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贵州3900万人口中有2900万在农村,所以提高农民收入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构建和谐贵州的重大政治问题。近几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长期困扰农民生产不足的矛盾逐渐减弱.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增长。但是,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也在逐渐加大.越来越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刺激农民消费需求,越来越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农民仍占我县总人口的70%。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最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东农民收入增速趋缓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 ,广东农业和农民收入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下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收入减少 ,支撑农民增收的能力下降。本文在分析“九五”期间广东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同时 ,重点剖析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途径。一、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九五”期间 ,广东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据调查 ,2 0 0 0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 36 5 4.48元 ,比 1995年增长 35 .4%。收入结构变化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 ,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比重上升。目前 ,广东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但由于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降反增,尽管增速不尽人意。1999-2000年,农业纯收入下降了131.6元,而同期,农民工资性收入则增加了187.7元。从工资性收入的来源渠道看,农民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从非企业组织得到和其他来源得到的收入都在增长,但增加较为明显的是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2000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达到240.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0.7%。2001年上半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1元,同比增长9.4%…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有数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核心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帮助农民致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融资需求矛盾,是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金融部门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止2001年底,12.8亿人口,8亿在农村;7.3亿从业人员中,还有50%在从事第一产业。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可以说,中国所有的问题都源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二是农业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已经难以给农民带来相应的实惠,这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农民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四是承包制面临着如何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难题。由于历史上形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三农”问题,“三农”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的增长将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激活农村市场,拉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缓慢。虽然全国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实行了粮食直补政策,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民收入偏低的状况。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农业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我国农业也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农业发展已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产…  相似文献   

8.
范小玉 《统计研究》2006,23(11):20-23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成就显著:粮食生产走出低谷,林业、畜牧业、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十一五”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开端。一、“十五”时期农业和农村政策回顾2001年是“十五”计划第一年,这一年比较重要的农村政策是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农村要素市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张希敏  于振军 《山东统计》2006,(4):28-28,42
“十五”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执行上级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也必须看到,我市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今后一个时期内,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还面临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容县,要实现“十五”计划的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必须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所在。而农村劳动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对于实现青海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青海省农村经济的经济结构调整,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进而促进青海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资本、劳动和能源消耗作为生产要素,用广义方差分解和广义脉冲响应方法,分析我国各生产要素投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看,能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劳动力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小;从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时间效应看,资本与能源投入增长短期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长期对经济增长为持续负效应,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以高投资和高能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若要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未来必须增加更多的投资,更多的能源为投入,以抵消原投资与能源对经济增长形成的长期持续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一种习以为常的流行见解,认为粗放增长靠投入,集约增长靠科技。孰不知靠科技的背后仍然是靠投入,甚至是需要更大的资本投入加以支持。一、从集约经营的形成看资本投入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这两个概念最初来自农业,然我们现在所讲的集约经营,已不是那种早期的“农业集约经营”,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虽然目前对集约经营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定义为:集约经营是在社会扩大再生产中,实现投入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的经营方式。因此,集约经营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动态的概念。一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更是一个对应于特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再上新台阶。1、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到2001年底,全省实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西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贡献分析 西部有近三亿人口,并且多数都是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寻求促进西部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解决方案,首先应寻找支撑和制约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产出主要决定于投入,农业生产投入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土地和农业科技进步.下面将实证分析这些要素对西部农业经济的贡献率.为了揭示西部地区农民教育对农业科技进步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将农民文化教育水平作为独立变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业政策性信贷投入与农民投入相关因素分析□王滨胡朝建刘伟范海荣万基伟一、农业政策性信贷投入和农民投入现状及其特征对农业投入总量的增加,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动力源。在农民收入增长率的实现过程中,资本投入的多寡始终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1996年,江西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17.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是中央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2%,其中现金纯收入增长5.7%。加之“减负”又取得了实效,农民生产投入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去年江西农民纯收入增长实现双·超·□童农去年,是江西实施“农业上台阶,农民奔小康”攻坚战的第一年,全省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支农、促农、增产增收的新举措,使农村出现农业大丰收、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好形势。据农村抽样调查,1996年全省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9.
刘梅 《浙江统计》2006,(1):16-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这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突出强调,“要统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人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是否能够稳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构建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指标体系,借助SAS软件,对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普遍施行后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加以实证研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