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系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利润率将不断下降。从19世纪中期至今,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四次经济波动,利润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基本印证了马克思的判断。但是近二十年来,下降趋势渐缓并开始上升也是事实。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系统中因创新导致的局部变化、再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剩余价值率的变化等,都制约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以,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中利润率变化的长期趋势需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最明显的特点,其成因值得认真探讨。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利用马克思的理论对经济危机与利润率下降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构建经济增长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或剩余价值率)、储蓄率、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发现,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与利润率呈现正相关关系。构建三个利润率指标,分析1998—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利润率的关系,发现2007年以后资本有机构成的快速上升和剩余价值率的相对下降,导致利润率的快速下降,而且利润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因此可以断定利润率下降是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辽宁和重庆两地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分析揭示,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高一低分化的结果是两者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内在差异导致的。资本的破坏能够降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进而能使经济增长率得以恢复。以何种方式进行资本破坏,是主动破坏还是被动破坏,这是中国供给侧改革可以参考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3.
利润率平均化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利润率平均化学说是科学的,但阐述这一学说的数字模型却存在缺陷,主要是该模型没有体现资本转移这一利润平均化学说的关键内容,由此导致了该模型不能充分体现利润率平均化过程,没有考虑到资本转移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以及低估了平均利润率等缺陷。在此基础上,笔者建立了一个克服了上述缺陷的数字模型,其意义在于为资源配置如何引起经济增长进行了模型化说明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最低工资上升显著提高了企业利润率,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十分稳健;渠道检验发现,增加固定投资提升企业生产率是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利润率产生正向影响的重要渠道;最低工资上升对企业利润率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不同所有制、不同企业特征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作用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高生产率和高资本密集度企业以及中东部地区企业。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一个相对简化的框架下,从数理结构和经济含义的双重意义上回顾和反思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对置盐定理的主要争论,进而阐述了置盐定理与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即二者在对经济变量的定义、经济概念的解释,以及研究对象等多个维度均有较大的区别,二者从本质上讨论的是不同抽象层次的问题,因此置盐的模型既非支持也非否定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二者其实并无本质矛盾。但在考证对置盐定理本身的批评与理论扩展的基础上,置盐定理相关结论的数学稳定性以及经济预测能力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现实经济条件时会受到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特点,并且用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CASS样本数据,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同时,其利润率却在下降。并通过回顾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阐释导致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自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就伴随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产生与爆发,由于其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湮灭,使得对于经济危机起源与规避的研究成为西方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拟在对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相关研究进行较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以期为分析新时期经济危机特点,研判未来经济危机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PSM-DID方法检验了中国进口企业是否存在“利润率溢价”。结果表明:企业进口行为可提升企业利润率,特别在一般贸易情形下,对企业利润率的提升效应更大;产品异质性检验显示资本品进口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更突出;企业异质性检验显示当企业生产率及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时,进口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但随着企业生产率及企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进口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由负向转为正向,且正向影响效应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10.
社会历史同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波普尔提出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虽然有某些有意义之处,但他在理论上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否定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完全否定了社会规律的存在和预测社会历史的可能性,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之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伦理特性是从抽象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批判;从个体德性到制度德性的伦理诉求;将物质经济利益为切入点,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过渡的伦理本质;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质,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飞跃的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12.
13.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求学的这一段经历,对他的一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这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转折之一,而博士论文的完成则是这一过程的转折点.马克思早期的思想著作有其特定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尤其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从传统的苏联模式的评价标准中走出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给予它科学合理的评价,这一点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线索,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马克思在哲学领域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为其超越古典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而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又以现实为根基展演出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实事求是思想可以作为重思马克思经济批判的一种哲学视角。马克思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的现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透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及其本质,而其经济批判最终又是以人类解放为旨归的。对于未来社会发展道路的构建,马克思一再强调其随着实践的深化与拓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且始终强调历史普遍性与民族多样性之间的张力。实事求是思想与马克思以现实为根基透析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辩证法有着内在一致的逻辑机理。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经济批判中运用了价值介入的研究方法,其是指他在异化劳动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人类解放理论等研究中,将特定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等德性价值通过反思、评判等方式融入经济事实,而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深刻批判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他对此方法的运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标立对应于经济事实的价值尺度;二是价值介入下的事实诠释;三是现实与未来相统一的理论建构。这些运用方式体现了马克思克服事实与价值二元分立的不懈努力,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7.
对暴力的理论关切是政治哲学的规范性诉求,也是真实而健全的政治哲学的内在要义。马克思和阿伦特的思想都体现出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反叛:要求把政治活动理解为处于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性存在,而非从哲学的体验中理解政治,这使得他们的政治暴力观具有相似的出场语境。同时,他们都将暴力的本质理解为工具性的存在。然而,由于理论诉求及时代背景的诸多不同,他们的暴力观又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暴力的价值功能上,马克思从“历史助推力”的角度肯定暴力,而阿伦特则从“反政治性”的立场批判暴力;在暴力与权力的关系上,阿伦特强调两者的根本性区别,而马克思则注重两者的关联。此外,阿伦特对马克思暴力思想的评价与解读本身既有可取的价值,又不免曲解和误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是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的最终解放这一伟大目标而提出的,从出发点来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具有进步意义.然而在今天,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是否依然具有科学性,学界众说纷纭,并无最终定论.相反,随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这一学说更是激起了人们的思考.因此,重新审视马克思“人的本质”学说的科学性,反思人的所作所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莫泽斯·赫斯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思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哲学与经济学的成功结合和推进哲学话语向政治经济学话语的内在置换的关键性人物.而费尔巴哈作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影响是理论界公认的.这三者的思想关系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状态,是一种异中有同,同中存异,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赫斯在对费尔巴哈思想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同时对马克思早期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起到了二者之间的桥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