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照目前生态危机问题,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读此诗:首先对生态批评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古舟子咏》文本进行分析,以探讨诗歌中所蕴涵的生态危机意识以及作者所希望的人与自然互相尊重的关系,并为解决当今社会中存在着的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海浪》以其独特的文本结构,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呈现出重要的生态思想: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生态思想对我们思考生态问题,对我们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我们解决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鲸》是19世纪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这一作品,揭示出作者超前的现代生态观,警示人类只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敬畏一切生命,谋求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避免共同灭亡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生态意蕴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西游记》是一部生态意蕴十分丰厚的文学文本。它既描述了生态理想,也展示了生态灾难,同时更追溯了生态问题的根源,指出了生态救赎的道路。《西游记》中包涵的这些生态情怀,对于我们今天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乃至于进行生态文艺创作,都具有十分宝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小城畸人>体现出的生态思想.本文认为小说通过描绘温士堡镇居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探究,展示了现代人在工业文明的入侵下精神匮乏,行为怪异以及欲望的膨胀,而主人公乔治·威拉德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表明作者追求自然与人和谐一致的美好愿望,从而完成了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明代"心学"的兴盛,对当时的小说无论在创作还是批评上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明代关于《西游记》的批评主要有:世德堂本中陈元之的《序》和其中的夹批,李评本,谢肇淛等人的评点和评论,在这些批评中均渗透着当时的"心学"思想。故本文拟就对明代受到"心学"影响的《西游记》批评做系统的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作客观的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7.
诞生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格林童话》作为世界文化经典之一,已经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但从生态批评角度对这部经典进行解读的尝试尚不多见。尤其是在德语文学领域,就国内外而言,生态批评都可以称得上是研究《格林童话》的新视角。通过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旨在激发当今社会的人们重新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伍尔夫以诗化的笔致,融生态主义思想于《海浪》创作中。她另辟蹊径,自抒机杼,注重生态智慧的异质性、多元性以及互补性,抵拒消除差异的齐一化和均质化,呈示了生态整体主义及生态美学等诸多生态思索。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人类不健康的环境意识与观念,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从生态批评语言学的视角,运用生态批评语言学分析扣例证的方法,对语篇语言中与当代生态世界观相悖的、反映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破碎性思想的非生态语言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建构生态语篇进行了探讨,指出建构生态语篇应该在语篇中尽量避免运用含有非生态因素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地使用生态的、绿色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语法结构,表达去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思想以及生态中心主义思想。提出生态语篇有助于引领人们形成生态中心主义平等观,促使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行动,并促进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平等相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虽然诗人对自然形象的选取和艺术表达方式各异,但他们的作品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歌颂自然,敬仰生命,自然的意识深深扎根于他们的诗篇,也深刻地渗入了他们的诗歌创作理念。他们提倡人类回归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挖掘诗歌中的生态思想,以再次唤醒现代人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行程十万八千里,苦度十四寒暑,踏遍名山大川,是一场名轰轰烈烈的文化壮游。其对许多自然风光的描绘不仅展现着清新自然的浪漫文风,而且寓寄着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和认识,一种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自然审美观念。运用哲学和审美学科的视角透视这一自然审美观的深刻意蕴,构成一种新的《西游记》文本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身体是欲望、工具、智慧的综合体.身体美学是对身体感性存在、超越性可能的发现和肯定.身体是个体存在的"小宇宙"与社会存在"大宇宙"的统一.身体美学作为美学的基本问题,它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的焦点,同时也应该成为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的关注点,因为从身体美学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生态批评的理论根基及其启示意义.身体美学的生态批评内涵体现为:将身体作为思考人的逻辑起点可以发现人的在世存在的多重属性;肉身与精神的和谐可以外化为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生态学原则;身体的感性愉悦和自由解放是我们思考天人生态关系的起点与归宿.其意义体现为矫正身体伦理、弥合物我分裂、创造身心和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唐僧师徒西行朝圣与民间世俗宗教朝圣的动因一脉相承,他们的朝圣历程更集中体现了民间世俗宗教的多元化信仰,实用主义意识与行为,特有的"义利观"与实践原则,独特的实践形态以及世俗化了的神灵观念等诸种典型特征.唐僧师徒西行的圆满结局也堪称是民间世俗宗教朝圣的圆满结局.因此,<西游记>是一部体现民间世俗宗教西行朝圣的小说,每一个读完<西游记>且进入故事的人,都会随着唐僧师徒走完属于自己的西行朝圣之旅.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中的“生态想象”,一方面,有着现实性、丰富性、层次性、整体性、超越性等鲜明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态世界的向往,体现了一定意义上的生态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它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性、审美性和哲理性等多重特质,饱含着浓郁的文化意蕴。解读《西游记》中的“生态想象”,对当今社会生态文化的中国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西方的文学研究中,性别和传统都是必不可少的主题和关键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尽管是一部美仑美奂的神魔小说,却能直接折射出人间百态,充分反映吴承恩的人生经验和社会感触。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别有深意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尤其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所彰显的鲜明的反传统意蕴和审美意义,代表了时代进步,对女性反传统、求解放的历程产生了相当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西游记>是一部深刻反省人类文明发展与衰退规律的小说.它以佛教徒西游求取"真解"为线,对迫害、打击佛教的儒家主流文化进行了嘲笑和批判,并指出出现这种文化迫害的社会根源,在干佛教传承发展过程中,信徒自身出现的贪腐现象和对佛教真实理念的根本背离;而一切文化陷入困境之源,则大多关乎人类内心深处的"贪嗔痴".  相似文献   

18.
工业文明的理性基础是被排除了价值特征的技术理性,而技术应用所引起的社会问题要求对技术理性进行重新审视。基于生态文明这一价值视角,解构传统科学哲学中关于技术理性的错误观念,通过对技术问题的经验描述来分析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层影响,分析技术进化与技术异化的双重社会效应,通过现象学解构的方式指向现代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身及其工具理性的认识论根源,在总体上重塑包含内在目的性的技术理性观,探索将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融入技术理性以实现技术合理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西游记>众多续作中,董说创作的<西游补>和周星驰主演的电视剧<大话西游>有着解构经典的独特意义.<西游补>和<大话西游>从情节安排、主题表达、语言使用等方面解构着<西游记>,<大话西游>的解构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西游补>的解构则有历史与宗教的双重背景.<西游记>自身存在的解构性以及续作对原作继承和解构的二律背反规律,决定了<西游补>、<大话西游>选取<西游记>作为其解构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