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秉持深刻的“温情与敬意”,钱穆的新儒学呈现出“生命儒学”的进路。在生命儒学的视域中,钱穆面向社会大众阐释了中国人“现前享福的人生观”和“自求多福的幸福观”,同时又面向文化精英阐释了儒家的心性论和道德论,“孔颜之乐”“尽性安命”“通天人合内外”的论述尽显儒家德性幸福的内在超越。钱穆的人生幸福观具有将传统德性幸福向现代转型的自觉意识,是为中国现代德性幸福论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伦理思想是典型的德性伦理形态。其理论的逻辑层次非常清晰:德性是人存在的依据;外在的道德规范是内在本性的外化;真正的道德行为必然合乎内在本性的要求;到达至善之境是其伦理理论的逻辑归宿。这四个方面环环紧扣,构成了孟子德性论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
绅士德性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绅士在古代中国主要是指一种社会阶层。在西方,绅士可以说是西方社会表达一类人格类型和行为方式的一个综合性概念,与我国古代的“君子”一词有相近的意思。绅士的基本特点是:教养、礼貌、尊重妇女、德性。绅士的德性首先体现为自身做人的基本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其次,体现为绅士对他人的鲜明的道德态度和待人之道,如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再次,则体现出绅士对自己行为、处事的强烈的自我控制的理智精神和坚强意志,如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  相似文献   

4.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对待幸福采取了一种"先抑后扬"的思路。在道德法则和德性的概念中,单纯基于自爱的幸福绝不构成意志的规定根据,但它毕竟可以作为德性的结果而被统摄在纯粹实践理性的至善对象中。这种作为德性结果的幸福就是配享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是从每个人自我的角度去促成的,而是从人们的交互关系中实现的。道德法则要求每个人将他人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德性目的来追求,促成他人的幸福就是合乎理性的和具有德性的,仅仅基于自爱去促成自己的幸福就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幸福就是快乐的生活”是亚里士多德德性幸福论的一则核心命题,在其伦理学代表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他对幸福和快乐这两个重要的伦理范畴进行了充分而深刻的论述,并在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了二者的相互融合。这对建构我们当代的幸福观,正确理解幸福和快乐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德性伦理学或美德伦理学并不足以完整地描述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幸福既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理论旨趣,又是其伦理学理论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亚里士多德的整个实践哲学都是围绕幸福是什么,以及如何获得幸福来展开的。德性虽然对于幸福的实现不可或缺,但是它并不等同于幸福。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中的地位是由他对幸福的独特理解所赋予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遵循古代幸福主义伦理学的传统,重新完整地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描述为幸福主义的伦理学,而不是仅仅将其定位为当代美德伦理学在古代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孟子的伦理学建立在其目的论与普遍人性的基础之上,是德性伦理学。但是因其理论具有普遍人性与特殊人性相统一,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特色,又因其对角色伦常的强调,使得其伦理学具有角色伦理学的某些特色,但我们并不能因此断定孟子的伦理学就是角色伦理学。其次,在孟子思想中,普遍的人的德性与特定角色应具有的德性是统一的,但普遍的人的德性是人之为人的前提,角色在逻辑上位于德性之后。而且孟子的权变思想也体现了其德性伦理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德性幸福的主体之维上,荀子更多地把普通人可以企及的君子人格作为幸福的主体,由成人之道塑造德性人格进而实现德性幸福。在德性幸福的规范之维上,荀子更加重视外在的礼乐制度的功能,强调通过礼乐对大众的行为矫正、情欲调节进而实现德性幸福。在德性幸福的实践之维上,荀子具体地提出了"积善"、"注错"等可操作的道德实践,由切实可行的道德活动锤炼德性、实现幸福。主体之维、规范之维、实践之维以"成人"为中心构成德性幸福的实现路径,德性人格与德性幸福内在相通。  相似文献   

9.
儒家君子风范向来以天下为己任,能大行其道则出则进之用之则行,无法行其大道则处则退之舍之则藏.孟子以道自尊,匡世济民抱负,善养浩然之气.以大丈夫充塞天地万物间的一种至大至刚的风骨气魄,出则积极行道,退亦洁身自守,扬弃贱丈夫的贪鄙人格,提升小丈夫的桎梏格局.其士道情怀,相对于动荡时代中的出处进退,更见其承担历史责任的真我气概.  相似文献   

10.
从西方伦理思想史看,德福问题一直是伦理学家讨论的话题。康德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人的理性,即人的德性。康德认为,幸福不是道德的根源,幸福不能作为道德的动机,伦理学不是“幸福学”,不是怎样谋求幸福的学说,而是教人怎样配享幸福的学说。康德认为只有与德性相匹配的幸福才是有价值的,有德性的人才配享幸福,德性是幸福的条件。最高的善是善良意志,是其他善的条件,但不是完全的善———至善,德福的完美匹配才是至善。透过他的德福观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德性论与幸福论论争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格理论是历代思想家关怀人生、追求理想、完善成人之道的理想结晶.孟子以大丈夫为培养目标,以居仁由义为核心内容,以性善论为基石,创设了理想的人格理论.为了成就理想人格,孟子提出了从心内求、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等一系列的实现途径.认识和把握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对当代的人格教育和人格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解析其理想人格理论的基础,重点分析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3.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名著——《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关于幸福、最高善、德性和中道的内在联系的分析和阐述,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作了一次梳理,以期亚氏的德性幸福观能够对人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孟子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圣王”政治 ,“为王者师”就是他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对士人身份的最好设计。他认为“道尊于势” ,君师人格平等。其实质是向王权争回士人做人的平等权力和人格独立。孟子“道”不行 ,开创了德性论的自然主义思想 ,追求以仁义化天下而“不知为之者”、“功成而不有”的人格自由与伟大。高扬士人人格的独立性与自由性 ,是他对中国古代人学思想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幸福感: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幸福感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真诚奉献与自我实现、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培养幸福感 ,教师既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又要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要掌握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要努力加强师德修养 ,不断提升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孟子的理想人格学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具体而言,其学说包含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理想人格的类型、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和理想人格的培养等四个方面。反思及厘清孟子理想人格学说的主旨和精神,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构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子的德治思想由性善论、天人观、民本思想、仁政学说等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性善论是其理论前提,天人观是其哲学依据,民本思想是其思想核心,仁政学说是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理想人格是先秦哲学家探讨的重要问题。孟、庄立足于各自哲学思想的主旨,提出了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理想人格学说,共同影响了中华民族普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孟、庄理想人格学说对于现代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鲁诗的师承渊源,人们往往将之简单的归因于荀子。然而鲁诗与孟子之间的诗学关联却被前贤时修长期忽视:鲁诗的诗义阐释不仅与孟子多有相合,甚至对孟子在诗义阐释中体现出的思想倾向和哲学观点也有承袭。鲁诗不仅与先秦诗学联系最为紧密,同时又被誉为今学正宗,是最能代表汉代今文三家诗特点的一家。因此,对鲁诗渊源的重新审视,不仅有助于理清鲁诗乃至汉代诗学的传承谱系;对于汉代孟子学术地位的重新评价也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0.
论幸福     
幸福历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幸福是人们先经过感受,继而进行判断、反思得出正向阈值后的心理感受与精神体验,它产生于苦乐比较之后,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结合之处。获得幸福的最佳途径是创造和谐社会、发展经济、修德养性,并实现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