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生姓王氏名夫之字而农号姜齐先世本掦州高邮人。明永乐初有官衡州卫者遂为衡州衡阳人家世以军功显。父字武夷。始以文学知名。中天启副榜先生卽其季子也明即亡隐于湘西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先生少负隽才。读书十行俱下一字不遗。年二十四与兄介之同举崇祯壬午乡试以道梗不赴曾试明年张献忠陷衡州设伪官招降士绅。其不屈者缚而投诸湘江。先生走匿南岳双髻(?)下贼执其父以为质。先生引刀自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徧体创也。免之父子俱得  相似文献   

2.
昔太史公采辑群书为孔子世家比事属词穷原竟委。俾后之学者。读孔子书。复读世家。稽其年齿。考其行事。晓然于孔子之本末。而备悉其为人。虽以阅世过多。搜采旧闻间容失审。然七十三年中。阙疑存信。于孔子之德行道蓺出处进退。未尝不多所发明也。世家之辑。曷可少哉。吾宗船山公以前明崇祯壬午举于乡。值寇乱日亟。道梗不得赴会试。张献忠(?)衡州。公匿南岳莲花峯下。寇获公父武夷公质。招公为伪吏。公自残支体傅毒药。舁往易父。既皆获免。复匿南岳山后黑沙潭。意倘钩索  相似文献   

3.
刻漧涛园诗集述病枕憶得敍云昔在癸末春漧涛园初刻亡友熊渭公为之序乱后失其锓本赖以自免笑悔盖南昌归后所刻也三月张献忠陷黄州五月陷武昌八月陷岳州长沙十月衡州溃陷桂端王率安仁王永明王走永州贼得武夷公索公及石崖公公剺面伤腕舁示贼因与武夷公俱得脱衡州陷贼钩索绅士補伪吏有不顺者投之湘水公与石崖公以父母衰不能越疆望门无依舅氏谭公玉卿引公及石崖公草屦莽枝度函口迳岳奔命匍  相似文献   

4.
先生姓王氏。讳夫之字而农。号薑齐。湖南衡阳人。父朝聘副贡生。以文学知名。先生少负异才。读书十行俱下。年逾冠与兄介之同举崇祯壬午乡试。以道梗未与计偕。明年张献忠陷衡州。士类多污伪命。其不屈者投之湘江。先生走匿南岳双髻峰下。贼执其父以为质。先生自引刄。刺其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重创也。免之、父子俱得脱十七年北京陷。先生涕泣不食者数日。明年、王师下金陵。唐桂二王、相继称号。督师何公腾蛟屯长沙。堵公允锡驻常德。两公颇不相能。先生忧之。上书监军章公矿。  相似文献   

5.
今日初诣讲社与诸君共研究船山先生学术是诚千载一时盛会何者船山先生为千载一时之人今日存此讲社使吾辈瞻其道貌溯其行迹诵其遗书奋乎百世之上兴乎百世之下岂非一时盛事吾辈即瞻仰先生抑知先生之世为何如世乎知先生之世为何如世然後知先生之人为何如人孟子曰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先生当明末清初时内乱外侵中国岌岌乎不可为国矣先生奉武夷先生之训思出而挽救其乱力扶明社无奈天命已去朝则奸(冂巳)持柄於上野则乱匪啸聚  相似文献   

6.
秋八月吳逆死大兵進窺衡州四女夭葬敗葉盧左海側 梅陰塚詩序船山老人幼女七歲許字友人唐君之子者以戊午八月夭敗葉廬左有梅一株老人所翫息廬(土已)梅存因(?)其側老人女蚤曉字動有閑則嘗自言使我且死必不亂垂亡果然老人哀之甚且恐此土為樵犂所侵詩以誌之唐君卽須竹先生子名常適字無適薑齋文集補遺有唐子無適墓誌  相似文献   

