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马志国 《老年人》2013,(9):57-57
大多数老年人都抱有患得患失心理。这其实是内心动机冲突的反映。人的活动总是受一定动机推动的,而人的动机又常常较为复杂。当这些动机不能同时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产生了动机的冲突。动机的冲突从形式上说有三类:一是双趋冲突,就是既想得到这个,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10,(5):45-45
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平衡是根本,适度是核心,坚持是基础,细节是关键。” 生活本身充满了矛盾。老年人若是以老眼光看新问题,有些问题定然看不惯,因而生闷气,发牢骚。生气恼怒与老年人极不相宜,为了避免意外,老年人应有自控能力,学会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中青年人来说,老年人的心理变化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疾病因素导致的心理变化。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因疾病缠绵不愈而产生厌倦、消极、悲观、失望的心理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二是家庭因素导致的心理变化。家庭生活是老年人主要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又不是老年人自愿的主动采取的。因而可导致老年人性情怪癖、固执,生怕别人有意无意的责难、嫌弃和歧视,常因一些家庭琐事引起情绪波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心理健康是预防各种老年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帮助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最好方法。因此,老年人做好心理保健是安享晚年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老年世界》2010,(3):45-45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重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理解和满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对稳定老年人的情绪变化,促进健康长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那么,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哪些需求呢?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10,(24):43-43
一、正确对待老年人心理卫生 1.重视老年心理卫生。老年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卫生与健康,而且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入的身体健康,不良的心理、情绪状态会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家认为,50%的疾病是由心理和精神方面引起的,而对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被动的精神状态。很多老年人与外界接触不多,与亲人相聚时间太短,在不同程度上体验过日暮迟年、行将就木的情绪,稍有不慎,就易触发心理疾病。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搭建老年人与各方的交流平台,将沟通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社会要更加关心支持老年人工作。一要尊重老年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老年人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历史。二要理解老年人。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人要理解老年人,要多沟通多了解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心理变化,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强和他们的情感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要关心老年人。少年儿童是我们的未来,老年人也是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老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最后一个转折期。这一时期,不仅机体衰老加快,疾病增多,而且老年人的职业状况、家庭结构、经济境遇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老年人的感觉、记忆、情绪、性格、兴趣等不同层次的心理都将产生影响,因此老年人在这一阶段,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嫉妒、孤独、害怕衰老和死亡、怀旧、固执等心理。老年人只有在了解了自己的常见心理问题的前提下,才可以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心理的异常变化,并找出驱除和防治这种心理的方法,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3,(11):44-44
老年人由于角色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难以及时有效的调整好心理,以至于很容易出现心理的困惑。因此老年人如何做好心理保健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广西容小翔老年人与中青年人不但在身体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在心理方面也有较大的不同。其子女、亲属对此应有所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求得尊重和理解。老年人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功之臣,尊重他们就等同于肯定他们过去的贡...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一旦患了急性病恢复期较长且病情复杂,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问题,不但使老年人行动受限,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常多病共存,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易发生并发症或多脏器衰竭,药物治疗易出现副作用,心理、社会因素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好社区医疗保健,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是当前大家所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老年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有无疾病,而且涉及到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就从老年人患病而言,由于老年性的疾病起病隐袭、病程缠  相似文献   

14.
李俊主 《老年世界》2009,(16):20-20
老年人“感情饥饿”是指老年人离退休以后在家悠闲自在,不愁吃不愁穿,却唯恐无人关心他们,失去精神寄托,缺乏感情交流。不久前,国内有家精神卫生中心对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了一次心理调查后发现,有54.5%的老年人存在着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5.
蒲昭和 《老年人》2013,(4):55-55
人有一半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老人在室内待的时间更多。安全舒适的居室环境,不但可以减少老年人得病,而且还可以使老年人过得愉快、有利心身健康。所以,居住环境的安排应尽量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一般来说,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品文 《当代老年》2007,(4):53-53
社会上盛行一种说法,认为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不宜吃胆固醇含量高的蛋黄,致使有老年人“望蛋生畏”,认为食用蛋黄是导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祸根。其实,这种“惧蛋”心理大可不必。  相似文献   

17.
老人言     
《老年人》2011,(10):1-1
为人敢冒三分傻,处事惟求一片真。 ——益阳市 胡坚 羁绊自己前进脚步的,往往是患得患失的心态。 ——衡东县 刘岳林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再婚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什么年龄,不管什么原因,再婚都是对原来夫妻关系的改变,也是新的夫妻关系的确立,而且还是家庭成员关系的重新组合。因此,面对再婚,男女双方都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和调适的过程。特别是老年人,生理上、心理上有着与年轻人明显不同的特点,对待再婚问题更要慎重处置。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老年人再婚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社会的宽容度也越来越大。但是,老年人在再婚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仍然很多,来自心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同样是离婚或者丧偶,年轻人再婚似乎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心理负…  相似文献   

19.
如何平衡你的心情莫夫心理平衡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这种良性心态的主要表现为:大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处于协调、平衡状态,情绪平衡、泰然、舒适,这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平衡自己的心理,以下几条一可作参考:一、运用正确思维,进行情绪选择。老年人...  相似文献   

20.
王博 《老人天地》2010,(6):39-39
猜疑和嫉妒是某些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在正常情况下,老年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心理活动.往往与青壮年时期的心理状态有关.有些甚至是过去心理状态的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