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理论中,可谓学派林立,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学派,即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法律社会学派(又称社会法学派)。其中以法律社会学对西方各国的立法思想和法律制度影响最大。它本身流派纵横,成为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鼎足之一。西方法律社会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学的发展,不同的社会学流派也相应形成不同的派别。主要有:以社会学鼻祖孔德为代表的社会实证主义;以赫伯特·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生物学;以塔尔德和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以狄骥为代表的社会连带主义和以庞德为代表的社会实用主义等。这些派别的创始人都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  相似文献   

2.
教育社会学是介于教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它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基本关系,探讨如何促进个人健全发展和社会迅速进步的规律。教育社会学创始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但其学科胚胎阶段却是在法国孕育的。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教育有一项个性解放的任务的观点。尔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提出了包括个人与社会的关  相似文献   

3.
西方当代文艺社会学研究日趋细密,流派和名家层出不穷。法国波尔多文学社会学流派就是其中值得重视的一家。该流派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文艺社会学研究、至今不辍其代表人物罗贝尔·埃斯卡皮在西方学术界亦享有一定声誉。本文拟介绍这一流派的产生和其研究课题、方法,以期开拓国内学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如果让国内社会学界学人举出两位他们认为本世纪最重要的法国社会学家,除本世纪初的古典大师涂尔干之外,另一位当是近5年来在汉语学术界声誉日隆的布迪厄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讲法国社会学人们言必称涂尔干,如今似乎则是言必称布迪厄。对对世纪法国社会学的这种了解当然是不完整的和简单化的,但涂尔干和布迪厄代表着法国杜会学的两座无人企及的高峰,这确是没有疑义的。布迪厄1930年出身于法国偏远的外省,布迪厄称这使他与法国社会的核心制度,乃至知识界的体制处于一种外在性的关系中。“当人们不断使你意识到自己的异他性时,你的…  相似文献   

5.
对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起自上个世纪下半叶欧洲“印度学”的兴起。一百多年来,种姓研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种姓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法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杜蒙(Luis Dumout)把种姓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自上个世纪中叶到1900年为第一时期,即以解释态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1900年到1945年为第二时期,此时期内,解释态度虽然仍继续存在,但许多学者己开始从解释转向描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为第三个时期,这是以人类学的实际调查为主的精细研究(intensive studies)时期。这种划分方法未必妥当,但战前与战后的研究无论在方法论抑或内容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则是事实。本文根据所能看到的材料,从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试对这一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社会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龙  风笑天 《社会》2001,(2):20-23
中国社会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其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以及理论架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乃至研究主题都受到西方社会学的深刻影响 ,因此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理论一直是社会学界的一个基本目标 ,也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主题。30—40年代社会学界对中国化问题的讨论 ,逐渐形成了两种有深远影响的观点 ,一派以孙本文先生为代表 ,强调以中国的材料和事实对社会学基本理论进行重建;另一派以吴文藻、费孝通先生为代表 ,要求通过社区研究 ,增进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这一时期兴起的关于社会学中国化的讨论 ,随着50年代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中…  相似文献   

7.
顾杭 《浙江学刊》2004,(3):124-127
第三共和国伊始,法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巩固共和制度与重振民族自豪感是首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以拉维斯为代表的历史学家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本文即以拉维斯的教育活动和历史教科书为研究对象,考察史学与史学教育在愈合战争创伤、复兴民族自豪感和宣扬爱国主义中的重要功用.  相似文献   

8.
王宁 《社会》2022,(6):46-56
<正>一、社会学的中国化:从1.0版到2.0版中国社会学家从民国时期起就呼吁社会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吴文藻、潘光旦、孙本文、费孝通等一批社会学家还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社会学本土化建设。以吴文藻和费孝通为代表的社区研究学派的本土化研究成果还得到马林诺夫斯基的赞誉。1中国社会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呼吁社会学的本土化,是基于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教育面临缺乏本土教材、本土案例和资料以及基于本土田野调查的本土化理论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白友涛 《社会》2003,15(3):24-27
何谓芝加哥学派 在社会学160多年的历史上,真正拥有特定的研究程序、基本相似的观点和某种制 度性支持的学派少而又少,刘易斯·科塞和J.萨基都认为获得世界公认的社会学学派只有两个:一个是以迪尔凯姆(Durkheim)为中心形成的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或称作迪尔凯姆学派);一个是由斯莫尔(Albion Small)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学科建构亟需厘清的基本问题有三个: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需要完成学科合法性的论证;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基本功能;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质。厘清这些基础性问题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构以及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比较社会学     
比较社会学是将两个以上的社会资料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即通过探讨其相似性和差异性,阐明人类社会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求使其产生变化的条件(因素),从而在理论上得出一般性的科学结论。自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Dwrkheim)提倡在社会学研究中使用比较法以来,比较社会学虽然在法国和英国社会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中间得到了应用,如英国的弗雷泽(J·G·Frazer)与拉得克利夫一布朗(Radclffe—Brown)甚至把社会人类学规定为比较社会学就渐渐地销声匿迹,不再为人所闻。原因在于:一方面,成为这种见解的基础的进化论已经走向没落,另一方面,在具体研究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领域内的各民族  相似文献   

