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弃疾是位将相全才,志怀高远,渴望建功立业,但他一生沉浮动荡,命运坎坷.辛弃疾其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他的人生悲剧是由"归正人"的身份、主和派的阻挠、贪图享乐的文化氛围以及他桀鸶不驯的个性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从南宋抗金战争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卓有成效地驱逐敌人、收复失地、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军事韬略.王蔺等人的弹劾,使他失去了宏图大展的机会,造成了他壮志未酬的生命悲剧.辛弃疾生活细节的不检点给言官的弹劾造成了口实,是不争的事实.因小失大,是辛弃疾生命悲剧真正让人惋惜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辛弃疾的全部词作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登临怀古之作。不幸的时代环境和悲剧的人生遭遇使辛弃疾的登临怀古词具有满纸英雄气、满怀英雄恨的英雄失路之悲慨的深刻内蕴以及境界开阔、用典精当、奔放豪迈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史上,象辛弃疾这样集名卿儒将与文人骚客于一身,“风节建树,卓绝一时”的文学巨擘,不能说绝无仅有,也可以说是寥若晨星。作为“陶写之具”的稼轩词不仅形象而又真切地表现了“一代之豪”辛弃疾的生活志趣和人生追求,同时也真诚地坦露了诗人在人生梦魇下苦苦挣扎的生存体验和与命运抗争以求得心灵解脱的艰难历程,抒写了他在生命旅途中的大喜大悲,大彻大悟。“写尽胸中、块磊未全平”(辛弃疾《江神子·和人韵》,以下凡引证辛弃疾的作品不再注出作者的姓名),稼轩词正  相似文献   

5.
嵇康人生悲剧的美学意义张廷银嵇康人生悲剧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探取其美学意义的方式途径自然也是因情而各异的,我们则采用最普通的方法,从构成或导致其人生悲剧的几个矛盾冲突入手,在历史的与文化的宽广背景下,展示他的人格品质与人生境界。一最早揭示嵇康悲剧原因...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一生忠于南宋,志图收复中原,却壮志未酬,死后还被罗织罪名,夺官削秩,甚至子孙还遭迫害,星散他乡。可是,慷慨激越的辛词,却遗音流响,震撼后世。词人以他坎坷的悲剧命运来表现他的人生,他为他自己斟了这最甜蜜的残酷之酒。稼轩词现存六百二十多首,其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内容丰富广阔。而用到“醉”字的地方竟有一百多处。应当指出,稼轩词中醉态是假,醉意才是真,意在写出真情,从而诗化人生。中国向来就有“言不尽意,立象尽意”的美学观,辛词之“醉”,正符合中国的这种美学传统。本文将对此作一点…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化的潮流中,王国维是一个非常独特却又异常重要的存在,他异于时人的社会改造,却由个体生命体验走向纯粹学术、纯粹哲学,远离时代硝烟而自成博大精深。王国维独特的学术成就与他的悲剧人生及他对悲剧人生的异常敏感的体验分不开,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是后者的延伸:纯粹学术的追求是王国维企图解脱悲剧人生的结果。叔本华和老庄等人的哲学成为观照其悲剧人生的思想工具。  相似文献   

8.
把栏杆拍遍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9.
把栏杆拍遍     
梁衡 《社区》2013,(26):15-15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似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 ,这是社会的悲剧 ;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 ,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 ,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 ,隐时欲仕 ,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 ,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 ,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的人生悲剧在于其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人生支撑点的找寻与确立应该由社会舞台及生命主宰者两者的合力而定。东晋社会没有为陶渊明这种位卑清高的文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这是社会的悲剧;傲岸不屈的个性、安贫守节的人生理想使他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这是其人生悲剧的内在因素。内外因严重扭曲导致陶渊明人生支撑点的失落,于是在行动上外化为仕时思隐,隐时欲仕,隐与仕构成其人生最大的困苦,作为著名文学家的陶渊明在作品中处处流露出找寻人生之路的困惑与迷惘。陶渊明的人生悲剧不但是他个人的深哀巨痛,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史剧创作的一代矫岳,他从“五四”诗创作爆发期开始史剧创作,到抗日战争时期接着出现了史剧创作爆发期,这一时期他写的历史悲剧代表了他艺术发展的最高阶段,而历史悲剧《屈原》则是他艺术发展最高阶段的冠冕。  相似文献   

