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程郁缀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4):160-160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撰写过这样一副称颂教师无私奉献的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实,不仅仅教师是如此,任何被赋予生命的个体,都是平等地一丝不挂地带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这个世界,最后又平等地不带半根草地离开这个世界。从生命的本来意义上讲,人与 相似文献
2.
3.
“神”意象生命美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倩月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5):23-27
中国古典哲学之"气"范畴是文学"神"意象生命意义生成的本体,从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生命观看,生命自由与生命平等是生命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原华荣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4):84-91
资源差异配置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贯彻自然秩序受限制的资源最小化配置,带来了生物平等和多样性的最大化;以文化、社会等级为背景,不受限制的资源最大化配置,在使人成为人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最小化,造成人与生物、人与人的不平等,使以生命平等为宗旨和基础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伦理困境.从资源配置角度看,生命平等并非是绝对的,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资源差异配置的存在,而在于有无对资源配置差异的限制.为进化、发展的差异配置是必要且合理的,而为支持人类庞大数量和贪婪的配置差异最大化则是必须予以限制的--由此,减少人口、节制欲望便成为实现生命平等,摆脱可持续发展伦理困境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6.
对民族平等应该实行结果平等还是机会平等,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民族结果平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现阶段和较长一个时期,仍有必要实行民族结果平等.在实行民族结果平等时,民族优惠政策是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粟丹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4-18
本文通过对立法平等相关概念的辨析,指出立法平等是指立法应当顺应平等原则的要求,对所有类属相同的人都赋予平等的权利,并为他们行使权利创设平等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古代的平等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敬高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3-47
只要承认了共同的人性 ,或者假设了共同的人本质 ,逻辑上就有了关于人类平等的思想 ,但这种平等观念在中国古代大多局限于形而上的思辩的层面 ,只承认人类的抽象平等 ,因为无法解释现实的不平等而放弃了对不平等制度的批判。公平意识的精髓是形式平等 ,但这种形式平等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也没有发展成我们的文化传统。总之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平等思想 ,却没有关于平等权利的主张 ,未能为现实的平等要求提供合理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龚天平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经济平等一直是经济伦理学关注的重大主题。当代功利主义、自由主义、阿马蒂亚·森、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较为精细地论说了经济平等,但都没有挖掘经济不平等的社会历史根源,而是囿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进行讨论,因而都提不出实现经济平等的根本途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平等伦理观的确立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现实,并契合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伦理原则主要指经济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都拥有平等地追求自己满意的生活所需的经济条件的权利,同时包括经济机会平等、经济规则平等和经济结果正义等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1.
高景柱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2)
在当代平等观中,人们在关于"什么的平等"这一问题上存有很多分歧.文章从当代平等观争论的主要问题--"什么的平等"入手,来研究罗纳德·德沃金与阿玛蒂亚·森在平等问题上的争论.在分析德沃金的"资源平等"和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这两种平等范式的基础上探讨德沃金与阿玛蒂亚·森的平等之争及其在西方学界所引起的回应,最后对上述争论进行评价.能力平等注意到了资源平等所忽视的个人在资源转化能力上的差异,但能力平等和资源平等一样都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段立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91-94
平等理念起源于西方,在政治哲学中属于形而上的范畴,从古至今,平等理念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等级平等观、人人平等观、超验平等观、社会平等观、分配平等观在不同时期作为主流思想凸显出来,并被赋予不同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3.
孔祥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82-84
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但是人类实践已经证明那种“绝对平均主义”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我们应当构筑以机会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公正体系。机会平等就其内涵来讲,应该包括机会起点平等、机会实现过程的程序公正以及合理的差别原则。 相似文献
14.
15.
论我国物权立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一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116-120
物权法中的平等保护不但来源于民法中的平等原则,同时也是私法自治理念在物权法中的体现,其经济基础则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土壤。平等保护原则实施的核心是充分尊重和严格保护私人财产的所有权,其关键是规范政府的各类涉及公民财产的公权行为。平等保护原则不但与我国宪法的规定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而且也与所有权主体的区别立法并不发生实质性矛盾,其实质并非是为了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而是为了保护全体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6.
朱玉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5):54-58
人类本质是平等的.平等是人类的理想,也是人类的实践.实现平等总是与国家、法律相联系的.国体制约着平等实现的程度,而法律的性质则是形式平等.人类社会由平等到不平等再到更高形式平等的发展轨迹,是国家与法律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当代社会平等的首要含义是法律平等,法治是实现平等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析受教育权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相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57-160
受教育权平等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入学机会的平等是受教育权平等的基本内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要求"平等对待"的平等。而在目前条件下,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是"标准的平等"和"标准面前的平等"。我国目前在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和行政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在具体实行效果上出现了对“入库规则”的悖离。其功能已不仅局限于保全债权,而向债权行使方式的方向发展。这引起民法领域对债权平等原则真实涵义的质疑。本文作者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对民法中的“债权平等”进行了一番理论与制度的考察,并结合一些深层次的法哲学思考,认为债权平等的终极价值在于追求机会平等,而不是绝对平均主义的结果平等,从而重释了“债权平等”在代位权理论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平等保护原则体现了我国物权法的立法精神,是物权法的首要原则。平等保护体现在物权法对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保护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整部法律的始终,符合宪法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确立平等保护原则,对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对平等保护原则的含义、确立依据等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指出物权法对于平等保护原则的规定尚不完善,例如征收征用制度的规定,导致这一原则的贯彻执行存在着一定问题,所以需要一些切实可行的制度设计来进一步完善该原则。 相似文献
20.
生死问题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人生的根本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古人观察、思考与企图解决的对象.古人通过观察大自然,提出万物是由天道等所孕育并生出,尽管现实世界中的万物有生皆有死,却认为万物没有随着形体的消亡而完全消亡,而是认为生命在不停地进行着流转与循环.古人从万物之生及有生皆有死中引申出平等观念,并竭力阐释着存在着差异的个人一方面在生的本源上是平等的,一方面通过遵守、修行或提升某些因素(如德)向本源的平等或集体的平等靠拢.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念与平等观念,尽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却仍可以视为等级社会秩序中依然存在着的理性光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