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始积累时期是殖民史上一特殊阶段。和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不同,作为时代代表的商人资本,“在封建生产的最初变革时期,即近代生产发生时期,曾发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垄断性的商人公司扮演着主要角色,享有支配性影响,这必然使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无不打上商人资本独立活动的特殊烙印,并强烈地反映出商人资本独特的利益与要求。在这一方面,英国东印度公司具有着典型意义,它有助于揭示这一阶段殖民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特征。 1813年的立法,结束了公司垄断印度贸易的历史。这标志着工业革命后发展起来的产业资本,在殖民活动中也已压倒了以公司为代表的商人资本,从而,不仅改变了英国殖民活动的性质与内容,也改变了印度在英国殖民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探讨的下限也只能定在1813年。  相似文献   

2.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就开始着手改变印度的土地关系,使之适应殖民剥削和统治的需要。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们先后在孟加拉、奥里萨、比哈尔实行了柴明达尔制,在孟买和马德拉斯管区的大部分地区实行了莱特瓦尔制,在西北印度实行了玛扎瓦尔制。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又在这三种地税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税制改革。所有这些措施,归结起来目的有三:1.凭借殖民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所有权,保证得到相对稳定的土地税收入。2.培植一个其利益与殖民统治息息相关的新地主阶级,作为殖民  相似文献   

3.
冷战期间美国印度洋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应对苏联,冷战后美国成为印度洋的主导力量,开始在印度洋地区进行军事前沿部署。近年来,随着印度洋战略地位的提高,美国提出了“印度-太平洋”概念,并强化其在印度洋的战略利益:保持主导地位、保护海上交通线安全、控制战略要冲等。美国在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的驱使下,通过军事部署和制度安排在印度洋取得霸权地位,但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印度洋霸权是“弱势”霸权。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银行业产生的时间很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金融活动中到现在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银行体系,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印度近代银行业的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过程。一、东印度公司时期的印度银行业从1497-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了到印度的新航路以后,欧洲殖民主义者就开始了残酷掠夺印度的血腥历史。1763年,英国殖民者通过七年战争驱走了法国殖民势力,最终用武  相似文献   

5.
任佳 《南亚研究》2000,(2):19-26
中印缅孟山水相连 ,同处一个大陆板块 ,是世界上国家之间相互交往最早、合作历史最长的地区之一。中国云南、印度、缅甸和孟加拉国都位于亚洲南部 ,濒临或邻近孟加拉湾。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湾 ,有 2 1 7万平方公里 ,是印度洋向太平洋过渡的第一湾。中印缅孟区位优势突出 ,印度西濒阿拉伯海 ,东临孟加拉湾 ,西临印度洋 ,扼亚、欧、非、大洋洲海上交通要冲。印度东北部历史上就是中印之间的古老通道。早在 40年代尼鲁赫就曾说过“阿萨姆储藏着巨大的能量和潜力 ,我毫不怀疑它的公路、航空和铁路通道将把中国和印度连在一起 ,并最终把东…  相似文献   

6.
18世纪,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苏禄作为南中国海东南部海域的商贸中心,成为欧洲国家商业势力和殖民扩张的竞逐目标。苏禄为发展海洋贸易和维护国家独立,周旋于欧洲商业殖民势力和中国清朝之间。为抵抗西班牙的殖民侵略,苏禄恢复已中断数百年的对中国的朝贡关系,甚至向清朝提出“输诚向化,入附版图”的请求,试图在朝贡体系下寻求清朝的保护。在被清廷明确拒绝以后,苏禄接受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签订商约的要求,与英国人缔结同盟,以提供海上航运便利和出让贸易垄断权为条件,争取军事外交上的援助与支持。苏禄的左右逢源与外交转向,既体现了朝贡体系和条约体系的碰撞,也反映出近代早期东西方国家在东南亚地区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印太"战略是印度政府为了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而在"印太"地区实施的新外交方略。印度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等视角审视"印太"地区在本国对外战略中的价值和地位。印度"印太"战略以赢得世界大国认可、实现多极化世界秩序、推进"东进"政策和确保印度洋是"印度之洋"为目标。随着美国、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对"印太"地区关注度的提升,以及"印太"地区新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欲在"印太"地区有所作为的印度必将有新的战略举措。面对"印太"地区的新战略态势,印度将采取何种应对战略值得关注。从当前态势来分析,印度洋优先战略、积极的参与战略和融合战略会成为印度的优先选择。诚然,也不否认在特殊情况下印度会采取排他性战略。  相似文献   

