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流程再造” (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 ,简称BPR)曾经风靡西方国家。据资料显示 ,约有 70 %的美国大企业进行过这种流程再造。企业流程再造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 ,受到企业的青睐 ,我国有近千家企业加入了“再造”的行列。然而 ,企业流程再造风险很大 ,在美国 ,约有 80 %的企业流程再造是失败的。在我国 ,企业流程再造的实施效果也令人堪忧。悲观者认为 ,国内实施BPR的成功率几乎为零 ,乐观者也认为其成功率不到 2 0 % ,企业流程再造中的严重风险 ,已逐渐引起我们的关注。造成企业流程再…  相似文献   

2.
业务流程再造(BPR)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业界人士关注,并认为是管理界的第二次革命,许多企业也因实施业务流程再造获取成功。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进行分析,并梳理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概念及特征,最后从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给出业务流程再造企业的改造动因。  相似文献   

3.
企业再造思想及其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民  李非 《学术研究》2006,(12):52-57
本文在分析传统管理模式及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了企业再造思想及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企业再造思想及其发展路径的四种选择:组织内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内管理流程再造、组织内组织思想再造、组织间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广西一些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速度减缓,拉大了与东部地区先进企业的差距,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受到现有业务流程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广西大中型企业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论证了广西大中型企业必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并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和需求提出了信息技术低参与的BPR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BPR模式和BPR与ERP并行模式等三种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春明 《北方论丛》2003,(6):115-117
企业再造工程是对前人关于流程管理思想、组织管理思想以及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管理理论的一种集成,并把企业流程作为集成平台。从现代组织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对企业再造工程进行的剖析,有助于我们研究企业再造工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企业流程再造对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咨询专家哈默(M.Hammer)和詹比(Champy)提出著名的企业流程再造理论,该理论一经出现,便形成一股对旧的管理模式的冲击波。这个理论抛弃以分工论为基础的“游戏规则”,针对企业的作业流程和组织结构提出了重新设计的构想,同时对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培养目标甚至培养体系本身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内容何谓“企业再造”,哈默和詹比将此定义为:对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采取行动加以彻底的改革,以求迅速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  相似文献   

7.
“企业再造”是 2 0世纪 9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管理思潮 ,它由美国管理学教授迈考尔·哈默 (MichaelHammer)和咨询专家杰姆斯·钱贝 (JamsChampy)首先提出。企业再造理论出笼后 ,曾被世界各国企业广泛接受并迅速应用于管理实践 ,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企业再造的热潮。但是 ,纵观近几年实施再造的企业情况看 ,成功者虽有 ,但更多的企业却收效甚微 ,甚至以失败告终。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对企业再造理论的重新思考。一、再造理论的基本含义及原理企业再造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对企业原有作业流程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国外政府流程再造的三大核心问题:政府流程再造的可行性和障碍分析;政府流程再造的模型和方法论分析;政府流程再造的关键因素分析.反思对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启示,明确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的流程网络型组织结构 ,使传统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组织无法适应其管理要求。本文探讨了流程网络型组织的特征 ,试图尝试以流程为导向、以作业为基本单位来重构企业预算组织 ,适应新的企业组织及其管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购管理环节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某制造企业的采购模式及其采购业务流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六西格玛方法中的ASME、鱼骨图和失效模式分析方法对采购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关键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然后,对关键问题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并得出新的流程,并通过对业务流程再造前后的对比分析评估其流程优化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企业的实际出单时间得到了显著减少,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3.
李斯所作的刻石文流传下来的共7篇,采用的是每句四字的形式,继承的是四言诗的形式。在7篇刻石文中,有6篇是三句为一章,是古老诗体的复活,同时又是楚文学影响的结果。7篇刻石文,各篇或36句,或72句,每篇作品的句数相对固定,体现出森严的法度,带有法家特色。各篇刻石文都有自己的风格,针对性较强。在运用比喻的地方,继承的是先秦文学所奠定的原形。  相似文献   

14.
计划经济以性善的“道德人”为前提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性恶的“经济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的人。我们认为 :这种“现实的人”生活的最佳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人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其基本原因是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推行股权分散化运动 ,改变私有制的实现形式 ;大力推进新科技革命 ,发挥“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的重要作用 ;利用世界市场 ,转嫁危机与灾难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明 《河北学刊》2007,27(5):43-45
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对庄子的哲学经典《齐物论》进行现代解读,可以透见庄子的评价论之基本理论特征。就其内在理论结构而言,从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对象、参照系统到评价情境都贯彻着相对主义,致使评价结果和整个评价活动也必然具有不确定性和虚无性。对此,不仅应结合一般价值理论和评价论的特性,对其理论失足作出分析,而是要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合理性因素给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态问题所带来的理论资源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民族国家理念在《云南》杂志中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勤 《学术探索》2003,(10):28-31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华民族为适应时代变迁,试图调整自身内部机制所作的一种努力。直至辛亥革命前的几年中,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求历程后,才逐步产生了创建新型民族国家、实行现代化以救亡图存的思路。本文试以《云南》杂志为例,分析、阐述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笔者从教学条件,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教学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