性的调整之中。从民国初期,辰沅道一道管辖湘西19个县,到民国末期湘西分属于三个行政督察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西一个行政区管理永顺、沅陵、会同三个专区23个县,到1997年形成了一州两市的格局。这种调整从行政区划地域来说,是一种由大变小的趋势;从行政建置来说,是由少到多的设置。随着行政建置的变化,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大湘西的行政区划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持续性的调整之中。从民国初期,辰沅道一道管辖湘西19个县,到民国末期湘西分属于三个行政督察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  相似文献   

10.
李立 《民族论坛》2014,(4):31-33
正"整整150分钟,几乎没有机会让人走神。"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台湾游客李朝民看完《张家界?魅力湘西》后,十分激动。李朝民的感受并非个例。每天,上千名游客慕名来到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被湘西这一民族民间文化精彩演绎所震撼。10年来,这里累计演出4000余场,来自国内外各地区的观众达600余万人次。每场50多万元的票房收入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06,(4):8-8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期的第一年,我们将按照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更加重视和突出湖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1、加快湘西地区开发。这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统筹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民族地区繁荣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湘西地区有少数民族人口560多万,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95%以上,我省所有民族自治县都被列进了这一轮湘西地区开发的范围。因此,加快湘西地区开发,实际上也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我们将按照最近召开的全省湘…  相似文献   

12.
山里有个大世界胡港·新华社消息──“湖南湘西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基地!”在湘西,一位厂长正在致力于这引人注目的事业──1995年8月15日,美国洛杉矶飞往中国北京的客机上,考察归来的杨军波心潮起伏,思绪奔涌。人到中年的杨军波,生在湘西,喝着沉水长...  相似文献   

13.
湘西背篓     
黄青松 《民族论坛》2007,(11):34-35
<正>放眼湘西,扑面而来的是青山绿水,青山绿水之中最惹人眼目的就是湘西背篓了。如果说青山绿水是湘西写在蓝天白云下琅琅上口的诗行,那么背篓就是在诗行中跳动的精灵。(一)在湘西,背篓是人们劳作的最基本的工具。山多、山高、山陡,背篓一上肩,山多不要紧,这山爬了爬那山;山高不  相似文献   

14.
“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地依稀别有天。吉首学中多俊彦,张家界顶有神仙。熙熙新市人兴旺,濯濯童山意怏然。浩浩汤汤何日现,葱茏不见梦难圆。”这是朱基总理视察湘西时所作的《重返湘西有感》,透过诗篇我们可以看到总理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喜悦和忧伤。的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湘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湘西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参天的古树不见了,满坡的绿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濯濯童山”。大自然的规律让湘西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资料显示,湘西的水土流失和所遭受的水、旱灾比解放前高出…  相似文献   

15.
龙文辉 《民族论坛》2008,(12):18-19
<正>纵观卅载春秋,俯瞰湘西大地,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上,描绘着波澜壮阔的湘西交通事业发展全景图。改革开放30年来,湘西人民风雨兼程,以解放思想为引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抢抓机遇,奋发进取,顽强拼搏,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交通建设高潮。1978年全  相似文献   

16.
由湘西作家李康学撰文、摄影家罗兆勇摄影、出版人覃代伦配图的“大湘西三部曲”,历时 3年,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全面、真实、本色地解读了历史的大湘西,民族的大湘西,人文的大湘西。黄永玉先生曾说:“这是几本湘西的书。”历史的大湘西神秘诡异的土司王朝,中国历史中的异数,在大湘西涓涓流淌的历史长河中曾经一枝独秀。《大湘西土司》,被誉为大湘西版的《尘埃落定》,以章回演义的文体,配以54幅精美图片,全方位解读了大湘西长达千年的古代土司史。全书以历史史实为经,从唐末五代时期老蛮头土司王吴著冲传令招驸马着笔,声色并茂地…  相似文献   

17.
<正> 1949年春爆发的“湘西事变”,是解放前夕我国民族地区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变乱。它不仅波及湘西各县,而且震动省内外,影响很大,是值得认真分析研究的一个历史事件。本文就这次事变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其影响做些初步探讨。有人认为,湘西事变是国民党当局内部的派系斗争、争权夺利引起的。其实,这只不过是问题的一方面。从近代湘西社会的特点看,这次事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湘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近代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国  相似文献   

18.
<正>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奇异的山水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随着西部大开发、湘西大开发的启动和旅游业的持续升温,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不断增多,一些湘西独有的民间工艺品,也渐渐地走向了市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打开知识、人才通向山区的渠道,改善边远地区尤其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缺医少药的落后局面,衡阳医学院在1981、1982年的招生中,对湘西自治州试行了降分录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特殊方  相似文献   

20.
正摄影,光与影成像的艺术,评论家们却多乐道于其表现的味道、神韵、灵魂。可能,也应了类似定律。因为"湘西民间技艺摄影"的由头,我们坐在了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武吉海先生的办公室,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听其谈摄影,而我们却处处看到了这位生在湘西并从湘西走出来的政府官员的家乡情怀。放松里的学习劲头武吉海,湘西吉首人,苗族,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吉首市、湘西州、常德市和省直部门任职,现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用武吉海先生自己的话说,"以前主要在湘西做基层工作"。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具体复杂,千头万绪,要让这根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