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苏芝军 《今日湖北(理论)》2007,(6)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大敌当前,共产党首倡并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面对统一战线内部成员的复杂成分,共产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维护并巩固了统一战线,击败了敌人的猖狂进攻,并赢得了抗战的最终胜利,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统一战线话语的一个重要时期。为发动各界民众共同抗日,逐步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构建的实践中,将其与党的领导权建设问题有效结合,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形成了以文化社团为话语传播载体的创新路径,创造了构建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统一战线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话语的历程,反映了通过统一战线话语的构建来掌握抗战话语权的实践路径,彰显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为当前我国构建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
韩新路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4)
宋庆龄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独特的重大贡献.她不仅搭起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共赴国难的桥梁,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时局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而且毅然出席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迫使国民党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实现了政策的转变,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房世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51-5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眼光,立足中华民族整体抗战的现实高度,十分重视三民主义的政治纽带作用。究其原因,既有共产党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态度转变的主观因素,又有中国民众当时普遍认同三民主义的现实背景,还有国共两党分别占有三民主义政治资源的历史原因。今天,系统深入探寻中共以三民主义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外学者沈钜光详尽地考察了1935—1945年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意义。沈钜光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遭遇危机的原因,关注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与变迁;过高评价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系统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坚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相结合策略的正确性;科学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将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普通地主和开明绅士纳入统一战线的范围,为中国共产党扩大自身实力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总体来说,这一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把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实施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关系,为中外学者研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礼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冯玉祥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奋起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并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了大量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许佳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9-12
张闻天系统论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思想,将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主持实现党的战略和策略转变的过程中,坚持民主的领导作风,凝聚了全党智慧,为全党正式转变和确立新的策略路线奠定了基础,拉开了历史转折的序幕。瓦窑堡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的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正式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为全党策略路线,并提出了各项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8.
周志太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5):86-88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中,国民党第一战区上将总参议萧振瀛的工作卓有成效。他审时度势、反对分裂、反对汉奸、拥蒋抗日,不仅制止反蒋卖国活动,而且有效地谏蒋和平解决两广事变,为结束内战做出贡献。萧将军任天津市市长时,不仅不镇压学生运动,而且支持其妹夫、长子参加八路军;婉拒29军赴江西"剿共",保存抗日实力,联共抗日。 相似文献
9.
于瑞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作为各国共产党的国际组织的共产国际,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共产国际关于实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及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影响和促进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订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但共产国际的民族利己主义倾向,也给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田子渝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65-68
以1937年11月18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在武汉办公为开始,直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为止,近一年时间史称“武汉抗战时期”,简称“武汉抗战”。这一时期,武汉成为事实上的“临时首都”,为全国抗战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高潮,为坚持全民族的抗日,并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作了坚实的铺垫。中国共产党派出了由王明、周恩来、秦邦宪、项英等政治局委员组成的阵营强大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和中共中央长江局,为全民抗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武汉抗战”时期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辉煌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窦红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5-8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在军事、政权和处理地主阶级和农民的关系问题上,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山地游击战略方针;政权建设中的“三三制”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政策。统战策略方针确立之后,党的各项具体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原则性和灵活性达到高度的统一,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小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117-120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一省范围内的首先胜利。阎共合作前后共十年之久 ,它为第二次国共合作乃至今后海峡两岸的统一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一、两党合作必须有一定的政治基础 ;二、必须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 ;三、必须正确处理与同盟者的关系 ;四、坚持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姚润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5):28-31
中国共产党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1931年至1937年间,几易自己的政策"反蒋抗日"--"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中共中央适时调整斗争方针和策略,为统一战线的最终确立、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兰丽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74-7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独立自主原则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本文仅就毛泽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形成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新疆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进步、安定的容观环境;凝聚了大批优秀的师资和管理人才;规定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内容,从而大大促进了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了一代革命青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抗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表现在多方面。如在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基础上的创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在领导权上的创新、在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建设上的创新、在处理阶级关系上的创新、在文化战线上的创新。我们要不断从历史经验中吸取营养,为我国全面奔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宏伟目标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7.
范志轩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并取得抗战胜利的一面光辉旗帜。吴玉章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显著贡献。在国际,他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在国内,向人民介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与前途,揭露投降派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抨击汉奸卖国贼的卖国行为,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19.
刘洪英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37-40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两党团结协作、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战的结果。从表象上看,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掌握着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共产党仅掌握着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领导权,但中国共产党把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从而实现了对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抗战中,国共两党对统一战线领导权的争夺,实际上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发展与实践的过程, 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臻成熟、思想上进一步纯洁、组织上更加巩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