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编辑精神是指编辑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编辑在编辑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观念、思想、理论等都属于编辑精神的范畴。具体地说,编辑精神就是编辑在编辑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精神上的沉积和升华。哲学精神,作为社会个体从自我生...  相似文献   

2.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在战国中期便已形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其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大,我们从《荀子》一书中就可窥见一斑。而“仁政”思想,则又是孟子学说的核心之所在。如何分析、评价“仁政”思想的性质、地位,这不仅对于如何评价孟子其人,而且对于加深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性质的认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  相似文献   

3.
心是什么?     
作为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的首脑之一、新实在论的主要代表,罗素在他这篇评论莱依尔“心的概念”的文章中,仍然坚持他的旧论点,即“所谓心理的和所谓物质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各自具备任何特质,而是在于我们获得有关它们的知识的方式。”罗素在这里把”心理的”和“物质的”东西等同地看待,换句话说,他把精神和物质说成只是经验的两种不同形式,两者都不是实在,而真正的实在只是他所谓的“逻辑的构造”;归根结底,他还是否定物质决定意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关于这一辩证过程,目前大体有这样一些表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具体——抽象——具体”;“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些表述无疑都是正确的,然而它们又都是从某一局部、某一侧面来表述认识的辩证过程的,都不是对人类认识发展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的东西来源于物质的东西,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物质,而是物质决定意识。这一观点并没有错。然而,无条件地固守这一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的衰败。因为在这一论点下,体现主体意识的思想理论系统处于机械的、被动的反映状态,不能发挥它的能动作  相似文献   

6.
贫困是一个多维概念,物质脱贫之后,还有精神脱贫问题.所谓精神脱贫,是指个体或者群体的精神水平和观念素质不落后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整体精神与观念素质平均水平的生存状态.精神脱贫的内涵具有动态变化性,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主要由互相关联的四方面构成:主体意识是基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参与精神是核心,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表现.四方面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发展阶段精神脱贫的丰富内涵.新发展阶段推进精神脱贫:一是要精准识别,摸清精神扶贫对象,这是必要前提;二是加强教育,培养主体意识,这是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以文化人,这是关键措施;四是巧用典型,提振精气神,这是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认识的直接目的是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对象,获取关于对象的真理,但仅从主体的意识、思想活动出发根本不能实现任何客观的现实的东西,根本不能使认识成果对象化,而不能对象化的认识的价值也就实现不了,这种认识便仅仅成了智慧的玩味。其实,马克思早就指出,认识不能停留在“解释世界”的范围内,而要进一步将认识成果运用到“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去,只有这样,认识成果才能从对主体的精神满足达到现实  相似文献   

8.
真理,通常被人们定义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①,或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②。这似乎已成无可非议的定论,但仔细一分析便可发现,这种定义是不科学的,起码是不严密的。因为,这两种关于真理的定义是一致的,即都是把真理局限于主砚的范围之内,同视为“意识中……的内容”。然而,“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相似文献   

9.
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目前学生问题意识不强,主要原因在于观念障碍;信息障碍;教师权威障碍;教学方法障碍;技能障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采取以下可行性策略:(一)为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三)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或回答应有正确的态度,应当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思维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的思维是社会实践中、在教育培养中发展起来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长河中通过思维而形成和积累起来的。考察人类思维发展史和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可以发现: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数学思维从属于一般人类的思维,也就具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因此这三种基本思维形式当然也是数学思维的基本成分。由于思维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我们可以认为数学直觉思维是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含的内容,现有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一般都认为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何为第一性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它们谁是第一性的,谁先谁后,谁决定谁。基于对这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二是世界可知性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能否被认识的  相似文献   

12.
(一) 文学是观念的东西,它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告诉我们:人的知觉、感觉、概念、思想、世界观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而人的意识却完全依赖于物质的客观存在。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性。法治意识,也属意识范畴,它是人们对法治现象的认识、看法、意见和情绪。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则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法治及法治现象的认识、理想、心理、评价、观念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伍尔夫认为,传统小说只能反映外部客观世界、不能真正体现现代西方人纷繁复杂的意识活动。她致力于开发小说创作的新园地,将创作焦点转向人物的精神领域,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观念不谋而合。她在心理时间和记忆的处理方式上都体现出直觉主义观念。本文运用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观从遵循心理时间、抓住瞬时记忆两个方面对伍尔夫小说的直觉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探索伍尔夫是怎样通过不断发掘人物的意识领域,将人物的心理和意识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是一定的生产方式的产物。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构成宗教观念十分重要的各种主要因素之一.语言是意识形成的因素,是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语言"在观念上充当物质".语言把人的意识成果以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明晰的观念,使思想得以形成.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矛盾,以及符号"能指"的任意性、多义性,往往造成人思想上的混乱,使人想入非非,这为宗教观念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宗教也对语言及其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不仅最早的语言研究发端于宗教,而且宗教对语言的传播和发展以及规范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宗教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十分特殊,将这两个研究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意识的发生、发展历史进程中,由意象(image)进而形成形象(icon),形象总是先于思想(idea);艺术活动是对纷繁杂陈但具有意义的情感和形式的明朗化过程,人类借助艺术将物质的世界纳入精神世界,从而以符号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才成为可能;审美创造是开拓人类意识和塑造人类思维模式的主要途径,艺术本身正是进化中的人类意识,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感性把握.这是里德在《形象与思想》一书中所阐述的艺术文化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意识创造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命题,在什么意义上理解才是正确的?弄清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意识创造世界”,按照通常的理解,是用以说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究竟有多大,是否可以大到“创造世界”的程度呢?这是一个必须弄清的问题。 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的循  相似文献   

19.
论弗洛伊德思想的启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从性本能冲动来分析人类的社会行为,指出社会伦理的基础不是宗教教义,而是人类的心理意识。他将宗教起源归结为人类意识的投射,其核心观念的上帝被解释成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父亲幻想。他的启蒙思想继承了哥白尼、达尔文的实验理性传统,为人类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机制和精神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20.
在哲学上,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卓识是意识中的理性认识,也同样由存在来决定的。 意识是高度发展、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在人类认识史上,人们对意识本身的认识,一直是科学和哲学的难题之一。以往的哲学,只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人们对意识才获得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否认意识、精神的独立自在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