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的族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族是我国东北史上的一个民族,公元七至十世纪,它建立了一个地方民族自治政权,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但它的历史至今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入研讨,尤其是它的族源,更成为学者关注的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参加讨论。一、渤海族的主源是粟末靺鞨学者们对于渤海族有多源,既有粟末靺鞨,又有高丽遗民,意见是一致的。争论点  相似文献   

2.
刘青秀 《社科纵横》2009,(9):119-120,12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无论其人口多少,地域大小,都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族的形成属于一定历史时代,贵州的各兄弟民族,是从古代的众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整理出居住在贵州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汉族几个主要民族的融合、演变线索,并分别进行了简要叙述,从而揭示了各民族在开发贵州、建设贵州的历史进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云南——倭族之源?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嵇立群日本和中国的云南,两地相隔遥远,说它们二者之间在民族学与文化上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似乎难以想象。但是,前些年,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的一本著作《倭族之源:云南》将日本和中国的云南联系到了一起,在书中,他从语言学、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传统习惯法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哈萨克族习惯法便是其中之一。清代对哈萨克族的治理沿用了中央王朝历代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因俗施治”的统治策略。这使得哈萨克族习惯法即保持了浓郁的草原游牧气息,同时也注入了中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内容,它不仅丰富了哈萨克族的习惯法,另外也使得哈萨克族习惯法至今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就奚族族源及奚族与契丹族“异种同类”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似求教于同志们。 关于奚族族源 奚族又称库莫奚。史书记载奚族族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东胡或鲜卑宇文部,一说源于匈奴。 主张源于东胡鲜卑宇文部说者,如《魏书·库莫奚传》:“库莫奚国之先,东部字文  相似文献   

6.
《学问》2015,(2)
高句丽王族的族源神话在公元414年刻写于好太王碑时,距离朱蒙建国已逾4个半世纪,远远超过人类学家所确认的以口传方式保持历史原貌的最长时限,因此出现了在失落清晰的早期历史记忆的情况下直接移植扶馀王族族源神话的现象,在本质上是文化自觉意识支配下的文化建构活动。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民族中至今残存着大量对动物崇拜的仪式、禁忌、风俗、习惯、传说、故事和歌谣等等,在其中占有中心地位的是对熊的崇拜。1986年在黑龙江省塔河县采集到一则称为《古落一仁》的传说,详细记录了鄂伦春人猎到熊以后食熊肉的一套仪式:过去,鄂伦春人要是打到黑熊,就从当腰切开,分成两半。前半部给男的吃,后半部给女的吃。女的要是吃了前半部的肉,当年就得被熊吃掉。……猎人吃完黑熊的肉后,供上骨头,再把所有“乌力楞”的人都叫来,分成两伙,一伙男的,一伙女的,冲骨头跪着,由打到黑熊的这家主人分给跪着的每人—块肉。吃完后再用准备好的柳树条的叶子包好熊的脑袋骨,交给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开始“古落一仁”。这个人一手拿着熊的脑袋骨,另一手拿着叉子,叉上桦树皮,点着后用来熏熊脑骨。人们开始唱“古  相似文献   

8.
一、我一直确信古代日本人,并不是作为纯粹的日本人而存在的,它是虾夷族及其他原住民与赫哲族及其他通古斯系部族的渡来民,通过多层杂婚才形成的。一般认为一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大陆和日本列岛是陆地相连的。大陆的人类、动物自由往来于日本列岛。这也可以由旧石器类及其它出土品(原始人骨骸、长毛象化石、骨器)为证。即使是在冰河时代之后的古代,这种往来继续进行。我曾在黑龙江沿岸发现细石刃、细石刃核及其它石器(赫哲族石器类),与日本各地出土的石器同种同形,从中也能窥知虾夷族的族源。  相似文献   

9.
渤海国族源考——以中国、日本、朝鲜史料为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世纪末,大祚荣“渡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①,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渤海国。后经略二百余年,遂以“海东盛国”之名,称誉东亚。近年,有关渤海国之研究,颇热于日本、韩国、朝鲜及俄罗斯诸国。然论及渤海国族源问题却多有异议。择其要者,大致有...  相似文献   

10.
北方狩猎文化的精萃──《鄂伦春族文学》问世汪玲玢《鄂伦春族文学》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七·五”国家重点课题,由徐昌翰、隋书今、庞玉田历时五载,数易其稿,蔚然成书。北方文艺出版社在鄂伦春族欢庆定居40周年之际出版此...  相似文献   

