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在男权为中心的清代社会体系中,妇女意识基本上处于沉潜状态,然而这不能代表清代妇女的无意识。男性书写虽然体现了男性价值观,但其中包含的妇女话语毕竟反映出底层社会妇女群体的历史。因此从妇女话语中能够解析妇女在逆境中的家庭生计、妇女的去留选择,重构她们的生存际遇及其心理,从而透视她者的历史的构成,并体现史学研究"真善美"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选取中国城市建设院总工徐海云2010年1月在网络上发表的公开信《"反动派"既是"纸老虎"也是"真老虎"——致"番禺华南板块居民"》为例,具体分析其观点和主张,找寻支配他话语背后的话语系统,并站在"风险"视角进一步探究,认为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引发众多群体性事件,凸显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在于风险沟通环节出现的问题,不同利益主体的风险认知不同,在我国具体国情和社会背景的作用之下,风险沟通受到阻碍,导致城市垃圾处理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呼唤理性角色的出现促进良好沟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妇女回家”四次争论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导火线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着重指出 ,在民族危难之际 ,妇女解放首先要求得民族解放 ,才有自身的解放 ,“妇女回家”则剥夺了妇女爱国救国的权利与义务 ,没有妇女的参与 ,就没有革命的成功 ;改革开放后 ,社会上出现的劳动力过剩以及就业压力问题 ,不是妇女就业造成的 ,也决不是“妇女回家”能够解决的 ,必须依赖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强调从对话出发,细腻分析谈话者就某一问题的主观理解和构建。它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心理学领域得以应用。后来,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试以在对中国西南某市低交易价格性产业——"板板茶"进行调查时收集的一段对话为例,对"板板茶"的组织形式问题进行分析。通过福柯话语分析的方法,直接从"板板茶"老板的谈话出发,剖析了"板板茶"老板对其组织方式的理解和构建,由此显示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定性数据分析方法对语言的敏感性。与此同时,也揭示了话语分析的困境:一是单纯从语言出发,缺乏观察数据的介入以及多个访谈对象数据的交相呼应,不足以更全面地揭示研究问题下的权力格局;二是,纯粹从语言出发,将会给跨语言情景下的对话分析和学术交流造成困难。这些困境,也反映出作为定性研究方法之一,所显示的研究者对素材和研究过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本文视“政治抒情诗”为中国当代文学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 ,通过对该类文学作品的知识谱系学分析 ,揭示其所蕴涵的意识形态的变革 ,从而试图提供一种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多元视角:传播研究的话语分析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话语分析,尤其是非语言学的话语分析,至今尚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几十年来传播学研究领域没有重大的突破,而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化取向越来越为人诟病.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话语分析为传播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和多元的视角,无疑能为传播学研究带来新的发展动力.话语分析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话语分析方法对传播学研究的价值在哪里?话语分析方法如何在传播学研究中运用?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讨论传播研究的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8.
1940年代初,有关王西彦小说《家鸽》的批评和反批评文章在《文艺生活》月刊上形成了交锋。文章以此为引子,讨论了在上述背景下《文艺生活》月刊刊发的以知识女性成长命题为关注点的作品。这些作品从社会、男权以及女性自身这三个角度探讨了女性被束缚的原因,着力表现了知识女性是如何在抗战的时代潮流下,冲破牢笼走向社会并成就自身的。虽说这些新知识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作为理想化的存在而被描述着,但这些新知识女性形象的出现仍然是对"妇女回家"论争所作出的正面且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当前受到的挑战,既表现在学术领域,也表现在教学领域,随着多元史观的普遍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理念需要经历从启蒙向对话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虽然有主观性,但它本质上仍然是客观的。功利主义伦理观构筑了目的行为的合理化。目的性行为的话语构建,可分成目标型行为、手段型行为和结果型行为等三种类型。从伊战前夕布什对萨达姆政权发出的最后通牒和《华盛顿邮报》上一篇反战派的评论可以看出,这二个语篇中构建美政府及盟军、伊政权和伊人民行为的目的的语言手段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目的性在话语中的分布与社会行为中权力的分布密切相关。运用目的的语法可以识别话语作者力图建立的权势关系,分析话语中意识形态的生成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照巴金小说<家>及其材料原型,发现"文学的<家>"与"历史的‘家'"形成了典型的叙述复调,由此探讨文学文本所采取的形式策略、编码规则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预设,以及在20世纪中国何以"历史"经常比"文学"更丰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多年來日本電影《蒲田進行曲》的主題曲《蒲田進行曲》(以下簡稱《蒲田》)多被疑為借用了王洛賓的《老鄉,上戰場》的曲調;《老鄉上戰場》(以下簡稱為《老鄉》一直被看作是王洛賓的重要作品之一。經筆者查證,此曲調並非王洛賓原創,原曲應為美國音樂劇The Vagabond King(筆者譯《乞丐國王》)中的"Song of the Vagabonds"(流浪者之歌,以下簡稱《流浪》)一曲中的副歌部分。《老鄉》及《蒲田》的曲調均引自同一母體《流浪》,它們自身之間並無直接聯繫。  相似文献   

13.
