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汉语偏义复词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双音复合词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它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合成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无意义,只起陪衬作用,一般人们称之为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突出的特点是词义的偏一性。它在句子中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如果把两个词素的意义并列看待,就会造成语义不通  相似文献   

2.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中指出:“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古词值得注意。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这段话给偏义复词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指出了偏义复词的构成成分和怎样理解词义。此外,还强调“值得注意”。为什么要强调“值得注意”呢?这是提醒我们在阅读古汉语时,既要注意到“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节为主”这一特点,又要考虑到古代汉语中也存在着一定数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关于偏义复词的讨论比较热烈,质疑的焦点落在偏义复词是不是词语这一点上.其实,如果坚持语言与言语相区别的观点,可以明确地把临时的修辞性偏正结构归于言语层面.从修辞到词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双音节洪流的裹挟使短语凝固成词,同义词的挤压使语素意义偏指.光凭意义很难判断一个复词是否"偏义",因此,可以从语音出发,把声音的弱化作为偏义复词定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偏义复词形成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 ,也是我们阅读古籍的一个难点。想要准确无误地判定偏义复词 ,只有追溯它的起源、分析它的用例、寻求它的成因。本文试图从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偏义复词的影响入手 ,研究它的形成原因 ,以达到正确判定偏义复词词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主要有两种语义结构,一种是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另一种是偏义复词羡余现象。这些羡余现象的表现形式不同,各自也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同义、近义并列式复合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是认知上的距离象似性,而偏义复词羡余现象形成的主要动因则涉及基本等级范畴与认知域中的凸显原则。  相似文献   

6.
自从明末清初著名的语言学家顾炎武首先指出古代汉语语词的偏义现象以后,俞樾、杨树达、黎锦熙、刘盼遂和余冠英等诸家对偏义语词又陆续有所发现和阐释.最近又有人发表文章,试图在已经发现的古汉语偏义复词的基础上,摸索这种语言现象的内部规律,把对偏义复词的研究推进一步.可见,偏义语词一直是语言学界感兴趣的一  相似文献   

7.
"偏义复词"是一个语言学名词,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古今偏义复词是继承发展的,两者有相同点,但又存在偏指义语素定位、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语素的凝固性、语用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至今语法学界对古代汉语复词偏义现象重视不够,发表的文章很少,言及其性质与结构也不过一二条,其研究尚处于初探阶段.在研究古代汉语复词偏义时,一要注重研究其复词偏义的性质、结构;二要研究分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的偏义组配是种特殊的句法结构。人们常将之看成"偏义复词",这主要是从听读者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也是为着训释文献语意的理解视角。从说写者的角度去分析,古汉人构建偏义组配的认知理据是在完形感知的基础上据"主体/背景"的分离原则,使偏义整体中的主义成分构成认知主体,而让从义成分构成认知背景。偏义组配是一种汉语历史句法现象,其后来之所以消亡主要是由汉语特点及语言遵循的机制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简缩造词有时会导致词素义的衍生:原词语经过简缩后,原来整个词的意义往往会被浓缩到一个代表词素里,此意义就是因简缩造词而产生的词素新义。新、旧义之间有联系,符合简缩造词的特征和词素新义具有首现性是判定简缩造词生成词素义的标准。简缩造词衍生新词素义有自己独特的过程和规律。简缩造词衍生词素义最直接的原因是汉语中简缩词的大量使用,人类的转喻认知和语言的类推机制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觉"的意义和"睡觉"成词的年代等问题,众说纷纭.据我们大量考察,"觉"的动量用法在中唐已大量出现,"睡觉"成词至晚唐才有少量用例."睡觉"一词并非偏义复词,而是由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觉"至迟在唐代已从睡醒义引申出睡眠义.  相似文献   

12.
释“连语”今人一般是把王念孙所说的连语,跟联绵字(单纯双音节词,下同)划上等号的,即认为它们是两个音节表示一个整体意义的双音词,其中只含有一个词素,不能分拆为两个词素,因之王念孙关于连语的学说又常常被人们当作研究联绵字的经典理论来引用。但我们细读《读书杂志》“连语”一章,觉得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连语”一章共列举了23个连语,就王念孙的分析来说,大致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同义复词一类的词。试看以下例子:  相似文献   

