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争是民族、国家、阶级、集团之间出于打击、削弱乃至最终瓦解和灭亡对方之目的,在各个领域中运用任何手段所进行的斗争。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战争形态分类与演变特点、渐趋明晰的主要战争形态与新形态战争的特点,表明战争形态演变与国家战略安全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战争形态演变对国家战略安全的影响非常直接,有时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在当前新的战争形态下,国家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危险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论述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嬗变过程,一是作家描写战争视角的转变,即由对战争过程的再现转为对战争内涵的思考;二是英雄形象塑造的演变,即由对外在的英雄行为的描绘转变为对战争这个特定环境下人的本质的揭示,其中蕴含着文学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件变化与其说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莫如说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种审美经验对另一种审美经验的反叛,无论是十七年文学,还是新时期文学,作为历史阶段已结束。在这里,军事文学只是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3.
苏联战争文学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按时间顺序浅析了战争文学在二十世纪的历史演变,把从四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诠释了战争文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的军事思想 ,处于大发展 ,大繁荣的阶段 ,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时期。频繁的战争 ,丰富的战争实践 ,为诸子百家言兵治军提供了丰富的战争经验 ,产生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军事思想理论体系。仅就军事训练思想而言 ,诸子百家也各有其独特的见解 :军队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进行战争 ;军队要根据实战的要求进行系统的训练 ;主张军事训练先简后繁、循序渐进 ;强调军事训练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纪律等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灭绝人寰的大惨剧。南京城陷前后民众由对战争陌生、对日军残忍估计不足,演变为对日军屠杀的极度恐慌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心理,战前对战争漠不关心的态度,转变为家国民族意识的增强,总之,南京城陷后民众心理极度复杂,心路演变也有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6.
内债演变为外债,又以外债为担保发行内债,这种内外债的相互演变是近代中国公债的一大特征。内外债的起因是战争耗费和战争赔款。列强的侵略、掠夺和破坏造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严重危机,导致历届政府的财政困难达到极点,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不得不仰内外债的发行来弥补。而弥补财政赤字的内外债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导致了债务上的恶性循环。内外债的相互演变就是这种恶性循环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在文学艺术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中,经常有反映古代战争的内容,古代战争到底是怎样进行的?使用哪些兵器?它们是如何演变的?观就笔者研究所得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8.
试论战争犯罪及其法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争犯罪是现代国际法确认的国际罪行之一,对战争犯罪行为的确认和惩处是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际条约和国际文件关于战争犯罪的规定,从国际法发展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战争犯罪的概念及其演变,认为国际法关于战争犯罪的概念,是与其关于战争的地位以及战争主体等问题的规定密切联系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成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的战争罪的具体犯罪行为、战争犯罪国际刑事责任的认定以及对战争罪犯个人刑事责任的追究原则等相关问题。明确战争犯罪及其法律责任,有利于国际法的发展和国际社会对战犯的有效管辖和惩治。  相似文献   

9.
美国最初以“打击恐怖主义”名义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然而在战争中乃至结束之后却一直饱受其他国家的口诛笔伐,究其根源主要是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逐渐不再被外界纯粹定位为“反恐战争”。深入分析阿富汗战争的性质,可将“新干涉主义”作为主要研究视角。通过审视整个战争中内战、反恐和重建三个阶段的战略演变,进而验证阿富汗“反恐战争”背后实际上蕴藏着“新干涉主义”特质;从权力、制度以及观念三个维度出发,透视出阿富汗战争的失败预示着美国新干涉主义战略已然深陷困局。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苏关系的演变与苏德战争有着紧密的联系.苏德战争爆发之前,由于苏联极需避免两线战争,全力西顾,日本亦有避免转入可能发生的苏德战争以确保南进之暂时考虑,两国通过谈判缔约使关系得到了改善.苏德战争形势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待机北进的计划,日苏关系虽受到动摇却未陷入破裂.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导致日本在日苏关系中陷入被动的外交地位,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创造了前提.  相似文献   