也说“来”“去”的空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来”“去”有多种用法,一般人都只注意到它们表实在意义的一面,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有表空灵性的一面。大部分语法书避而不谈,或者语焉不详。该文由对朱著的一点疑问出发,从句子的主语和V2的宾语(句中第二个动词的宾语)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试图总结代表空灵性的“来”和“去”互换的条件,以便从中寻求某种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礼·地官·媒氏》有“仲春之月 ,令会男女 ,于是时也 ,奔者不禁”。学者多将此看作原始社会群婚之遗俗 ,实际上 ,这里的“奔”并非“淫奔”、“私奔”之义 ,而是指“六礼不备”。它是当时的统治者在特殊情况下为督促适婚男女及时婚嫁以增殖国家人口 ,稳定社会而采取的一项特殊的婚姻政策 ,是当时国家所推行的“仁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乡下人进城"题材的文学叙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这一既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有日渐增多的趋势。王祥夫的长篇小说《米谷》便是这样一篇力作。作者通过对这部小说的解读,阐释了乡下人进城之路上的困惑、艰辛与障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乡土小说创作中,存在着"守土"与"离土"两种创作意识,其作品相应分为"守土"与"离土"两种态势,表现"守土"现象的安守牧歌式家园型、安守寓言式乡村型的创作以及表现"离土"现象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创作,其创作方法和美学风格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之前,女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由男人分配和限定的,所有的女性行为都被局限在既定的、由男性确定的参数上。《黄色墙壁纸》是美国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大胆地挑战了“崇尚纯女性”的理论,有力地尝试了寻回失去的女性话语权。本文旨在就小说中的文本创新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对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解读。女性的不安定是对男性施加的巨大压力的反抗。她们或者选择死亡,或者选择疯狂来解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她们要颠覆强加在她们身上的思想,正确确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从而以“新女性”的身份建构与男性平等的智性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序曲》是新西兰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斯坦利一家迁往郊外的新居为契机,主要讲述了伯尔内一家搬到新家后几天的生活。斯坦利的妻子琳达及她的妹妹贝丽尔的内心世界透射出父权社会对女人的规约。她们心灵的真实写照是通过特别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琳达的幻想透射出她既希望逃避妻子的责任,又渴望躲避母亲的义务;贝丽尔苦恼绝望的心境以镜子为道具得到再现。琳达和贝丽尔的内心世界说明她们对男性所主宰的社会非常强烈不满,尽管这种反抗是默默的、消极的。  相似文献   

1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价值不在于其描写得真不真、善不善 ,而在于其描写得美不美。因为前两者是理性判断和价值判断 ,关注的是作品本身的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 ,与文学的本质无关。文学的本质特性在于审美性 ,审美的本质在于自由 ,而自由的本质则在于精神。人的精神成长又需经过两个阶段 ,即先是主体的觉醒 ,后是个体的觉醒 ,并且只有个体的觉醒 ,才能使人真正走向自由。而《钢铁》中的主人公保尔似乎并没有实现个体的觉醒 ,从而影响了这部作品的精神价值。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作品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但并没有达到作为经典名著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人性的关注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从女性视角出发,张爱玲的人性关注主要体现为对于女性问题的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在张爱玲的笔下,女人们一方面为旧的生活所拘束,另一方面又为新的生活所威慑.新旧生活的双重压力使她们陷入了一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为难处境.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将自己作为人的内涵一点一点地散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