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龙晔生 《民族论坛》2013,(4X):113-113
<正>2010年,北京市确定了"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目标,这是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作为多民族中国的首都,汇聚56个民族、80多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城市,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和视野来研究北京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开启了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航程。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首都,作为一个拥有80多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城市,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目标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月2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和《民族论坛》杂志社等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60余人聚集一堂,以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和谐民族关系构建为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刊精选数篇文章摘要刊发,嘉惠学林。  相似文献   

3.
"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开启了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新航程。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首都,作为一个拥有80多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城市,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目标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月2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唐山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和《民族论坛》杂志社等高校及有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60余人聚集一堂,以"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中和谐民族关系构建"为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本刊精选数篇文章摘要刊发,嘉惠学林。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当前,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关系问题不是孤立的社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问题的重要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关系问题。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协调民族关系,妥善处理影响  相似文献   

6.
民族关系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社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发展、国家统一和民族精神等民族思想,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宜城位于鄂西北部,襄樊南郊,版土面积2115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全市有18个少数民族,3200人,其中回民占了大多数。而这些回民又集中在板桥店镇王台村和流水镇余棚  相似文献   

8.
美丽中国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生态建设目标.本文认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格局的建设行动,虽然将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但也将会在多个层面推进中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并最终促成中国全面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一个民族问题相对复杂的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意义重大.文章在分析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的内涵及其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探讨新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的区情诉求与内容,并在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北京开放性和国际性的进一步增强,北京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方面也必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文化多元性增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管理与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以及“三非”外国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高校民族团结与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广大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校园环境。构建民族高校中信任和谐的民族关系,坚持平等、尊重差异是基本前提;加强沟通,化解矛盾是关键;加强文化引领、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关于武汉市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民族散居化日趋明显 ,城市民族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民族关系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本文以武汉市为个案 ,对当前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合武汉市民族工作实践提出了要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观点 ,并从加强调控主体、完善调控手段、确立调控效果评估体系等方面对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瑞萍 《民族论坛》2012,(16):24-27
跨文化交往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跨文化交往引起的文化冲突包括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现实发展和文化误解等。寻找共同点是解决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冲突的最为重要的方法,即:寻求彼此经历的共同点、寻求现实交往的共同点、寻求未来民族关系的共同点、寻求包容和理解的共同点。在寻找共同点的基础上应该注意构建各民族互相理解的认同关系、各民族平等对待的友善关系、各民族互相尊重的情感关系。  相似文献   

14.
聂阳 《民族论坛》2012,(16):28-29
民族关系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民族关系的核心因素,同时也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本文对现阶段新疆喀什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每个国家历来都对教育非常重视,并认为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但是相对于其他两项来说,家庭教育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也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与重视.民族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都源自于家庭,由家庭在实践生活中共同构建并扩展到社会中去,在社会中民族关系如何又会反作用于家庭之中,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国家的稳定息息相关,而家庭教育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发挥着“一线”和“前沿”的作用.所以,本文从家庭教育这个宏观的视角来分析人们每天必须经历又容易忽视的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并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信任: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任是促进人际关系融洽和社会秩序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基础。中国与世界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证明,信任对于促进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当今各民族基本上形成一种信任关系,但影响民族间不信任的因素仍然存在。要在各民族中形成一种信任关系的互动,必须坚持在各民族平等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同时需要各民族在沟通中加强相互理解、尊重与宽容,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以诚相待、彼此取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人口的大流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纷纷走出大山、高原、乡村,来到内地大中城市,民族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影响民族关系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和谐民族关系的对策:正确的民族法规体系,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李大健 《民族研究》2006,30(4):1-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催化剂,因为其鲜明的平等特征、巨大的联结功能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民族间的真正平等、密切联结和友好竞争。我国民族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进步、和谐,基本价值原则是维护和确保国家和谐统一,价值出发点是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和完善我国和谐民族政策,应按“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在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下功夫,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方面下功夫,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覆盖面小、整体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立法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不相适应。构建和谐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则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各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领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社保体系完善与资本市场培育,构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对独立的新型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长效机制,坚持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建设、协调推进,进一步重视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依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为出发点,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发展与“两种资源”保护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学术界在观察、思考我国民族问题方面及相关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观点,结合国内外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做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