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是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三大任务,而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监督与调控是其核心。为此,必须迅速地制定和颁布中央银行法,就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中央银行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职责权限,中央银行与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关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在世界有其独特而鲜明的特点,本文从中央银行的体制、法律地位、货币发行三方面,将美中两国中央银行法律制度中的规定作了比较分析,为我国今后修订和完善现行的中央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具体的制度实践中,中央银行很少受到法律规制,因而导致货币权力的滥用并引发通货膨胀。应从宪法学角度研究中央银行权力的规制问题,以确保中央银行的存在有宪法上的依据,使中央银行各项权力的行使符合法治理念的根本要求。中央银行立宪主义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将宪法学上有关权利保障、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以及国家权力的配置与规范等基本理论,应用于中央银行的组织和运行过程,其研究对象是中央银行的宪政定位及其货币发行权。中央银行是作为国家公权力主体而存在的,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调整中央银行行为的法律,不应是建立在意思自治基础上的私法,而应当是宪法、宪法性法律及部门公法,并由此奠定中央银行立宪的规范基础。但是,一些实行联邦储备制度的国家,及实行私有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甚至如英国等在名义上实现了中央银行国有化的国家,中央银行往往游离于宪政体制之外,几乎不受任何宪法性约束,这是货币宪法理论和中央银行立宪主义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此外,中央银行立宪主义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即实证材料的真伪难辨,故在研究过程中应对各种史料和数据进行严格的甄别与筛选。  相似文献   

4.
中央银行制度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上层建筑,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完成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确立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适用。在分析了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一些制度上和操作上的问题,并通过对各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功能的分析,阐述了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适用。提出了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适用必须以提高中央银行法律地位为前提,并对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取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南京政府统治确立后,即开始与西方先进国家金融体制接轨,但在抗战前未能完成这一转型。抗战期间,为使国家银行“统一意志,集中力量”,国民政府遂成立改组了四联总处,代行中央银行职能,扶植中央银行逐步成为“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确立了近代中央银行体制。金融体制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对于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央银行制度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上层建筑,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须完成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确立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适用。在分析了我国国 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一些制度上和操作上的问题,并通过对各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功能的分析,阐述了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适用。提出了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适用必须以提高中央银行法律地位为前提,并对我国中央银行地位的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法制化 ,不仅是中央银行职能的本质体现 ,也是确保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中央银行实施监管的客观法律环境分析 ,必须加强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健全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以应对金融业国际化发展的复杂局面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8.
经理国库并与国家财政部门相配合以管理政府帐户、集中税收资金和给付支出,是现代中央银行的三大特定职能之一。从制度层面来看,近代中国在北洋政府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制度构建,但与西方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出现及制度的形成相比较,近代中国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银行业的制度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断层。至南京政府时期,在垄断性的全国金融结构中,中央银行体制经历了由复合制到单一制的发展过程,中央银行集中行使的三大职能最终得以完成,但金融服务于财政的弊端却限制了中央银行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业日益向国际化、一体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如何引入巴塞尔协议,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使我国金融业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已成为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国际金融业的影响《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在瑞士的巴塞尔所达成的若干重要协议的简称,为加强对国际金融业务的必要的国际监督,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有效的国际金融法律秩序,国际清算银行所属监督管理委员于1975年发表了“神圣公约”和“新神圣公约”,对银行的监督提…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我国银行监管必将面对外资银行、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带来的许多问题。中央银行需要通过完善监管法律、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监管合作等来解决这些问题,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职能的冲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货币的产生是货币形式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它动摇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货币创造体系,也对该体系下中央银行的传统职能造成了冲击。第一,电子货币的流通使用加剧了货币的竞争性发行,将进一步削弱中央银行的发行职能;第二,电子货币的出现将对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提出新的要求,并促使其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第三,电子货币将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更多地选择以利率为主。  相似文献   

12.
银监会的成立使得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中分离出去,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满足金 融监管的专业化要求,顺应混业监管的形势。但银监会面临着如何与中央银行协调、如何具体对 银行业实施监管等问题,任重道远。银监会监管模式的有效运行关键在于创新,要提高监管的效 率,关键在于监管理念与监管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比较法的方法,对中外银行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着重就银行组织体制、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商业银行信贷关系等方面,探讨如何深化改革,外为中用,促进中国的银行办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银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中央银行所面临的客观金融环境、经济形势、调控手段都与以往相比变化较大。银监局从人民银行分离,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后,我国中央银行职能发生深刻转变,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都必须进一步创新思维、开拓新视野。因此,要完善“窗口指导”工作制度,提高指导效果,建立央行调研分析与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窗口指导”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是我国社会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它破坏国家经济生活的良性发展秩序,威胁着人民生活的安定。本文认为,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银行行为失当却是直接相关因素,而银行行为失当又与银行法律制度和商业银行法律制度存在必然联系。恰当规范和约束银行经济行为,能够有效地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金融市场流动性予以调控,是中央银行的法定职责。单一货币政策体系下,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场业务是我国中央银行流动性工具箱的三大工具;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双支柱体系下,则需要在原有流动性工具箱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由此,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登上历史舞台。梳理我国中央银行流动性工具箱的创新演进过程,发现流动性调控中存在中国人民银行法律地位不够明确、流动性工具取舍中的法律依据不足、中央银行流动性调控中自由裁量权的边界不清等法律问题,这些均是未来修订、制定法律应予以重视的。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中央银行对流动性的调控才能在法律界限内进行,市场的透明度与公平才能强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个金融多重的时代,面对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要国家都正在对自己的金融监管制度做出调整。我国的中央银行是金融监管的核心机构,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监管模式,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权被其他机构分割,中央银行同其他监管机构也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监管过程中出现低效率、多重监管等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中央银行统一管理的金融监管模式,并建立中央银行与其他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及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危机处理措施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客观存在,但我国处理银行危机的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如处理措施单一、制度设计过于简略、对个人的存款利益保护不充分等.国外许多国家银行危机处理措施除了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外,尚有最后贷款人手段和存款保险制度两种保障措施.我国完善银行危机处理的措施在于完善接管重组制度,构筑必要的应急措施,收购兼并制度、破产制度,谨慎实施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手段,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崔文  李天国 《延边大学学报》2024,(1):29-36+142-143
朝鲜的币制改革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系统了解和把握其历次改革的动因与进程以及实施结果十分重要。1946年,朝鲜设立国立中央银行构建了独立发行主权货币的自主银行体系,并且相继进行了五次币制改革,即1947年、1959年、1979年、1992年、2009年的币制改革,带来了商品价格、价格标准以及社会货币流通量等的较大变化。不过,每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及政策效果是不同的,有时夯实了货币制度基础,提高了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但有时也引起了货币体系紊乱和过大价格波动,影响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朝鲜也正在不断总结经验,研究符合国内经济运行的新的货币制度及中央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银行结算制度分析与建议张纯威,石巧荣一存在的问题银行结算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间资金流转的“运输线”,对资金周转状况和使用效益、企业及银行的业务经营、以至整个经济运行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