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认同是人在网络化的生活场域中,通过网络实践活动建立起来的反思性共识心理。网络认同的整体系统包括了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载体要素三大基本要素。主体要素包括主体行为、主体思想、主体关系要素;客体要素包括客体内容、客体活动要素;载体要素包括实在载体、时空载体要素。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通过载体要素构成了网络认同的两极,三种要素及其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了网络认同。  相似文献   

2.
律关系客体应承载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并体现主体的角色特性。我国通说认为,民诉法律关系客体指案件事实、实体权利请求(实体法律关系)。但案件事实、实体权利请求根本无法承担客体的功能。从程序思维出发,正是诉讼行为承载了主体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并体现了主体的程序角色特性。因此,民诉法律关系客体应是主体的诉讼行为。  相似文献   

3.
传统税收法律制度在对数字经济企业实施税收征管时存在征管依据缺失、征管技术落后等不足,进而诱发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导致无法对数字经济进行充分有效的征管。各国对数字经济的利益诉求不同,使得在国际层面具备广泛共识的数字税方案难以达成。从国内层面来看,我国对于数字经济的税收征管仍旧依靠传统税收模式进行,并未将数字税作为独立税种在法律上予以确认。这种税收模式在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当下已经无法满足数字经济税收征管的现实需要。对于当前中国构建数字经济税收法律制度的路径,可以通过升级数字税收监管技术、发挥数字经济平台的监管作用和加强国际税收合作等手段进行优化,并积极参与和推进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数字税收法律规则的制订。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涉税法律冲突及其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 ,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必受冲击 ,本文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基本特点以及电子商务征税面临的法律难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并对目前的免税方案和“毕特”税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一些有关电子商务涉税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案与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婷婷 《人文杂志》2023,(4):118-128
互联网零工经济的发展在重构就业形态的同时也重构了劳动者与组织的关系,按照传统“二分法”来认定劳动者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已不合时宜,并带来了税收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互联网零工经济的税法治理仍面临税法要素难以认定的适应性困境、专门性税收优惠考虑不周的公平性困境、税收征管技术难以匹配的效益性困境以及税收收益分享不均的均衡性困境,这些问题亟需放置于数字要素的税法治理、劳动关系变革的纳税义务调整和信息不对称的税法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框架中予以解决。为此,有必要在遵循税法原则基础上,通过实体税法对零工经济进行制度回应和规则创新,区分零工从业者收入水平的高低给予优惠待遇,完善零工经济主体的税务登记、涉税信息报送和真实性保障规则,并根据税收贡献和受益原则加强对税基的重新划分,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全面回应零工经济的税法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我国初步形成了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为创造良好稳定的投资环境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保障 ,促进了中外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WTO的成员 ,其规则势必对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挑战。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如实行“超最惠国待遇”、税收的透明度原则和税收法定主义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本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形成的充分信任关系、怀疑关系和不信任关系。进一步解析了主、客体之间结成不信任关系的原因和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冯芸 《齐鲁学刊》2013,(1):85-90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之逻辑起点的是道德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主客体间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从哲学视角对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性、客体与客体性及道德教育过程的阶段性进行深入分析,应是对两者关系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以和谐性、平等性和双向性为原则的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必将极大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编辑主客体之间关系的互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 《北方论丛》2003,(4):121-123
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相互结合的辩证统一体,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反映在编辑主体与具体的某一编辑客体之间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消费是满足人多方面需求和发展的一种手段,是主体通过消费来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之一。在物质产品极大丰盛的当代消费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却日益缺失,消费异化。与此同时,消费的客体对象范围逐步扩大,从使用价值到时尚价值、符号价值,甚至一切都可能成为消费客体。但消费终将回归本质,客体是为了主体而存在,是为了促进主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主客体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界面地区,这里是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展开论战的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理性主义不是以客体否定主体,就是以主体否定客体;经验主义剐迷失在知觉和现象中而遗忘了主客体;后现代主义根本抛弃主客体关系走向了虚无主义.现代认识论要走出后现代困境,必须重新返回主客体关系的界面.  相似文献   

12.
跨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分析了跨国电子商务对中国现行国际税收法律制度中传统的来源地课税原则和有关法律概念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在评价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目前酝酿的解决电子商务征税问题的政策方案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 ,提出我国政府在解决电子商务国际税收分配问题方面应采取的原则和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王丽萍 《云梦学刊》2006,27(3):67-69
税收法律主义是税法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税收法律主义作为税法基本原则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对于我国税收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依法治税大环境的最终形成至关重要。我国税收立法应在税收法律主义原则指导下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商务 ,是指一切以电子技术手段所进行的一切与商业有关的活动。而所谓狭义的电子商务 ,则是指以因特网为运行平台的商事交易活动 ,目前企业界所说的电子商务 ,一般是指狭义的电子商务 ,即因特网电子商务。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因特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在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使建立在传统销售方式下的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和原则受到了很大冲击。一、电子商务对税收法定原则的影响税收法定原则要求税收征纳必须有明确、肯定的法律依据 ,否则不利征税。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品经营和交…  相似文献   

15.
价值评价是贯穿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价值评价主体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后果的反映与认知.价值评价的主体、客体和中间环节实践,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评价的三大要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评价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使得价值评价的活动及其功能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李淑杰 《理论界》2005,(9):235-236
Internet的迅速普及,使全球化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商贸空间和新的商机,但它所引发的税收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电子商务的快捷性、直接性、隐匿性、保密性等,使税收的传统控管手段失灵;电子商务的“无址化”、“无界化”、“无形化”等特征使传统的常设机构、交易对象(纳税主体)等税制要素的确认发生困难;对收入来源地和税收管辖权的认识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情况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通过物的关系研究人的关系,研究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结合主体的发展来研究客体运动,阐明资本运动包含三个阶段、两种过程、两个层面、多种因素、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等。结合客体运动研究主体的发展,说明主体本质关系及其表现形式、主体各种观念和行为随着阶段递进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实践这一范畴包含两种活动形式,一种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性生产实践活动,另一种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在这两种须臾不可分离的实践活动中,主客体的内涵及其关系是不同的.这是本文分析的第一个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分别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在一定过程和条件下,人是主体角色和客体角色的统一体.本文分析的目的在于,明确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的人是平等的主客体角色的统一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并不是主客二分的.旨在为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的交往关系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勾振东 《理论界》2009,(7):88-90
政治经济学的"价值"与哲学"价值"二者内涵不同,是一个同形词而两个范畴;使用价值与哲学"价值"在内涵上强调重点不同,且涉及的外延大小有别;日常生活和一些社会学科中所说的"价值"比哲学"价值"外延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价值论对价值本质的认识是片面的;哲学"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其价值尺度具有主体的原则性和积极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哲学的角度看,人类经济发展史又可以称为经济主体、经济客体的演变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主体、经济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直接导致了经济的起落兴衰.新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更加宽广的考察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