11.
战争罪的发展演变过程交织着众多复杂的国际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同时由于战争犯罪是现代国际法确认的国际罪行之一,对战争犯罪行为的确认和惩处是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战争罪内涵及其他相关问题,并从这个角度进一步完善惩治战争罪的原则和制度,对于发展战争罪理论体系,彻底、有效、公正地追究战争罪刑事责任,实现惩治战争罪的目的有重要意义.笔者提出了战争罪内涵及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力争做到维护我国利益与促进国际法发展和建立公正的国际法秩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战争罪的发展演变过程交织着众多复杂的国际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问题.同时由于战争犯罪是现代国际法确认的国际罪行之一,对战争犯罪行为的确认和惩处是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战争罪内涵及其他相关问题,并从这个角度进一步完善惩治战争罪的原则和制度,对于发展战争罪理论体系,彻底、有效、公正地追究战争罪刑事责任,实现惩治战争罪的目的有重要意义.笔者提出了战争罪内涵及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力争做到维护我国利益与促进国际法发展和建立公正的国际法秩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外华人"群体进入美国高层的政策视野,成为美国积极拉拢、扶植反共的重要目标;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作为"所有反共华人的唯一基地"的作用得到确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随即通过NSC 146/2号文件,指示其下属的行动协调委员会立即开展以反华保台为目标的"海外华人"心理战项目.通过对冷战初期"海外华人项目"确立及演变的历史,可以揭示美国使用"除战争以外一切手段"来实现其冷战目标的政策实质,亦可探讨美国在政策实践过程中的能力有限性.  相似文献   

14.
明清(后金)战争,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战役频繁无歇、规模宏伟、悲壮激烈及其持续时间之久而载入史册。其中又以清(后金)五次千里奔袭关内(1644年前),写下了震撼人心的一页。清(后金)屡次奇迹般的成功远袭,对于明清兴亡关系很大,且有很多经验可供借鉴。迄今尚无专文探讨这个问题。本文试图将清(后金)五次入关起因与经过缕析清楚,并从整个明清(后金)战争的范围考察其战略思想,揭示其后果对历史演变之影响,亦能有助于我们关于明清兴亡历史过程的必然性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和平发展”时代观与“一国两制”国家统一观的作用与意义。时代主题的演变: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初步成功实践:将为全面实践和多国实践提供可能;“一国两制”的历史考察:只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提出并真正实践这一伟大设想;“和平发展”时代观与“一国两制”国家统一观:辩证统一、社会主义中国内外政策的有机结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寻找中间地带——发展干预社会学研究》,主要介绍了西方发展干预思想的演变历史。相关理论以及在发展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发展干预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詹姆斯.琼斯是美国的优秀战争小说家。他的战争三部曲《从这里到永恒》、《细细的红线》和《口哨》是美国战争文学的经典之作。三部曲反映了美国青年士兵从入伍、受训、出国作战到回归本土的全过程,也是他们演变(蜕变)的全过程。小说叙述了他们的迷惘、挣扎、痛苦、绝望和悲剧式的结局。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发人深省。文章评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写作风格与优缺点及其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伟大领袖毛主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运用于研究战争规律,指导战争实践,同危害革命战争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斗争,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思想,制定了一条马列主义的军事路线。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毛主席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为我军制定的十大军事原则,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思想。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认真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努力学习其中极其丰富的马列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近代英国经验论的演变从根本上讲是其实体观的演变.实体观的演变,无疑与经验论者逐渐将经验论原则坚持到底,愈来愈片面地强调经验的作用有关;但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实体范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及产生演变的契机.客观地评价英国经验论的演变这一历史现象,要深刻认识经验论者的认识错误,要充分肯定其对人类认识进一步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战争是媒体的狂欢节,而美国媒体向来是擅长同战争“共舞”的。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媒体对现代化战争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美国媒体在伊拉克战争中,扮演着一个全新的角色,这为如何在现代战争中运用媒体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带给我们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