12.
法国中小企业领导的三种行为逻辑[法]D.米歇尔毕业于法国高等商业学校,一直在法国名牌大学执教的M.鲍尔.是一位长期以来专门从事企业及其领导研究的社会学家。他喜欢开发前人从未涉足过的新领域,探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填补社会学在企业研究方面的许...  相似文献   

13.
北美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一些教育学家将教育社会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在研究中注重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以教育作为研究的焦点;社会学家则把教育社会学看成社会学研究的分支,在研究中主要着眼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定义,F. J.布朗曾在其《教育社会学》(纽约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1947)中引用D. W.多德森的话说,“教育社会学的兴趣在于研究整个文化环境的影响……教育社会学对学校感兴趣,但认为学校只是整个社会的一小部分。教育社会学特别感兴趣的是找出操纵教育过程的方法(社会控制),以便更好地发展个性。”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14.
王腾 《社科纵横》2012,(1):76-78
经济社会学理性主义传统的扩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经济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入侵",二是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三是现代博弈理论的发展。鉴于这种传统解释力的不足,经济社会学分别以社会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感性认识以及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景萍 《社会》2007,27(5):26-26
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形成时期虽然理性主义占统治地位,但与此同时情感的研究颇有步步为营之势,非理性主义思潮也偶露峥嵘。在情感社会学发展时期,社会危机论、情欲革命论、批判理论、冲突论成为情感研究的主流导向和强势声音;成熟阶段的情感社会学研究朝着学科化和现实化两个方向发展。情感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五大特征(或五大态势)。  相似文献   

16.
唐纳德·布莱克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法学的内容,而且还发展了关于维持治安、犯罪和诉讼程序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力图仿效马克思主义和批判法学的研究方法。布莱克的《法律行为》一书体现出现代法社会学的三个重要特征。首先,布莱克的著作代表了价值和效果倾向的法社会学研究的传统方式。这种研究方法是对传统法学和法律体系方法的法理学观点的研究。第二,布莱克在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各国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年代范围的不同意见。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F. 米涅和梯也尔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阶级斗争的行动,革命时期从1789年到1814年,拿破仑执政时代和拿破仑帝国是革命的合乎规律的发展阶段。法国史学中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头面人物A. 奥拉尔不承认“帝国专制”是革命的发展阶段,他把革命时期限定于1789年到1804年。自由资产阶级“俄国派”的代表人物H. 卡列耶夫和E. 塔尔列则把拿破仑执政时代排除在革命阶段之外,认为革命时期是从1789年到1799年。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分期,奥拉尔把法国大革命分为四个阶段:1789—1792年君主立宪——建立以财产资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体制;1792—1795年民主共和国——人民剥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特权;1795—1799年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重新  相似文献   

18.
简讯     
据法国《世界报》1980年5月2日报道: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了《1945年以后的国际共运》一书(共128页),作者是全国政治学基金会的研究员、国际共运专家莉莉·马尔库。他在这本书里描写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第二个时期是1957年11  相似文献   

19.
“五四”老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同志,是科班出身的著名社会学家、辩证唯物论派社会学的主将。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赴法研究,在巴黎大学专攻社会学;大革命时期,在黄埔军校和中山大学任教,兼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先后在暨南大学、北平大学、北京大学担任教授,直至全国解放。在二、三十年代,许德珩同志在社会学方面的译作有《社会学方法论》、《哲学的贫困》、《唯物史观社会学》、《家族进化论》等;著作则有《社会学概论》(商务版)和《社会学讲话》(上下二册,好望书局版)。以下举三本书为例加以阐述。一、评介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名著《社会学方法论》这本名著是许德珩同志于1924年10月译就的,其时他尚在巴黎大学深造。1925年9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部译稿。孙本文在《当代中国社会学》一书中指出:“首先用本国文字介绍社会学的方法的,要算许德珩氏所译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留法五,六年,许德珩的经济仍常感拮据,但每天攻读总在十小时以上,刻苦用功,积久不懈,为留欧同学中所少见。他对于社会学的各派学说,都曾经涉猎,而尤服膺于涂尔干的学说,并利用课  相似文献   

20.
李钧鹏  杨太文 《社会工作》2023,(3):38-48+103-104
社会工作作为职业化助人活动,从其诞生之初就被定义为治疗过程或医患互动过程,这种应用上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理论必定不满足于静态的结构理论,必然会大量引入过程导向的理论,例如发展理论、赋权理论和互动理论。然而,过程视角从未在社会工作理论中得到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本文以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为出发点,阐明在社会工作理论中往往敛影逃形的过程视角。社会工作理论大致包含了三种过程取向:一是治疗性社会工作,它指涉一种旨在追忆个体既往经历的过程,以精神分析学派为代表;二是建构性社会工作,它指涉一种试图通过互动涌现意义的当下过程,以互动理论、标签理论和现象学理论为代表;三是发展性社会工作,这是一种指向未来的过程,以赋能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为代表。从诸种理论的社会工作化处理中,既可以看到过程取向的理论社会学向应用社会学过渡的具体路径,也可以思考未被充分挖掘的过程社会学理论所具有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