13.
吕不韦是历史上以富商身份参与政治并影响政治的第一人 ,其桃色污点虽然说对他的形象有影响 ,但对其评价应注重其政治实践和文化倾向的历史效应。他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 ,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吕不韦出身于以洛阳为中心的工商业发达地区 ,他为秦灭东周的举措震动天下。吕不韦显赫时曾经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失势后亦于洛阳结束了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4.
《南柯记》、《邯郸记》蕴含了人世间的莫大悲剧,而其背后又隐藏着汤显祖的人生悲剧求以自由精神超脱俗世而不得、欲以馆阁大文传世不朽又难为,其意志怀抱在残酷现实世界中不得抒发的情怀。这“后二梦”体现出精神的“无根”状态,而汤显祖在“词家四种,里巷儿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句中所隐含的深层悲剧实则反映的是汤氏欲靠馆阁典制大文“立言”以求传世的不朽之思的失落。通过对汤显祖诗文戏曲的深层诠释,可以全面立体地还原其生命意识和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15.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绘画作品.曹植的《洛神赋》以梦幻的方式描写了他和传说中的洛河之神偶遇、爱慕、互生情愫、彼此相爱、含恨别离的悲剧爱情故事.爱情的美好使人向往,分别的痛苦让人惋惜,正是这美好而又令人唏嘘的故事让众多文人骚客为之动容,创作出许多艺术佳作.其中,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最负盛名.画家用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把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洛神赋图》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作品.文章旨在探究曹植的悲剧性人生对《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影响,并就两种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悲剧美进行比对研究.  相似文献   

16.
长篇经典小说《日瓦戈医生》的主人公日瓦戈医生,满怀抱负、达则欲有所为,崇尚自由、穷则独善其身。其悲剧人生遭际及成因,折射了前苏联十月革命前后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作品的深刻性及独特性震撼人心、启人深思深省。  相似文献   

17.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是最善于借鉴、学习前人经验的.他广泛地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己气象万千的作品世界.在所有使他受益的前人中,杜甫是一个对辛弃疾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又少有人提及的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诸多相通,使得辛弃疾的词中留下了浓重的老杜痕迹.  相似文献   

18.
于晓威是有着悲剧意识的当代小说家,其创作一直体现着对人、人生、人的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荒诞”是其小说创作的核心性词语。他在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审视中发现了荒诞的普遍性和不可抗拒性,可以说,荒诞既是他创作的起因,也是他探索的结论。对处于荒诞中的人的叙写凸显出生命、生存的价值,也使得小说避免了单纯的悲感而彰显出人生的意义。探索的激情促使他不断将艺术的触角延伸至生活的深处,表现出一个作家清醒的理性。  相似文献   

19.
南唐后主李煜词的成就极高,受到历代词评家的盛赞,这除了他成功运用前人的各种艺术手法之外,更取决于他不平常的人生遭际,而这种人生遭际恰恰表现出他的悲剧性格生在帝王之家却无帝王之志,登上国主之位却无国主之行,身处国君之尊偏怀赤子之情,挚爱帝后昭惠却又染指妻妹,欲保做人尊严却又懦弱怕死,身陷囹圄之中却又不忌言辞,这些都在他的词作中得到充分的显现。总之,是李煜的悲剧性格铸就了其词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0.
悲剧大师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他敏锐地发掘了现代人寻找自我和归属这一历史主题,而这一主题后来则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潮和“基本母题”。本文拟就《榆树下的欲望》一剧,通过对该剧中每一位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分析,着重探讨奥尼尔是如何揭示文化与个体冲突、物质占有欲与人性对立的这一悲剧主题;同时,谈一谈《榆》剧中一些创作手法的使用,其中包括分隔演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