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堃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4):484-486
科学的执政理念是实现执政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意志的理论基础.面对社会转型特殊背景下政治统治方面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中国共产党应该在执政兴国的发展理念、执政在民的民主理念和执政在法的法治理念的有效引导下,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以实现执政基础的巩固. 相似文献
2.
张永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1-6
执政理念是指执政党对执掌政权的基本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及要达到的愿景所形成的认识。自党开始执政以来,党的执政理念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萌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初步形成(延安时期),形成(党的八大),执政理念体系形成(党的十五大),执政理念体系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并且,党的执政理念在此演进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特征十分突出: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的主要动力,坚持把握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执政理念的概念界定、功能,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容、核心与本质的定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形成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执政理念的探索等方面进行的。这些研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还需要从研究的内容、方法、视角等方面加以深化和拓展,而这又恰是今后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理念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洁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9-12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执政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四大执政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主旋律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发扬光大,因为以人为本是共产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矢志追求,也是新世纪不断深化改革的主线。 相似文献
6.
谭长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2):133-139
中国共产党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需要通过和谐执政来实现。和谐执政是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为前提的新的执政理念与方略,其基本内涵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终端价值,将和谐理念融入执政过程中,使执政过程呈现协调性、有序性、完整性和合乎规律性。关系和谐是和谐执政的核心;方法和谐是和谐执政的关键;动态和谐是和谐执政的根本特征。坚持和谐执政的新取向,对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略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在50多年执政的风雨历程中,围绕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科学执政的一系列意识和理念。这些理念,既是我们党半个多世纪执政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的理性选择和客观要求。深刻认识和牢固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对于提高全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建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5-249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实践路径,探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要求,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依宪执政的宪法理念凸显出宪法至上的宪政原则,强化了党执政的合宪性基础,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具体化,其内在地要求党的宪法理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学说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执政理念,它是政党获得执政权、拥有合法性的重墨前提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恪守执政为民的宗旨,遵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破除认识误区作为执政理念的建构原则,在实践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化、科学化、人本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文明执政是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整个社会政治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关键部分.文明执政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当然要求和必然选择,这有着内在性要求.但是文明执政是不会自然获致的,它需要执政主体的道德心与责任感的浇灌,也就是说它需要社会执政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执政过程中真实地实践执政的文明原则,从整个人类的文明的角度来看待执政方式的文明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根本性的,基本性的,方略性的.改革开放以来,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党的十二大开幕,它的发展重新转入正轨;从党的十二大以后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幕,它的发展基本成熟;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闭幕至今,它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创新完善.其发展主要呈现三个基本特点,即体现了一贯的科学性;体现了重大的创新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彭焕才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
作为新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分析框架,"善治"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建设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借鉴"善治"加强党的执政理念建设,必须变革领导观念,科学处理党与社会的关系;强化执政合法性理念,赢得广泛、深刻的认同和支持;确立执政的民主、法治理念,实现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牢固树立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理念,增强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坚持和完善执政为民的公仆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党"。 相似文献
14.
阮晓莺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7
关注民生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和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在执政理念上均体现了幸福本位的一脉相承,克服了以物为本的局限性,用价值理性抗衡了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本位执政理念的跃迁。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共产党十大执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云志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9-32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号召全党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十大规律,即与时俱进规律、执政为民规律、发展兴国规律、团结稳定规律、民主立国规律、依法治国规律、党指挥枪规律、中国特色规律、自主外交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 相似文献
16.
周桃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4):47-51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从本质上讲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执政地位的支持和认可。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防范党的执政风险的先决条件。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宪法授权、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执政绩效、利益代表的认同,是体现我们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了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7.
刘小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6):112-116
发展观是关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不同时代面临的形势不同,主要矛盾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对发展的内涵、发展的步骤、发展的措施也就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因此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8.
19.
贾玉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1):201-204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能够最终形成和确立,它既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成果,表明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20.
邸乘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3-92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既是60多年来我们党执政的首要历史经验,也是今后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