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伟大的探索,由于所处历史条件的不同及主体认识角度、思维模式的差异,他们的现代化思想也各具特点.基于"共同的信念,不同的坐标";"共同的道路,不同的忧患";"共同的取向,不同的解读"这三个侧面探析两代领导人现代化思想的异同和他们振兴中华之路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模式,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事业.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的战略目标模式,并确定分三步走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模式更具全面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战略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部分 ,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战略目标 ,并对现代化战略步骤和发展途径进行了艰辛的探索。邓小平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并确定“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通过不同于毛泽东的战略发展途径来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现代化战略思想愈来愈丰富 ,更具有全面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两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发展,具有相同的主脉: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等方面,都是始终如一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发展模式以及实现现代化的依靠力量和具体方式等方面,邓小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获得教训与启示,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实现现代化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同的奋斗目标,但毛泽东提出“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而邓小平则提出分“三步走”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两者有共同之处,更有邓小平在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内涵、立足,点、途径、具体方法等诸方面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都服务于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方向演进这个目标,但是,前者立足于阶级斗争,后者立足于发展;前者以苏联模式为师,后者从中国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论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泽东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都服务于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方向演进这个目标,但是,前者立足于阶级斗争,后者立足于发展;前者以苏联模式为师,后者从中国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目标问题上 ,毛泽东与邓小平都提出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他们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同时 ,在实现发展目标的相关问题上 ,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继承和发展关系。毛泽东的有益探索 ,为邓小平的认识提供基础 ,邓小平又在毛泽东认识的基础上 ,发展和创新毛泽东的发展目标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构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和邓小平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现代化构想.毛泽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探寻到一条历史必由之路,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邓小平开拓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突破和超越,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都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其奋斗目标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探索中,他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他们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以及采用的途径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比较两代伟人在现代化建设思想方面的异同,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中国化进程中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物,是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它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的"法宝"思想,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坚持和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 ,悉心研究中国国情 ,了解掌握社会各个阶层经济结构和政治态度的变化 ,承接与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学说 ,形成了创新、务实、完整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国两制”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实践的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邓小平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深切忧虑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毛泽东忧虑的主要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党能否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党和国家是否会改变颜色;邓小平忧虑的主要是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如何过好经济建设关、执政地位关、改革开放关,挫败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使社会主义中国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坚持社会主义就是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并且都付诸实施 ,这体现了他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民性。但是 ,由于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及实现方式不同 ,实践结果却相去甚远。邓小平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科学地评价毛泽东,使广大人民群众既认识到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又维护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从而解决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促进了党的团结和国家政局的稳定与发展,为全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设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联系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成败,更感到邓小平科学评价毛泽东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主张。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这一问题做过有益的探索 ,既有相同之点 ,又有不同之处 ;既继承前人 ,又突破陈规 ,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今天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问题上进行了不同的探索,并形成了他们各自相应的思想。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任务,动力系统与推进方式三个方面比较,两者既相区别又有继承、纠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以"农业是根本"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这在指导我们解决新时期突现出的新问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非常重视政治参与,而且都认为社会主义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人民,但两人关于人民的界定却不一致,前者将知识分子排除出人民的范畴,后者则把知识分子纳入人民的范畴,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人划分阶级标准的不同。在政治参与形式上,毛泽东主张“大民主”,邓小平则赞成“小民主”,其原因在于两人思维模式的不同,毛是理想主义者,邓是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新形势下,对毛泽东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加以继承和发展。他结合新的形势,继续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把邓小平理论以及该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原则,同时提出了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