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神话记忆是神话基因在文学上的发酵与神话密码的现代性重组,主要表现为神话重述、神话意象、神话思维等基本类型,承载着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内涵和悲剧性的诗性本质,为现当代作家的文学实践提供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2.
王珏 《民族学刊》2017,8(5):87-8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为贯彻和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研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探讨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的前沿问题与最新成果,《民族研究》编辑部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共同举办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及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建设"研讨会. 会议于2017年7月28-30日,在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积淀而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建立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有关的一些模式,并处理好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首发媒介的文学作品。与传统作家文学相比,其创作主体、题材、主题、接受与反馈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受众群体和传播形式来看,具有当代民间文学的属性。在海量网络文学作品中,传统神话题材一直是热点,网络文学对神话的利用与转化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情况:第一类是镜像化的投射,重点在于传承中国古代神话的精神结构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国族认同和文化自觉意识;第二类是补白,以情节和人物填充神话时代的上古史,追求一种类似历史小说的效果;第三类则重在探奇求异,借助架空、穿越、重述等写作手法,将神话世界建构为一个与现实对照的异界。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神话在网络文学中的转化规律:神话结构长盛不衰但信仰功能弱化,神话符号活跃但内涵更具流动性;神话从原来具有神圣性的公共文本逐渐过渡为个体化的创作舞台,从一种信仰现象蜕变为心理现象。传统神话从封闭固定的体系,转变为一种精神生产机制,在与其他文化体系的交流互鉴中进一步被激活。驱动古老神话变化的是当代社会信仰、观念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神话的创造性转化不仅与创作主体的知识背景相关,也是资本和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沿岭乡、高山乡等十余个村的东乡族外出务工青年的调查发现,该群体因语言、认知、刻板印象等因素存在着难以融入现代城市圈、又徘徊在现代城市文化圈与自身传统文化圈之间,致使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匮乏、低迷甚至异样化的状况。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形成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氛围,既是构筑个人的精神家园的支柱,又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从而使徘徊者不再徘徊,孤岛不孤。  相似文献   

6.
象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人口只有三万八千多人的毛南族也流传着飘逸玄妙的神话。包括具有自己特点的宗教生活,它存在着一定规律。它们的独特表现,为神话与宗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一毛南族的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和文化英雄故事。后一类虽现实因素很强,但其中的幻想部分,仍不乏神话色彩。从总体上看,从神话同毛南族精神文化的现实表现上看,她的神话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藏族创世神话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藏汉文献记载,着重论述了藏族创世神话中的凤鸟神话、 蛋神话、虎神话、猕猴神话和牛神话等的文化内涵,探讨了这些神话的起源、象 征意义、文化背景以及藏族传统文化与神话的关系,考察了藏族创世神话中的外 来文化因素及与异民族的文化交流现象,指出了文化交流对创世神话的影响。揭 示了创世神话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保护及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得以形成并且不断发展的载体.因此,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也是保护并弘扬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阐释"中华文化"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论证构建、弘扬现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关系.最后,重点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及建设途径作了探索.作者认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征是它的民族性、多元一体性、包容性和创新性(时代性).其建设的具体途径是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和坚持保护中华民族多元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合理地、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各民族文化的同时,发掘利用各民族文化中内容健康、积淀着民族思想道德特质的精神因素,使之融入现代精神文明中,以提升各民族的精神境界;在现代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积极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贡觉 《西藏研究》2006,2(3):63-66
藏族和古希腊关于人类起源神话都反映了“神造人”的世界性母题,体现了早期先民们对自身起源之谜的大胆探索,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和创造精神;另外,二者都揭示了劳动与人类产生之间的密切关系,透露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作为不同文化的产物,藏族人类起源神话带有最素朴的唯物色彩,但已有后期佛教思想明显改造的痕迹,其“善”与“恶”对立统一的二元论思想构成了藏族文化哲学思维的基础;古希腊人类起源神话带有强烈的抗争精神,其精髓是西方“渎神”精神、悲剧精神的具体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1.
刘波 《民族学刊》2022,13(2):118-125, 145
立足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通过梳理社会发展史上相关人群的迁徙及九隆神话流传迁播的大致线索,可以看出九隆神话是次生神话;从象征隐喻的角度,梳理出九隆神话从感生神话到图腾神话再到王权神话的过程,认识神话的内涵及其补史作用,可以展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由此,不仅可以看到面貌各异的九隆神话背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精神根谱,而且可以透视在“龙”叙事下的向心凝聚。  相似文献   

12.
神界的图景是原始思维再现的古代社会图景;神话的演化,既是古代社会演变的曲折反映,亦是原始思维进化的结果。在与世界各民族神话相互比较的研究中,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壮族布洛陀神话,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学术价值。《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一书,向世界展现了壮族原生态的宗教文化和创世体系神话的风貌,破除了历来中外神话学界断定中国无创世体系神话的旧说,堪称世界文明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龚婷  吴济池 《民族学刊》2023,(10):88-93+156
文化共享理念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共有”来自于认同,“共享”是认同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在共有文化根脉基础上,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作家是文化的书写者和传播者,阿来是来自四川阿坝、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写民族文化的作家。阿来文学书写是民族文共享和融合的展现,也是阿来自身“文化身份”的寻根之旅。阿来文学书写具有文化融合孕育下的独特性与典型性。本文从文化共享与汉藏文化融合、阿来文化身份建构、阿来文学书写中所体现的文化融合及其书写的独特性价值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阿来在文学书写中的文化构成与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14.
基于神话研究之交叉性特点,本文试图经由人类学之视角对"女娲"神话予以解读;女娲神话之"生殖崇拜"、"土地崇拜"、女娲神话之结构性分析、神话与历史、神话学与人类学即为文中含涉之层面;综观,神话表征着历史,尽管并非全然,但却已然打开了思维之空间.  相似文献   

15.
赵杰 《民族论坛》2012,(4):5-11
本文分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阶段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具体贡献,这对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发展大繁荣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世神话是以描述宇宙万物的综合创造为主的神话。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保留传承着大量的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是形成民族共同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甚至支配了人们千百年来的精神生活。创世神话还具有民族认同符号的功能。创世神话在原始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原始文化又是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母体及源头。创世神话包罗宗教、哲学、伦理、审美及科学于一身,作为观念形态的统一体而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北方诸民族古神话中的萨满教因素的研究和分析,论述了萨满教与古神话形成的关系,进而认为萨满教是北方民族古神话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西部突厥语民族代表性创世神话为例,分析这类创世神话与人类在起源上相关性神话母题的特征和突厥语族创世神话呈现出的在特定历史、宗教背景下的文化形态,探讨了在这些神话中渗透出的鲜明的民族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阐释了西部突厥语族创世神话母题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鄂温克族萨满神话与传说的内容进行分类研究,阐释了以萨满为中心的神话与传说蕴涵的思想价值,着重分析了神话与传说的故事结构、主人公形象的发展变化,从而指出萨满教信仰对鄂温克族民间文学在诸多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神话不仅是西方文化的源头,而且也是启蒙精神的摇篮。神话中蕴藏着存在之奥秘,神话孕育着人之生存的不竭的动力。神话以其特有的方式建构着生活世界的图景,这本身就说明神话就已经是启蒙。然而,人的形而上学本性驱使人类理性企图以远离神话的方式寻找本真的存在,却更加远离了存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启蒙理性的后果在社会生活中得以暴露,也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