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面向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围绕培养定位、教学要求、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四个方面构建校企协同、工学交替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课堂教学、专业实践、师资队伍等方面渗透协同培养理念,探索四维联动产学研合作培养途径,构建专业硕士质量监控与提升体系,使人才培养满足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提高专业硕士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中国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向专业实践能力转移。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其在继承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知识体系性强、理论基础扎实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专业技能培养不系统、教师的实践能力缺乏、企业对培养过程参与度低等问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从课内教学、课外锻炼、实验实训、校企合作实践四个方面全过程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智慧时代的到来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应该及时地改革与调整。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应用型财务人才培养的角度总结了产教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目标,并从校企合作制度、实训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智慧财务资源共享平台以及质量监控体系与教学效果评价等角度详细剖析了产教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内容,以期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4.
如何构建适应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学科产业之关联来自于学科的本体价值与本质属性。学科与产业的对接,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前提。校地对接、校企融合是学科产业对接的基本实现途径。开发完成基于企业生产技术创新需求的科研项目是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核心与关键。服务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制度保障,必须同时关注有关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和有关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培养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众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一核心两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一基础、两平台、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建立“管理-制度-监督-评价”的实践教育基地运行机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的需求,重庆理工大学作为重庆市唯一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两年来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建立、"导师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多层次实践教学、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招生和复试选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重点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能力结构与产业需求相融合、技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相融合、校内培养与行业/企业实践相融合,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校企协同”背景下,依据国家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 要求,结合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应从目标设置、建设原则、内容模块、层次安排四个方面构建五年制卓越 幼儿园教师实践教学体系,并从教学条件、实践师资、效果评价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职业化的人才培养是高等服装专业教学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本史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对这一课题做了改革与实践的分析,探讨了如何营造培养服装设计师的职业化学习、实践、工作环境和教学体系,提出了建立“职业情景”教学法和用“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检测服装设计师职业化培养模式,为专业发展和专业建设提供思路和指导纲要。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层次,硕士研究生作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普遍不高,这其中不排除研究生自身天赋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但主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招生制度、学科设置、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国内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习惯采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研究,以建立较完整的实践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利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为专业学位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三所农林高校进行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只能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需要,还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与本科课程重复现象普遍存在;课程选择余地不大,不能满研究生多种学习需求;研究方法类与数理统计分析类课程设置不全、文化素质类课程普遍欠缺;学科前沿内容、跨学科内容在专业课中的比重偏低;课程在形成研究兴趣、结合实际应用、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与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距。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北航获得的10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为研究背景,从学科建设、指导教师、论文选题、博士研究生素质、学术氛围等诸多方面较为深入地剖析博士成才的条件,对提高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和博士生整体培养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国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总结文本分析,提炼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机制改革(如招生方式调整、校企共建合作)等方面经验与特色,发现试点高校综合改革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师资水平提高、课程设置体现需求导向、案例教学和国际化办学为共识、部分高校项目及案例研究品牌获国际认可等。还就中国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提出加大招生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高层次人才、如何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为谁培养高层次人才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研究生课题思政是在研究生教育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研究生参与课题的各个环节中,在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同心聚力开展课题研究中实现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使研究生进一步树立“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严谨治学、潜心研究、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文章就研究生课题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内容包括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中的课题思政理论探索、模式构建以及在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实践。文章旨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各研究生培养环节的协调与配合,拓展培养研究生课题完成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建立科技创新团队是提升企业和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中国石油和石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现状,总结目前校、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团队这一形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的自身特点,阐述了中国石油与高校共建科技创新团队的必要性,提出了从搭建平台、培养领军人物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具有其基本思路、具体举措和建设成效。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形势和需求导向,提出要将研究生培养与特色学科建设进行良性互动的机制,初步形成了适应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特色学科建设的创新体系,对项目试点工作的开展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目前该地区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少 ,分布不均匀 ,发展不平衡 ,教育质量不高 ,导师队伍较弱 ,经费投入不足等现状 ;为此应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和发展的超前性、区域协调性 ,完善教育法规、依法治教 ,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发展方针 ;应把调整学科结构、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 ,建设现代化研究生培养基地和重点学科 ,提高师资水平作为发展目标 ,可采取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高校办学自主权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教育投入 ,培养基地和导师队伍建设 ,东西部高校合作等方面采取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浮躁”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躁心理是社会转型时期一种常见的社会病态心理,在研究生群体中也有一定表现,如见异思迁、急功近利、焦躁不安、悲观失落等。研究生浮躁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生“浮躁”心理的克服和调适需要通过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相似文献   

19.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是学校师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思政教师存在着学术理论钻研不够刻苦、教学能力待提升、立德树人情怀不够深厚等问题.要有效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师的胜任力中,需要培养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工匠情怀,提升思政课教师专注和创新的工匠品质,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