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薇 《民族论坛》2013,(3X):109-110
美国苗族女作家杨嘉莉的获奖英语纪实文学作品《梦回家园:一部苗族家庭回忆录》讲述了一个苗族家庭从老挝丛林到泰国难民营再迁移美国的历程,书写了海外苗族裔群体的流散经历。作者通过家族历史反映了族群移民历史并通过文学叙事构建了"正史"之外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美国苗族英语文学创作自20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从荒芜逐渐走向了繁荣,海外苗族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以英语写作并屡屡获得文学大奖的作家,涌现出了渐成规模的苗族英语文学作品。随着英语在美国苗族中的普及和重要性的不断提高,美国苗族英语文学经历了发生、发展和繁荣的阶段。本文将对美国苗族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简要的文学文献学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流散一词最初指犹太人四处漂泊的历史,自20世纪50年代起,更多喻指背井离乡、渴望故乡复兴的情怀,并成为当代人跨境生存方式的类型写照。老挝苗族源自中国,直至20世纪40年代在老挝才开始享有自治权,之后在秘密战争中登上国际舞台。美国苗族学者李麦娜的《苗族"家园"之梦:法属印度支那的合法性追求(1850-1960)》一书研究了1850-1960年间老挝苗族领袖争取权利与合法性的历史。文章认为该书呈现出崭新的视角,如对老挝苗族救世主型领袖的新认识、采用二分法进行谋篇布局、指出苗族未能在老挝建立民族"家园"的原因等。文章也指出了该书存在的不足,即未能对1850-1960年间老挝苗族的一些重要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从恩格斯的"国家"概念入手,文章梳理了老挝复杂的民族问题以及苗族与老挝其他民族的关系,指出无论是政治掮客,还是救世主型领袖,皆因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不可能带领流散中的苗族建立统一的"家园"。最后,文章指出,将建立"家园"的梦想寄希望于"苗王",实际上是老挝苗族一直以来作为流散族群的集体情感的体现。而封建政权、国外势力却将老挝苗族推向了更大范围的流散。因此,建立统一的"家园"俨然成为他们剥离时空的夙愿,抑或是作为"他者"身处跨界边缘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时无所适从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我的书架上最近摆上了一部装璜精美,内容丰富的新书──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苗族通史》,作者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著名苗族史专家伍新福教授。连夜来,通读这部90万字的学术新著,深感全书构架严谨、资料翔实、全面系统而又新论迭出。这是作者多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艰苦探索和实地调查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它填补了国内史学界和民族学界的空白,也是苗族同胞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古老而优秀的一员。早在远古就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  相似文献   

5.
泰国苗族是从中国迁徙而去的一个族群,虽然历经磨难与融合,但他们却顽强地抵制着各种同化,坚持本民族的世界观。本文主要依据美国布朗大学人类学系帕特丽夏·西蒙兹教授所撰海外苗族宗教民族志名著《招魂》一书提供的部分田野资料,佐以其它学术文献,来探析泰国苗族的世界观及其与中国苗族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表明,泰国苗族对待生老病死、男女性别关系的态度,体现了中外苗族世界观中同源共通的核心思想: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对立而又平衡,并可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6.
就人类学研究程序而言,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属于民族志写作实践范畴。自人类学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民族志就是一种文学式的叙述,而不是科学的书写。不论是英美人类学还是法国人类学,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写作都是一种建构他者文化与自我文化的双重行为,因此民族志书写在本质上是文学的而不是科学的。文学转向本质上是对书写权威的质疑,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田野考察,也绝非提倡一种权威的叙述范式,而是强调人类学书写模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8.
正《回族文学》2014年第6期,正值这本创刊于1979年的文学期刊创刊200期。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发展史,至今已有100余年。先后经历了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期间出现的各类文学期刊名目繁多,此起彼伏,但是像《小说月报》这类历经百年而不衰的老牌文学期刊寥寥无几。兴起于一时,终因各种原因昙花一现的文学期刊不在少数。再看百年来的回族报刊史,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回族自进入20世纪以来,就在世人眼中表现出有声有色的民族报刊业创办史。比如,早在清  相似文献   