7.
明万历四十七年已未公一岁九月初一日子时生于衡州府城南回雁峯王衙坪时武夷公年五十谭太孺人年四十有三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公二岁八月光宗即位诏以明年为泰昌元年九月熹宗即位诏以是年七月以前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十二月初一日大凌武夷公五十齿满杯盂凝冱七十自定稿庚申腊月一日寒雪有作注是为先征君弧辰闻之先慈云泰昌  相似文献   

8.
子敔述亡考曾刻本作先子船山大人。曾刻本作府君讳夫之。字而农。别曾刻本无别字号姜斋。中岁称一瓠道人。更名壶。晚岁仍用旧名。居于湘西蒸左之右船山。自为之记。蒸湘人士莫传其学。间有就而问字者。称为船山先生。所评選。有汉魏六朝诗一帙。四唐诗一帙。古文一帙。绪论一帙。皆(?)时尚辨伪体。名曰夕堂永日。人士之赠答者。又称夕堂先生焉。王  相似文献   

9.
<正> 公讳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其笔名很多,有卖姜翁.壶、一弧道人、弧道人、双髻外史,祷杌外史等.晚年居衡阳西乡(今衡阳县曲兰公社竹花大队、湘西大队)石船山下,自称船山老人,或船山老农、船山遗老、船山病叟,后  相似文献   

10.
昔湘乡曾公校刊船山遗书。为士林所嘉赖。予尝读之。叹先生之渊博。虽古作者不多见也。民元以还。版本多废。民十七、予清乡至衡阳。出赀饬船山学校补刊。复其旧。嗣于湘南发见先生遗稿。倍于既刊。本予又欲增刊以扬先生之光辉。军事倥(?)未遑也。适太平洋书店。以重印船山遗书。发起海上。虑事繁费重。不敢举行。乃由湖南省政府佽金二万元。计预约七百部。今则出书有期。版本小于既刊本。增稿则倍  相似文献   

11.
伍先生定相伍定相。字学父。一字玉铉。衡阳人。万历时贡生。十三岁。即通诸经性理通鉴诸书。稍长。益纵览群籍。褐衣敝屣。授徒以养母。动静语默。必与横渠延平两先生相吻合。邹泗山先生称之曰。居敬穷理。实践虚求。伍子一人而己。为学综天文地纪人官物曲兵农水利之书。以淹贯为主。船山之学所由本也。早岁喜吟咏谓诗文古今未有合一者。合诗于文。则文不宣理。合文于诗则诗不达情。因选汉魏来十一代诗文。各成  相似文献   

12.
<正> 藿园先生以凛秋之旦,终于正寝。惊凶问之遄临,悼余生之寡侣,衰草独摇,江鸿绝寄,颓龄自恤,方切含悲,公孙命圭,抱叔氏邠之命于毁瘠,百里履霜,请贞之志,曰:“先子易箦之命曰:‘匪船山弗志也’。”以先生交游半天下,岂无华衮,而周爰四瞩,托之穹幽,故虽支床余息,不能以固陋辞。先生姓周氏,讳士仪,字令公。藿园,学者之称也。先世自星渚迁酃邑,复自酃迁衡郡之东岸。曾祖后山公道,祖考二水公希尧。考学博锡我公祉。墨香续发于芸窗,彩戏嗣欢于兰砌,志先贤者,再书特书,为湘皋最夙矣。学博公继配孙太宜人,而先生  相似文献   

13.
先生姓王氏。讳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明之遗臣也。少举乡试。时流贼寇衡阳。执质其父。欲招之。先生刺肢体舁往易父。卒脱于难。孝声动四隣。甲申之变。先生以累世朝臣故。痛宗社覆亡涕泣不食者数日。作悲愤诗。已从严起恒瞿式耜走广西图恢复。而悍帅弄权。内竖倾陷。瞿殉节于桂林。严遇害于南宁。大势既去。缅甸闻变。明祚终绝。先生遂决意林泉。杜门著述。孤忠已矣。传学将来。是其志矣。筑室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先生于学无所不通。大抵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旁及屈宋辞章。进窥老荘玄学。于诸经有稗疏。乙部有读通鉴论宋论。诸子楚辞均有注  相似文献   