11.
《学问》2010,(4)
一个民族族源神话文化内涵、文化形态及其文化渊源是认识这个民族文化特质、判断其民族归属的重要原则与根据。高句丽族源神话与中华文化有内在渊源。李奎报的《东明王篇》存在着篡改高句丽始祖出生神话文化性质、美化王氏高丽先世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2.
韩狄 《日本研究》2014,(1):58-64
日本学者在20世纪30-40年代对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所进行的民族学调查虽然以纯学术研究相标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其实质却是为日本军国主义建立和巩固殖民统治而服务的。这一结果的形成源自于日本民族学遗传自欧洲人类学中殖民霸权思想的痼疾,在对外侵略扩张的环境下得以恶性膨胀、畸形发育,导致日本的民族学研究迎合了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建立殖民统治的需求,最终酿成了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14.
郑安立,朝鲜儒林人士,清未来华,民国初加入中国籍,从事过教育、矿业、排日活动、东北朝鲜人独立自治及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不同地域的官方高层张作霖、孙中山等也曾有过接触.他思想活跃,行迹与活动遍布中、日、韩三国.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都有其活动踪影.从其不同时期的重要活动可以看到,朝鲜移民中的儒林人士在华心路历程及朝鲜移民国家认同意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匈奴,这个曾经称雄大漠并与中原王朝对峙数百年的游牧汗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它的早期历史却是一团迷雾。元魏(拓跋)、蒙古这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都曾留下自己悠远的世系传说;丁零、突厥、契丹、女真、满族等都有自己民族起源或帝王始祖诞育的传说。唯独匈奴,它在头曼以前“世传不可得两次”①,关于民族起源和帝王始祖诞育的传说也无明文记载。至今关于匈奴的族源族属,也还是众说纷坛。但历史还是给我们透露了一些有关信息:与中原的“真龙天子”不一样,匈奴帝王乃系“日种”。这或许能为我们研究匈奴民族的族…  相似文献   

16.
契丹族的父权制和私有制确立之同时,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了。家庭作为社会细胞,无法抗拒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它的制约和影响。经济发展促进了家庭独立性和职能之增长。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家庭的重要作用是其它组织无法代替的。核心家庭居多,直系家庭次之,复合家庭较少,当是畜牧业为主导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只要该主导地位不变,则三种类型家庭比重尽管有所增减,但顺序大体不改。游牧生产不断推动已婚儿子从父母家庭中析离,夫妻结合并非象汉人那样牢固,又人口非正常死亡机会较多,基此家庭稳定性远不如中原人。家庭关系随着社会进步和转型而发生微妙变化:丈夫权威加大,妻子独立意识相应减少;家庭向心力增长;嫡庶界线逐渐加深。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刘德华终于承认结婚一事,再次引发了大家对隐婚族的关注。环顾周围,你是否发现有人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以单身的身份示人?他(她)们藏起婚戒、从不在办公室打亲昵电话、总是一个人开车回家、热衷于参加各种聚  相似文献   

18.
民工潮一浪高一浪,一批又一批外来民工进驻大城市,其中相当部分已长期滞留城市,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居民。他们的到来,既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补充了生力军,又为城市管理决策人员增添了无穷的烦恼,喜忧参半。民工进城的效益效益之一,充实基础行业劳力空缺,确保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目前,许多大城市正进入高强度开发建设时期,一批重点是础设施项目接连上马,对劳动力(尤其是建筑工人)的需求急剧扩张,而同时户籍劳动力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再加上"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观,使城市基础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严重问题。大城市劳动力短缺,…  相似文献   

19.
印度东北地区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以种族众多而著名。各个种族集团在不同时期先后进入这一地区,最早的是尼格利陀人,相继而来的有雅利安人和蒙古人。长时期来,各种族间互相融合,体质有了某种变化。印度东北地区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因为没有进行民族识别,有多少民族还不清楚,目前知道的族称大大小小有数十个之多。这些民族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物质文化和风俗习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历史科学。特别应当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20.
大族联姻问题是研究中国中古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世家大族的动向直接与当时的政治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国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走向等。以安史之乱为界,唐代可以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中上层仕人中大族联姻比例呈上升的趋势,后期略有下降,但比例皆在30%以上。唐代前期基层仕人(县令)中大族联姻的比例几近40%,但后期出现了上升的势头,其比例达到了65%以上。在唐代前期仕族中,大族平均联姻率几近35%,后期达到40%以上。由此可知,唐代大族通婚的持久不衰,进而说明了唐代矜重门阀的俗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