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千家洞是瑶族的发祥地,历年来不断有海内外瑶族同胞到此寻根问祖。随着时代的发展,千家洞的含义超出了自然地域的限制,成为瑶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本文从功能主义视角切入,分析得出千家洞具有民族凝聚、文化传承、文化象征和文化旅游这四大社会功能,有利于促进瑶族社会建设、提升民族凝聚力,符合瑶族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瑶族“千家洞”故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有的民族学者和民族工作者,依据部分瑶族民间流传的《千家洞源流记》(又名《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古言书》、《始祖遗传简历》)手抄本资料,认为湖南省江永县大远瑶族乡就是瑶族原始的“千家洞”故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是瑶族中的一员,又是瑶族研究工作者,也想谈谈对瑶族“千家洞”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8月2日",2012年中国·桂林灌阳瑶族千家洞高峰论坛"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闭幕。经过三天的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与会的50名国内外瑶族千家洞研究专家学者,就瑶族千家洞的遗迹遗址等问题达成了新的共识:一、关于"千家洞"的"洞"字,由于人们对瑶族千家洞文化内涵视角及理解不同,故有"千家洞"、"千家峒"、千家垌"三个名称,大多数代表认为当以"千家洞"最为贴切。二、大多数代表认为灌阳县灌阳镇、新街乡、黄关镇就是《千家洞》《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流水记》《千家  相似文献   

4.
瑶族《千家洞》文献,在瑶族民间流传甚久,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近年来,一些民族史学者和民族工作者,依据文献记载,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学术讨论会,撰写文章及专著,十分引人关注。笔者五十年代曾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搜集一些有关瑶族桃源洞、千家洞的故事传说和二十余份千家洞文献资料,一九八四年又在湖南江永县大远瑶族乡作过短期考察。现据文献内容及考察所闻所见,作些初浅的综合分析,或许对开展干家洞的研究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正>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很早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宇宙观,这是瑶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瑶族民间珍藏的《评王券牌》、《盘王大歌》、《密洛陀》、《盘王书》、《千家洞流源记》等有关资料,对瑶族先民的哲学思想进行一些探索。瑶族先民的宇宙观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关于宇宙的起源,历来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神创的。如基督教的《圣经》就说:上帝用六天的时间造出了天地日月,一切植物和动物。我国西汉的儒  相似文献   

6.
吴丹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31-133
民族文化意象,是民族文化特有的象征符号,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表征。瑶族史诗《盘完大歌》的民族文化意象丰富,有着特定的瑶族文化内涵。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归化异化动态平衡的重构策略,实现少数民族典籍中民族文化意象的充分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7.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各异,民族服饰各具风采。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贺州瑶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图腾象征展现着自己的民俗元素符号,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寄托。本文从瑶族服饰构成要素解读出发,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各异,民族服饰各具风采。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贺州瑶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图腾象征展现着自己的民俗元素符号,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寄托。本文从瑶族服饰构成要素解读出发,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千家们是瑶族历史上的祖居地之一,也是瑶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地。由于岁月的流逝和民族的迁徙,千家们的确切地理位置迷失了。作者通过对收集到的流传于湖南、广东和广西交界地区瑶族民间的28篇《千家们》史料进行综合分析、考证,提出了千家们在都庞岭一带的看法,即以都庞岭的主峰韭菜岭为中心,包括灌阳县东部、道县西部、江永县西北部地区。瑶族民间保存的《千家峒》一书具有比较可靠的史料价值。《千家峒》用汉字写成,每篇大约二、三千字,标题各不相同,流传在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的十几个县里。笔者十多年来研究千家峒,陆…  相似文献   

10.
瑶族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但没有本民族文字。从法律学家的角度来观察,瑶族的历史似乎可以破解法律中的一个谜团:在没有文字的历史中,法律在瑶族社会中是怎样发生、演进、实施的?本文试图对瑶民的习惯法及其文化价值作一初探,以期揭示无文字民族的法律发生和演进过程。  瑶族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历史上,瑶族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也没有立法和执法机构,统治王朝的法律法规,在瑶族地区因各种原因未能生效。因此,瑶族人民主要依靠社会习惯法(即原始法律或传统法律)来调节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确实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整体来认识人类社会与文化,比单一学科来认识人类要深刻得多.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来解读瑶族的历史文化是张有隽教授一生孜孜以求的事业.瑶族是一个传统的民族,又是一个开放的民族.瑶族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是有所片面性了.  相似文献   