9.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彝族文学研究》是一部在彝族文学研究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专著,该书将彝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运用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首次系统地对彝族文学中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进行了拓展和深入研究,并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为彝族文学的参照,通过对照性研究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点。该书的特点视角独特,材料丰富,研究系统深入,对彝族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比较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下的文学圈子是个马戏团,一派鸡同鸭讲、各说各话的众生喧哗,所呈现的大众文本充斥着情欲的尖叫、夺目的肉身秀、狂欢的杂耍、语言的血肉横飞和哲理的迷魂汤,女作家的文本则更容易滑向私人情感、都市欲望的隐秘表达。文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文学固有的多学科汇融的特点使人们意识到不能把少数民族文学,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学,简单地看作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能只侧重对其文学和审美价值的发掘.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撰,应当突破传统的民族文学史著作的编写体例,自觉地汇融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多维文化渗透发现并总结出少数民族文学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鄂温克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民族,是一个英勇剽悍的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黄任远。白杉等著的《鄂温克族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这部学术著作,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空白,有史以来首次向世人展示了这一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我们从中看到了辽阔草原莽莽山林赋予鄂温克人自由豪放的性格,看到了世代延续的民族传统所形成的鄂温克绚丽色彩的神话传说,看到了口耳相传的民间歌谣和故事所表现的鄂温克族别具一格的驯鹿文化。 综观全书,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史学史上有重视史书文字表述的传统,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是一位自觉地提倡、发扬这一传统并身体力行的学者,他在很多论著中强调了史家要重视史书文字表述、加强文学修养的问题.他的许多精辟见解在<白寿彝史学论集>中有突出的反映,总结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当前的史学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熟悉的陌生人——读一部西北穆斯林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云 《回族研究》2000,(4):95-100
不仅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社会和学术的关系问题,就是历史学研究也难逃“话语”和“权力”的分析框架。中国穆斯林史和回族史研究的统合与分离,则部分地表明了这一点。李普曼教授有关中国穆斯林史的研究并没有认同国内学者对穆斯林史和回族史所做的分野,他致力于陈述一部自然人群的历史陈述,而不是权力/话语体系下构建的“回族史”。即使是对西北“穆斯林”的整体性历史考察,他也摒弃了“穆斯林”这样的传统集体词汇,从更为具体的“穆斯林”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分析西北穆斯林的独特社会经历。这就是李普曼研究西北穆斯林史时所用的场景分析。对西北穆斯林史的场景分析,从宏观的方面讲,涉及到西北社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从微观的方面讲,则涉及到“穆斯林”团体、个体之间的利益纠葛及其互动关系。对西北穆斯林史的场景分析,不仅有助于祛除集体名词对西北穆斯林史的不当描述.而且有助于阐明穆斯林在中国形成陌生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古代南方文学关系的结晶——《赤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被誉为明代《山海经》的《赤雅》 ,其主体是先秦至明代中原各史书所载南方各族神话、传说、故事以及与南方民族风物相关的中原古籍及名士的诗词、典故、题词、摩崖石刻、引言和邝露个人受广西壮瑶民族风情激发而创作的散文、诗词 ,它是古代壮瑶等南方民族民间文学之集大成 ,在中原产生不小影响 ,说明民族文学具有很强的辐射力。此书又是民族文学与汉文学之合璧 ,足见我国南方各民族间关系之密切  相似文献   

16.
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所建立的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300年之久。满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影响曾波及世界。在国际上,对满族的研究也成为一门显学即满学,亦称满洲学,它是国际学界所称的“中国学”(也称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佳生先生主编的《中国满族通论》集中了辽宁省的十数位史学界和满学界专家,以充分、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吸收了以往满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历时10余年,几易其稿,终成此书。全书92万字,共21章,并配有160余幅精美的图片资料,分别对政治、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17.
柯林武德是英国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众所周知,他对于历史的诠释,简单说来就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①柯林武德思想的下面是一套解释学的基础,他更重视精神和思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要寻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②历史学家不仅要重视历史事件,更应该重视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因为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控制的,人只有有了某种思想,才会有某种行动,思想就是历史的原因.发现了历史行动的思想,才能说历史地诠释了事件.他强调了历史行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为历史学家唯有沉湎于历史事件背后的精神活动中,才能在自身经验范围内思索、重演过去,从而发现文化的类型以及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龙艳 《民族论坛》2010,(6):56-56
<正>我被眼前的这部大书惊呆了!全书共8卷,厚厚的10册,400多万字,堆起来,约有1尺之高———这就是2009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石启贵先生遗著《民国时期湘西苗族调查实录》。我以膜拜者的心情翻阅着这本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巨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藏学研究的发展与藏族研究的日渐繁荣,藏学目录学作为指导人们阅读藏学书籍、研究藏族文化现象、探讨藏学学术发展规律的学科日渐兴盛起来。但对藏族和藏学目录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还有许多方面尚待拓展的空间。甘肃省藏学研究所丹曲博士主编的《拉卜楞历史档案编目与拉卜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就是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开拓。它对于查找有关拉卜楞寺档案和拉卜楞寺研究文献资料的人们,都极为有用。  相似文献   

20.
战争和迁徙构成了东南亚苗族历史的基本内容,虽然身陷灾难之中,但是东南亚苗族仍靠基于血缘的宗亲制度以及对共同祖先的崇拜,维系着本民族的绵延不绝。本文主要依据法国人类学家李穆安的《老挝高地的一个青苗村庄》一书提供的民族志史料,佐以其他学术文献,梳理出老挝苗族的宗亲关系,进而探讨东南亚苗族与中国苗族同宗共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