14.
陈白沙(1428—1500年)与王船山(1619-1692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思想家和著名学者。两先生相区一个多世纪,学术思想亦不甚相近,然船山对白沙甚心仪之,《姜斋诗集》、《姜斋文集》中现存与白沙有关的诗文28篇,此外《姜斋诗话》、《明诗选评》等对白沙诗亦有评论。从它们可以看出,船山对白沙学术与文学不仅相当关注与重视,而且评价也是较高的。此中原因有二:一是部山先祖与白沙挚友任(号本斋,又号定山)、父辈与白沙传人有过密切的关系。据船山《显考武夷君行状》记载,在谪官湖南时,船山四世祖王震(号东斋)曾“与…  相似文献   

15.
<正>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冠三先生陆续发表了有关王船山的专论五篇:《王船山的历史学说》,《原王船山之“理”》、《王船山的宇宙观》、《王船山的致知论》和《船山学术思想生命年谱》,共约二十三万字.下面,我们先分别介绍各篇主旨,特别是许先生关于船山思想的独到见解,然后从总体上比较作者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与大陆研究者的异同。以交流学术,启迪新思.《原王船山之“理”》一文,以八章近五万字的篇幅,专门剖析船山的“理”范畴的历史演变和逻辑层次。作者认为,船山哲学的中心范畴不是“天”,不是“道”,不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撰书其父《武夷府君行状》和母《谭太孺人行状》为楷书墨迹,合装为一册,经折装,计五十二页、全文述德详尽,具见家世渊源,其笔画端严,为希世墨宝。两稿均为半页七行,行十四字,字大四分,生白宣纸书写,笔意绝美,书法秀丽,为王夫之楷书之上品。文章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3)癸亥岁船山六十五岁时撰写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己巳岁七十一岁时手书。手稿的标题与正文相平,文后有自跋。《武夷府君行状》题下钅今有“观我生”朱文篆体长方印;跋后钅今有“武夷先生牧竖”白文篆体方印,此当是取太史公牛马之意,还钅…  相似文献   

17.
此是笔者读船山公遗书有感之作。船山公自题门联:“他生杜宇唤春归”;自题画象:“梦未圆时莫浪猜”。笔者有感于今日中国之社会主义社会蒸蒸日上,深知船山公当年所唤之春已归,而其所期之梦亦圆矣。  相似文献   

18.
黄书一卷。为船山先生经济之所蕴。黄书者如黄石公之素书。黄书之首有原极。素书之首有原始皆原本尚书洪范之义。一五行。二五事。五事由五行而推施。所以尽人以合天也其言曰「观初始于天地金以(?)之。木以干之。土以敦之。火炮风挠水(?)。以烝化之。彼滋此孕以繁之。泮渙抟翕以离合之故盛德行于无疆而不知其届」此天地之大化也至于「清其族。绝其畛。建其位。各归其屏。函舆之功。虑防至切。  相似文献   

19.
孝子。名邦洪。字福生。性情良善。虽不学。喜亲贤。承先人余业。业米坊。强好义。家道以穷。事母甚孝。母曾病笃。割臂肉入药中。母服之即愈。至今创痕。洼然尚在。古之愚孝。不是过耳。船山学社。经费极微。百举在内。上下食者。指不十人。故庖丁往往不终月而去。遂雇孝子。两年来。庶无更易厨役之烦。要抑孝子能克己之所致。去秋。孝子于船山先生诞辰之前一日。忽病死于社中。时年五十三岁。有二子。均无  相似文献   

20.
追随萧捷父先生问学30年,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略有所窥。值此纪念《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的理解。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友和同仁们赐教。第一,萧先生治船山之学,首重文本诠释,以此为治船山学之第一要紧事。或曰:此乃海内外船山学界之共识,不足奇。予曰:唯唯,否否。世间固未有不通文义而能治船山之学者,亦未有不精研《船山全书》而能全面准确理解船山者:然而,先生所云之文本诠释,自有其尤重史识和逻辑之特色。其中之重之尤重者,乃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区分船山“对旧说之沿袭”与“别开生面之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