12.
南岭民族走廊是瑶族文化的重要聚落,保留了非常丰富的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等,对于研究和传承瑶族文化有着重要价值。南岭民族走廊区域范围内的瑶族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其不仅是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针对南岭民族走廊的瑶族民间工艺的现状,要进一步探索瑶族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发展的着力点,分析南岭民族走廊中瑶族民间工艺的留存和优势,从战略性和科学性的角度以设计语言贯穿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推动瑶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进而在最大程度保护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借助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动瑶族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岭绵亘数省,自福建、江西,至湖南、广东、广西。东隔韶州,南通连州,西枕平乐,北接永州,万山环抱,平川千里。这里历来是瑶族聚居之地,现约有瑶民百余万。长期以来,这里的瑶族同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盘瓠文化。盘瓠文化是瑶族先祖留下的历史足印,是瑶族先民对民族文明的积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建立南岭瑶族盘瓠文化圈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6月,国家民委在京召开了“民族文化座谈会”。会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指出:“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走过的路留下的脚印,丢掉就…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说过:“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无数的碧玉翡翠,这些才是我们民族最瑰丽的珍宝。”瑶族历史文化,便是这瑰丽珍宝的熠熠明珠。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世界性民族;对于瑶族文化的研究,从来就是一个很受关注的课题。虽然瑶族历史文化研究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历史,但是,对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却为数不多。这与瑶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近日,有幸得到由王明生、王施力合著的《瑶族历史览要》(200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一书,仔细捧读,全书流淌着瑶族的血脉,彰显着瑶族文化与众不…  相似文献   

15.
南岭地区是"南岭民族走廊"的中心,有丰富的瑶族文化资源,一致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建立南岭地区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壁垒,形成瑶族文化调查研究的整体性合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持瑶族文化的生命力,实现瑶族文化与区域经济共融互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定位是国际瑶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原生态基地,国际瑶族文化的展示中心,研究的前沿阵地以及资源开发的示范区。具体措施有:提高区域内干部群众的认识,做好保护区的规划和布局工作,强化保护区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瑶族度戒是瑶族道教的传度仪式。本文通过分析瑶族度戒所蕴涵的道教思想 ,考察瑶族度戒十戒戒条的道经根据 ,认为瑶族度戒是道教授的传承和衍化。瑶族度戒源于早期正一道的授科仪 ,瑶族度戒仪式中的诸多道教因素 ,反映出瑶族宗教道教化的特质。道教在瑶族社会的传播及其与瑶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发生的衍变 ,通过在瑶族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度戒可以得到说明。度戒作为瑶族吸取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仪礼 ,在瑶族社会中发挥的宗教功能 ,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叙述美国瑶族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过程,分析了美国瑶族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特点。认为与一般的美国人及其他民族的认同发展历程不同,美国瑶族的认同发展历程没有遵循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发展规律,而是从国家认同到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覃琮 《民族学刊》2021,12(5):68-74, 114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积累了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资源。《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是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和广西教育出版社共同打造的“民族文献大系”丛书的第一部,收录世代流传于广西田东县瑶族布努支系的婚俗歌谣。该书不仅是对瑶族歌谣文化的一次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性整理,更在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提升瑶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进瑶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培育和铸牢、促进中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构筑中国瑶族和世界瑶族的联系纽带、凝聚全球华人向心力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瑶乡沃土,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风采的民间活动,历经沦桑而久传不衰。瑶族传统文化活动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它能如此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除了其在文化活动中展示了艺术美,适应传统民族审美情趣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即瑶族传统文化活动具有适应本民族地理、心理需求的特色。探讨和研究瑶族传统文化活动的特点,对理解它和其它民族文化活动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民族心理,因势利导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记忆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表征。民族记忆作为延续民族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内在根基,通过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建构民族身份、塑造民族形象等形式传承和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特征。以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瑶族民族记忆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因,并阐释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对培育和铸牢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