8.
陈卫峰 《唐都学刊》2007,23(3):81-83
英国早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遇到了困难;同时在与中国发生的贸易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承受着巨额贸易逆差。通过英国与印度;英国与中国;印度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前贸易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下,英属印度对华贸易加大,利用原棉和鸦片吸收了中国大量的资金,形成了英、印、中三角贸易,彻底解决了英国在印度和中国进行经济入侵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9.
论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了边界问题和中巴关系外,近年来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一问题之所以出现,既与冷战后印度洋地缘战略地位的凸显有关,也与印度和中国对印度洋在各自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判断有关。中国为了维护在印度洋地区合法的战略利益,采取了"非直接进入"即合作的方式进入印度洋。印度认为中国是一个竞争性的大国,因此,中国进入其视为后院的印度洋被看做是对印度的威胁。从这一认知出发,印度采取了诸多措施制衡中国在印度洋的势力发展,中国的反应则较为谨慎和温和。印度洋问题不应该成为中印关系中的"热点"。我们希望未来的印度洋是合作的印度洋,而不是冲突的印度洋,印度洋问题的妥适解决,能够有益于中印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史上,垄断是公司坚定不移地实行的首要的一项基本政策,这项政策是伴随着茶叶在公司对华贸易中日益重要而逐渐形成的。进入18世纪后,这项政策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在这种垄断政策之下,东印度公司逐渐建立了独特的贸易机制,而这种贸易机制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和巩固了公司的垄断政策。正是这项长期实行的垄断政策,直接保证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茶叶贸易的蓬勃发展,使茶叶成为“一个世纪以来在东印度公司的垄断之下和中国通商的记录”。  相似文献   

11.
英国特许公司是在重商主义政策主导下形成的带有浓厚政治性和垄断性的商业机构.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特许公司,也成为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的主要工具.以商人冒险家公司、莫斯科公司、利凡特公司和东印度公司为例,英国特许公司经历了由规约公司到合股公司的性质变化,一些公司在管理层与成员的构成上存在一定联系,与政治的联系是这些特许公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私商是英国特许公司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主要对手.  相似文献   

12.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资本积累起过重大作用的商业组织,在英国17-18世纪的对外贸易公司中,它是最著名的。从1607年起,英国几乎每年都有船只驶往印度进行贸易。1623年东印度群岛的安汶岛事件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基本上退出东印度群岛,全力经营在印度的商馆和贸易。在从那时起至1757年普拉西战役止的长达130多年的时间里,印度一直是它主要的贸易对象,它同亚州贸易总额的3/4是与印度发生往来的结果。客观地分析这场贸易的商品结构及其成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一贸易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在印度洋的利益,中国不得不进入并逐渐扩大在印度洋的活动。而这却引起了印度的猜忌和怀疑。尽管认为中国目前在印度洋的远距离投送能力尚不强,然而印度仍对中国在印度洋的意图、与印度洋岛国不断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的行为充满了担忧,认为所有这些活动都有针对印度的一面。为了防范和反制中国,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海军;加强与印度洋岛国的关系;提升与美国的关系;实施"东向"政策;不断进入西太平洋特别是南中国海。由于对中国在印度洋真正的意图和能力缺乏了解,印度这些单方面的认知和举措不仅未能解决其"安全困境",反而使中印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4.
耿兆锐 《浙江学刊》2015,(2):140-145
约翰·密尔作为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之一而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学界也是更多焦点集中在他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逻辑学、伦理学等方面的思想,但是较少研究他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之间发生的一切。其实,密尔全部工作生涯都与东印度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人生最美好的三十五年都是在东印度公司度过。本文将尝试探索这一新领域,为读者呈现密尔不为人知的一面,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他。  相似文献   

