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摩洛哥的阿拉伯文小说出现较晚,具有现代意义新小说的产生除受阿拉伯尔方(主要是埃及、黎巴嫩、叙利亚)新小说的影响外,也是受西方(主要是法国)文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2011年7月2日,摩洛哥通过新宪法修改草案,确定柏柏尔语同阿拉伯语并列为摩洛哥的官方语言。自1956年独立后,摩洛哥官方语言政策经历了阿拉伯语独尊的"一元化"以及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并重的"二元化"两大阶段的发展和变迁。本文结合摩洛哥柏柏尔文化运动的发展状况,对摩洛哥政府放弃单一化、采取多元化官方语言政策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揭示官方语言政策与语言权利、话语权和国民身份认同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国内、地区和国际局势等层面分析摩洛哥官方语言政策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个国家名称的演变通常是历史学家们喜欢探讨的课题,因为这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变迁。在中世纪,阿拉伯国家分为马什里克国家(该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东方”)和马格里布(意为“西方”)国家。前者是指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国家;后者则指位于北非和安达卢西亚(西班牙南部)的阿拉伯国家。摩洛哥位于马格里布的最西端,因此摩洛哥最早的国名称为“最远的马格里布”。但欧洲人叫起来很困难,因而将“马格里布”简化为“摩洛哥”。摆脱了欧洲人的殖民统治后,摩洛哥人用“马格里布”作为国名。欧洲人仍读作“摩洛哥”。  相似文献   

4.
“1、2、3……”这些阿拉伯数字是谁创造的?据说公元5世纪,首先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是印度人,阿拉伯人从印度学到了这个数字.公元1100年左右,阿拉伯数字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所以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 奇怪的是,目前阿拉伯国家(除摩洛哥外)大都不使用阿拉伯数字,而用另一种数字(见图). 与世界上多数人的观点相反,阿拉伯人认为,阿拉伯国家目前广为应用的是印度数字,“1、2、3……”则是阿拉伯数字,它不是印度人首先发明的.  相似文献   

5.
摩洛哥音乐是阿拉伯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枝鲜花信。摩洛哥音乐优美动听,韵味淳厚,热烈而又含蓄,纤丽而又刚劲。  相似文献   

6.
阿特拉斯山对摩洛哥的重要性就象尼罗河之对于埃及。古希腊人称摩洛哥为“阿特拉斯国”。古阿拉伯人称摩洛哥为“阿特拉斯岛”,这是因为摩洛哥西北濒海,东南是沙漠,阿特拉斯山脉在中间突出,呈岛形。无论是称“国”或“岛”,这都  相似文献   

7.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阿拉伯近代文坛上极有成就、极具影响的作家和诗人,又是一位杰出的画家。纪伯伦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性散文的主要奠基者,开辟阿拉伯二十世纪新文学道路的先驱者之一。二十年代初,他曾组织阿拉伯海外文学团体“笔社”,以他为中心形成阿拉伯近代第一文学流派,即国际闻名的“叙美派”,也即“阿拉伯  相似文献   

8.
在阿拉伯22个国家和地区中,沙特、约旦、摩洛哥等都是君主政体,它们的相同点是国王们都握有实权.不同点是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国,无议会、宪法,国王的权力不受限制,他是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而其他国家都有宪法,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的权力受宪法限制.  相似文献   

9.
踏上摩洛哥美丽的国土,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别致的阿拉伯式楼房,青翠挺拔的棕櫚树,遍地的奇花异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古老与现代并存的景象随处可见,实在令人难以忘怀。摩洛哥的王宫在首都拉巴特,一座绿顶白墙的阿拉伯式建筑,简洁清新。  相似文献   

10.
1911年,阿拉伯文坛上的杰出诗人、散文作家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发表了他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 纪伯伦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性散文的主要奠基者和开创阿拉伯20世纪新文学道路的先驱.和同时代的作家、诗人相比,纪伯伦的创作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思想上,他的着眼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