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扶贫移民工程 ,将处于绝对贫困境地的西海固回族群众迁至黄灌区 ,进行开发性生产 ,使其形成“造血”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回族的贫困问题。这一政府行为与回族历史上的大迁徙相比较 ,其正向性和自愿原则尊重了回族的决策权、自主权和发展权 ,调动了回族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这一工程不仅开发了土地和水利资源 ,而且对于回族聚居区的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回族的人文变革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人力资源和民族传统的开发 ,以及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勒庞现象是1980年以来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事件之一。主要是指一方面,作为极右党派——国民阵线主席,让-马里?勒庞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选民支持,另一方面,这些支持引起许多忧虑及社会动员,突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本文针对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移民现象产生的理论基础,实施的背景、教育移民的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获得感”提升视角下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论坛》2017,(3)
教育扶贫力度的持续增加与贫困群体"获得感"的提升不相匹配,是当前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必须解决的难题。横向对比的剥夺感、生计压迫的无力感、文化否定的隔阂感以及"读书无用"的焦虑感,都极大地诱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和不平衡心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精准度不高,是限制贫困群体"获得感"提升的最大障碍。总量平均的投入方式、一元性的文化范式、升学主导的教育模式和功利化的教育导向,一同把扶贫对象挤入了深深的教育疑虑中。要最大限度地提升扶贫对象的教育获得感,就必须结合民族贫困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强化贫困群体在教育扶贫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升扶贫对象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心智水平,培养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04 年初以来,泸溪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区域规划和整村推进的方式,将2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存入县信用社,作为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引导资金,从县级财政资金中安排50 万元存入县信用社作为特色产业开发贷款风险基金,以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为基本原则,引导1000 万元信贷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开发项目。大半年过去,项目区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现就它的实践作法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以期农业信贷扶贫的路子能越走越好。 一、泸溪信贷产业扶贫的基本做法 1、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移民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经济系统的重建,还是社会系统的重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移民开发区之一,在移民安置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回族内部教派门宦的差异性,没有将同一教派门宦的回族群众集中安置,在移民开发区新形成的众多回族村落中出现一个回族社区多种教派门宦并存的现象,导致宗教活动场所过多,布局不尽合理,对回族社区的整合与重构带来不利影响,无形中也增加了移民成本与回族群众的经济负担。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宁夏十二五期间,回族移民安置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几十平方公里的一个行政乡,却只有寥寥几个村庄,几百户人家,一千多人口,这是西藏自治区某乡的真实情况。这个乡除了乡政府所在地有一条简易公路到达之外,所有的村都没有通公路,它们分散在海拔4000多米的深山峡谷里,终年云笼雾罩,难见天日,每到汛期,峡谷里溪水暴涨,山体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群众生活危险重重,极为困难……这个座落在西藏高原上的乡村是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这类因自然条件恶劣导致群众异常贫困的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罕见。笔者工作过的湘西花垣县两河乡,地处湘黔边境,10000多人口,全部分散在大山… 相似文献
13.
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是一个"生态脆弱—人口超载—资源匮乏—经济贫困—教育落后"共生的区域。经过相关的试点工作以及与其他移民方式相比较,开展生态教育移民进而推动该区域的人口"出山入城"是一种可行的移民工作方式,也是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应该对生态教育移民模式加以完善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现树木与树人的生态效应与社会效果,提升执政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苗族被分为三到四个族群,他们所讲的语言相互不通,而且在当前来看他们在文化上几乎没有共同之处。这些族群中的一支自称为“蒙”(Hmong)。在过去200年里,“蒙”苗从广西和云南不断移入越南和缅甸,然后进入老挝和泰国,并在那里的山地建起了小村寨。整个过程里他们与来自云南的回族和汉族保持着贸易关系。本文作者于1981至1982年在泰国北部做田野考察时,老人们仍然会讲汉语云南方言,而现在的他们已经忘记了汉语,只会讲他们自己的“蒙”语以及他们当前居住国的主要语言,如泰语、老挝语或者越南语。 相似文献
15.
王砚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17(3):52-54
我国山东半岛、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分布众多"小云南"人后裔。其先祖来自明朝在今云南祥云县境内设置的洱海卫,为卫所中屯戍的军士及军户。明洪武永乐年间,调防山东半岛屯戍抗倭。明末清初屯戍制度废除后就地落籍为民,清末部分后裔随"闯关东"大潮迁居东北。一些先祖来自洱海卫之外卫所所谓"小云南"人后裔,是移民迁徙中产生的文化认同现象,因此"小云南"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移民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6.
秦岭南麓大山深处的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境内,活跃着几名特殊的扶贫工作队员.领队的是一名50多岁女队员吕春华,她带着夏安志等五名小伙子,在这深山乡村里已工作近两年时间了.他们是湖北省基督教两会积极响应省民宗委“十村百户”帮扶活动倡议,派到村里来实施扶贫助困项目的工作队. 相似文献
17.
18.
在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现实背景下,深入分析创新武陵山片区教育科技扶贫协同机制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困难,并借鉴各地对口支援模式、纵向协同模式、横向府际协作模式、校地协作模式等教育科技协作试验区建设经验,从政策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信息协同等多方面提出创新武陵山片区教育科技扶贫协同机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现实背景下,深入分析创新武陵山片区教育科技扶贫协同机制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困难,并借鉴各地对口支援模式、纵向协同模式、横向府际协作模式、校地协作模式等教育科技协作试验区建设经验,从政策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信息协同等多方面提出创新武陵山片区教育科技扶贫协同机制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