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互联网激烈的竞争中,关注少数传统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播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就有较浓厚的政治背景,但能利用这种背景的政府网络与传统媒体网络在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却表现不佳;反而是自筹资金、技术、人才的民间网络,倒闯出了一番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云蒸霞蔚的热闹景象。  相似文献   

2.
构建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文献数据库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据库的构建,是计算机、通讯、多媒体、存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少数民族文化是黑龙江各少数民族世代智慧的结晶,传播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建设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文献数据库的条件、意义、方法及流程,同时提出了目前建库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向阳 《中国民族》2008,(8):60-60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一书于2008年4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本书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研究、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兴起、发展和繁荣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记录,同时还深入浅出地阐明蕴含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中的发展规律,对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徐文 《民族学刊》2013,4(2):59-62,116-117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关乎民族团结、国家文化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不同的传播工具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有不同的效能,这些效能表明了传播工具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程度。通过计算各种工具不同的最终影响程度,选择不同的传播工具,可以为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事业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其中,少数民族创造传承的丰富文化,共同成为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财富。在现代少数民族文化创造传承过程中,影像记录具有抢救性的功能和意义,民族影像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给予了有力支持。面向新时代,广播影视、网络新媒体等成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平台,少数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也应成为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可以通过高校院所影视人类学学科体系建设、系统专业设置、民族文化社会传承基地建设、少数民族影像志项目研究,以及开展影像志人才培养社会公益活动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民族出版是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少数民族文化积累、传播、引导等重要职能。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出版,对于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范小青 《民族学刊》2020,11(3):73-79, 137-138
在传统的实地社区难以发挥既有作用时,新媒体和网络社群在凝聚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田野调查发现,网络社群已成为传播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不仅传播传承民族文化,还传承红色文化、家教文化;网络社群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生产性保护、促进社会参与和年轻人参与的重要力量,有望与政府行为形成合力;但要让兴趣转化为传承,仍然任重道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应从思想上充分重视网络社群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发动群众参与传承,同时培育“新乡贤文化”,打造“民族文化网红”,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品牌,借助新媒体平台全面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8.
孙婧  孙恒存 《民族学刊》2022,13(6):46-54, 143
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艺的推介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推动力。无论在网络文艺的产业体系上,还是在其民族特色影响力、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扩大上,都有所增益。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网络文化产业面临着网络文化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备等困境。根据目前内蒙古网络文艺存在的问题及不同阶段的现实需求,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文化与网络文艺的创新性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加大对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的激励和培养力度等网络文化产业培育路径,以引领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文化交流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开展外交的有效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活动,成为我国加强与世界对话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考察海外孔子学院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状,旨在揭示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境外传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阐述海外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灿烂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新媒体语境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将广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最大程度化地转化为可观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传播以及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以及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传播现状进行概述,然后提出新媒体语境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体现出文化内涵,还要及时吸取其他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不断提升自己,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而旅游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正视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相互促进地发展,并要加强对文化传播环境、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视,在保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完整性的基础上,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也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宣传民族文化一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有效的传播传统的少数民族特色。本文主要关注凉山彝族文化的传播,分析依附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彝族文化的传播更具创新性,传播更广,让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种程度上,少数民族地区反而成为网络传播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一根网线缩短了少数民族与文化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生存空间,巨大而无形的网络因此成为新生一代民族作家成长的崭新摇篮。毫无疑问:民族地区和网络接轨已成为事实,少数民族文学正在步入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14.
张广才 《民族论坛》2012,(14):33-35,47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是民族文化保护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论从民族学校的规模与民族学校中民族学生成份以及民族文化在民族教育中所占比重来看,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均显不足。要构建以民族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乡村民族教育体系必须加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利用家庭教育优势、培养民族文化氛围,全方位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发展了中华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大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等路径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儒家文化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是儒家文化浸润与影响青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思想,丰富和充实其文化内涵的过程,也是青海少数民族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发展和创新.因此,在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各民族文化共存并举的多元局面.  相似文献   

17.
加快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不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白寿彝作为河南籍回族名人,在发展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中,具有特殊价值,应充分开发利用;借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之机,创建白寿彝与河南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博览馆,是发展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明智之举、有力之举;采取办少数民族图书馆、成立学术组织等措施,推动河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全面、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目标,强调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文化权利具有重大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愈发凸显。厘清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繁荣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的关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规划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措施,将是我们当前民族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和文物展示工作是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下,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文物展示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在文物展示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提高少数民族文物展示工作效果,切实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良好传承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