13.
释“连语”今人一般是把王念孙所说的连语,跟联绵字(单纯双音节词,下同)划上等号的,即认为它们是两个音节表示一个整体意义的双音词,其中只含有一个词素,不能分拆为两个词素,因之王念孙关于连语的学说又常常被人们当作研究联绵字的经典理论来引用。但我们细读《读书杂志》“连语”一章,觉得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连语”一章共列举了23个连语,就王念孙的分析来说,大致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同义复词一类的词。试看以下例子:  相似文献   

14.
词义与词素义的关系十分复杂,两者差别很大。下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一下词义和词素义的关系。 (一)单纯词的词义及其词素义的关系体现 考查单纯词的词义和词累义,首先我们应明确以下几点:1、词素和词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语言单位。2、语言发展过程中先有单纯词,合成词是在单纯词的基础上产生的。3、单纯词最初形成时词义和词素义是一致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单纯词的词义和词素义的关系在历史发展中的表现基本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双音节合成词.在通常情况下,合成词的意义是两个词素意义的总和。但在某些语言环境中,有些同类并列或相对并列的合成词,并不是两个词素并重,而是只偏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单方面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并不表示具体意义,和前后文也没有意义上的照应和联系.前人早就注意到这种语言现象。顾炎武《日知录》卷二  相似文献   

16.
一种特殊结构的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名词中的偏正式(或称附加式、向心格)的合成词,一般是表示中心意义的词素在后,表示限定、领有或修饰意义的词素在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结构方式.此外有一种中心词素在前、修饰性词素在后的格式,尚不大有人注意到.本文只谈其中修饰成分是名词词素的一类.  相似文献   

17.
要想用某种浯言自如地表达自我,就必须拥有该语言中大量的词汇,因此说,学好词汇致关重要。而如何能够扩大自己的词汇量,首先要了解词素,理解词素的含义;其次要掌握其构词法的规律和特点,找出内在的规律并能灵活使用这两方面的知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如何学好词汇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学习词汇必须了解词素 从词的形态结构来看,词素是组成单词的要素,即用以构成一个词的有意义的音节。每个词素在该语言中都包含有一定的意义。从语言角度说,它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直接参加构词的过程,把具体的词区别开来,英语中任何一个词都是由至少是一个词素或几个词素构成的。构词词素按词的结构可分为词根词素和派生词素,它们在词的结构中各占一定的地位,又相互依存。 如:sense感觉、sensational感觉的、sensation感觉、senseless无感觉、sensibility感觉力、sensible感觉得到的、sensitive敏感的,sensitirity感受性、sensitize使敏感、sensitometer感光计、sensor传感器、senorimotor感觉运动。 我们从上例中可以看到,在一组同族词里面,词根词素表示词的词汇部分主要的、基本的意义。由于同族词都是从同一个词派生出来的词,它们在意义上互有联系,懂得了词根词素的含义,就可以大体上了解每  相似文献   

18.
名量式合成词的来源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量式合成词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来源各异,主要有三种:一是上古汉语“名·量”式发展的结果;二是N-N式偏义复词后N量词化的结果;三是类推作用的结果。量词的典型程度及不同的来源造成了名量式合成词内部共时层面的种种差异。  相似文献   

19.
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词义和语义功能的虚化是语言演变中的语法化现象,汉语语法化现象的理论探讨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汉语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词组演变为词实际上是词汇语法化的过程,考察了偏义复词和复音虚词的虚化过程,剖析了动宾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认为这类词组实际上是在动宾的形式下演绎着各种不同的语义关系,其宾语功能已经虚化。因而,虚化还可以是一种语法功能的表达范围逐步增加较虚的成份和演变成一种较虚的语法功能。虚化一方面使某一语素或语法功能显得缺乏原有的较为具体的意义,一方面也使得其应用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20.
标记理论强调无标记性和有标记性,由布拉格语言学派特鲁别茨柯依提出,最初用于音位学和形态学研究领域中。之后,在语法、语义等研究领域中,借鉴了标记理论,对语言机制更深入地加以解释,标记理论也得以进一步完善。语义的基础性研究应从词素着手。词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素义研究中引入标记理论,可以对词素义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