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均衡发展与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高速发展中出现了民族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国家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问题上重点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和接收设备等"硬件"的改善,而忽略了媒介尤其是新媒介使用知识和技能等"软件"的普及,即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当下应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民族地区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治理云南民族地区的过程中,通过团结民族上层、摸清民族地区的"区情"以及通过民主改革、培养民族干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等,创造性地解决了云南民族地区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对云南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使云南民族团结、社会安定、边防巩固.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两个关键思想,其实质还是在于民族工作中的干部问题。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工作中发挥着"先锋"、"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重视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也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因此,提起民族工作干部,人们要么把它完全等同于少数民族干部,要么只注意探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习仲勋对于我国的民族工作与干部工作等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与实践。习仲勋民族工作中的干部思想,不仅包含了少数民族干部思想,而且包含了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思想。习仲勋特别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集体领导,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干部之间的团结来推动与巩固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事业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我国民族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民族地区语文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我国民族语文教育事业的成败。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要具有人格素养、理念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具有特殊性,地理环境恶劣、特色的民族治理环境、复杂的民族价值观,造就了该区域传统社会治理中"情理法"的逻辑顺序和国家社会治理"法理情"的逻辑顺序有别,情理法存在冲突。这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关,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盲点存在;民族干部比例失调,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偏小;宗教信仰多元,宗教矛盾突出;村两委力量不均,政府公信力不够;调解机制不健全,法理情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情理法要合理调适,一是法治调适:加大普法力度,增强执法力量;二是队伍调适:均衡干部比例,借助乡贤治理;三是信仰调适:引导宗教团体,共建社会和谐;四是基层调适:优化村两委,提升公信力;五是机制调适:健全调解机制,规范法理情。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情理法冲突的合理调适保障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民族地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加强民族人才资源开发,全面提高民族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造就"三支队伍",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万马奔腾的局面,以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养提高现有少数民族干部,以适应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掘和大胆使用人才,使民族地区干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积极引进急需人才;发挥新老干部、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行政与专业技术干部的积极性,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素质教育持续二十余年,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民族地区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针对民族地区 大学生人文素养亟待提高的问题,提出诵读地方本土经典诗文是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民族地区 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诵读地方本土经典的意义、内容、方法与效果进行了论述,对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借鉴 意义。  相似文献   

9.
做好民族干部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民族干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民族干部教育的质量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的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民族干部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必须照顾到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关注其特殊性要求;同时还应体现我们党干部政策的一般要求.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是为少数民族干部的功能服务的,而少数民族干部承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升不同民族对国家的认可度、提高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科学化,要充分考虑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在政治素养方面予以关照;要充分考虑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状况,在文化素养方面予以照顾.正确理解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应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结构问题,处理好少数民族领导干部整体结构比例与局部结构比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些民族地区民族特征淡薄的状况,第一次提出了"亚民族地区"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对解决一些学术和现实问题有重大的意义.以重庆"亚民族地区"为例,探讨其经济发展道路与教育发展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重庆"亚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保护与民族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归结起来,"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有以下思路:加强"亚民族教育"研究、强化民族认同感、教育形式多样化、处理好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关系、职业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同步、加强"亚民族地区"特殊民族教育立法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相关的节日传说、习俗,论述了苗族"四月八"节日的起源,并与汉族"四月八"节日进行比较,说明其异同之处,指出了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应充分发挥这个节日的辐射作用,以促进苗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义学是清朝在边疆民族地区普遍设置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清代云南的义学自康熙朝起由地方官府主持创办,经过雍正、乾隆时期的快速发展,曾达到700余所,遍布云南各地,深入到山乡夷寨。清代云南的义学以边疆少数民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训以官音,教以礼仪,学为文字”为教育内容;以“识字明理”、“开化夷民”为教育目的;它所创立的“官办民助”的办学形式和经费筹措管理模式,也成为清代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典范。义学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增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七年"时期,长影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成就较高,《五朵金花》、《刘三姐》等作为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本文将这些影片的叙事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并通过对具体影片的分析,还原"十七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党的民族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建情景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风情,同时总结这一时期的影片特点,为当下此类影片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少数话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声音,而其"女性少数话语"更深刻地揭示了少数民族作为"他者"的边缘生存﹑边缘身份和多元文化的特点以及产生等主要问题.澳大利亚的四位少数民族女性代表作家及其文本是对主流话语的批判,揭示了"异化" 和"他者"边缘处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穆斯林男子通过喊三声"塔拉克"来达到离婚的目的,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无论社会舆论怎样看待,它已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借助于宗教信仰的力量演变成了维吾尔族婚姻习惯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法律针对公民的婚姻问题都有专门的、具体的法律规定,而且明确规定不得利用宗教干涉公民的婚姻自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塔拉克"这种不合法的婚姻解除方式,却是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维吾尔族婚姻习惯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无法用行政、法律手段在短时期内所能改变的。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使这些"不合法"的民间习惯法与我国的法制建设保持和谐,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的社会安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南宋人朱辅所著《溪蛮丛笑》一书,以条目体例形式记述了公元12世纪沅江流域各民族的衣饰发型、食物崇尚、居住婚丧习俗、土产方物、村社组织、等级、阶层、家庭制度、社会交往、节日生活、民众娱乐、民间宗教信仰、文物古迹等社会生活内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五溪”地区各民族的具体生存状况及生活理念,展示了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五溪”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社会地位方面的大量信息,揭示了各民族生存的特殊社会环境,为中国社会生活史这门学科向少数民族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奠定了基础,是构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史这一新学科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文化不得不置身于"传统、现代、后现代"的文化共时格局中。这样的"共时"格局一方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融合、创新的机会和途径,但另一方面也会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产生碎化的影响。因此,本文指出在"共时"格局中,少数民族文化在坚持"民族的"、"本真的"文化根基上,积极吸收"现代"、"后现代"文化的优秀成分,在动态变迁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侗语中"鼓"称之为"Gungl"、"Jungl"或"Gungc",侗族"Guh Louc"称谓中并没有"鼓"的含义.虽有的侗族"鼓楼"确实"楼内置鼓",但绝非"楼必悬鼓".侗族"鼓楼"并非"因鼓而得名".将侗族"Dangc Wagx"(堂瓦)称为"鼓楼",是在汉族语言文字引入侗族地区之后才出现的,"鼓楼"这一称谓不符...  相似文献   

20.
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瓶颈现象”的突破与推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的"瓶颈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国民族体育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的退化与消亡。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突破瓶颈的对策并提出相应的民族体育文化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