15.
1990年9月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接轨通车,标志着一条横贯我国东、中、西地带,连接中亚、西亚、东欧、西欧;沟通太平洋、大西洋,辐射印度洋、南亚的亚洲大陆运输大通道宣布落成。这条大陆桥的开通,开辟了我国向西开放的广阔道路,成为我国全方位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对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族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在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下,大陆桥的世界经济意  相似文献   

16.
四、印度行政官制度 (一)印度文官制度的由来印度行政官制度是由印度文官制度演变而来的。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近代资产阶级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的时期。1757年普拉西之战后,东印度公司实际上已开始成为印度领土上的统治者,由原来的商业性机构逐渐变成为统治这个国家的官僚机构。官员由公司董事会任命,“卖官(?)爵”成了董事们的一项主要收入。1786年以前,公司行政部门就已通过订  相似文献   

17.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随着荷兰商人和英国商人的东来,东西方之间发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第一次撞击。由于所处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政治文化环境各异,这次撞击在东方国家引起的反响是大不相同的:具备专制制度雏形的日本关上了大门,集权的天国满清王朝以武力为后盾将夷狄之邦的蕃船洋货限制在沿海的少数几个地点。与日本和中国相反,当时的印度既没有闭关锁国也不是指定地点进行对外贸易。西方主要国家的东印度公司在普拉西战役前同印度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自由贸易,成为莫卧儿时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1519—1522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历时整三年,行程约8万千米,可分为六大段,即大西洋段、麦哲伦海峡段、太平洋段、东南亚段、印度洋段和返航中的大西洋段。太平洋段是环球航行中最困难、最危险、最关键的段落,也是发现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问题最多、争议最复杂的段落。麦哲伦横渡太平洋的成功初步确定了太平洋有多大,并发现了一些无人岛和有人岛;在哥伦布已航渡美洲和达·伽马已航渡印度以及印度与东南亚素有交往的情况下,接上了全球航海网络中最关键、最大的一个环节。在横渡太平洋的过程中麦哲伦船队中病死、饿死了20来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们在关岛的反应过度和残暴行为却为其横渡太平洋的航行蒙羞,成为最大的污点。而他们记载的太平洋岛民生活情况则成为今天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英国在印度推行西方教育的初衷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梅 《南亚研究》2000,(1):91-96
莫卧儿帝国时期 ,印度谈不上有任何由政府组织和支持的教育制度。由于宗教目的和范围的狭窄 ,受教育阶层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在英国殖民统治的将近二百年中 ,英国所推行的西方教育 ,使印度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受教育的中产阶级专业人员队伍中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社会力量 ,从而对印度的社会变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 75 7年 ,当东印度公司开始它在印度的政治生涯之际 ,无意中把一个西方化的教育制度强加于印度 ,既然东印度公司最初的动机只是为了贸易 ,就不希望以任何方式干预社会和宗教机构 ,而只是需要精通梵文、波斯文、阿拉伯文的…  相似文献   

20.
十六世纪初期,葡萄牙,这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西部海岸,面积仅有九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家,在不断进行的海外殖民扩张中已经发展成在东方占有优势地位的海上强国。在瓦斯科·达·伽马率领下的葡萄牙船队于1498年绕过好望角来到印度洋以后,垄断印度洋海上贸易的阿拉伯人就遇上了更加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葡萄牙人在印度和其他东方国家沿海地带建立的租界地和殖民地越来越多,阿拉伯商人们的海上贸易活动受到很大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