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人民政权组织形式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作了准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通过的法律文件,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件的通过,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相似文献   

2.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基层权力机关,乡镇人大工作是整个人大工作的基础。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加强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这项工作的实践和理论进行认真的研究。一、乡镇人大工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我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后,在巩固基层政权和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方面发挥了  相似文献   

3.
最年轻的两位人大代表 1954年9月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除台湾和港澳地区外,西藏是全国唯一没有进行普选的地区,代表是通过协商产生的。达赖、班禅均被推举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们是当时代表中最年轻的。达赖19岁,班禅16岁。 9月1日,达赖、班禅在西安相会,一同乘火车前往北京。 9月1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亲切接见达赖、班禅。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会见了十四世达赖,也是第一次同时接见两位佛爷。 9月15日下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开幕。达赖和班禅都被选为主席团成员。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我国首都北京隆重举行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一千二百二十六名。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一切国家权力开始由人民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众在总结了革命斗争中的建政经验,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创建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及时地总结和肯定了人民的伟大创举,在其巨著《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制定后来成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中,第一次确认了  相似文献   

6.
1959年4月17日至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了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参加了讨论。从此,政协委员开始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政协工作停顿。1975年7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尽快召开五届政协会议,但遭到“四人帮”的破坏,未能召开。直至1978年,停止活动13年的人民政协开始恢复,同年2月24日至3月8日,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同时出席这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了同年2月26…  相似文献   

7.
《北京纪事》2013,(4):25-25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北京纪事杂志社将推出大型征文栏目“中国梦之北京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9月13日,北京联合大学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依法治国——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北京联合大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主办,共有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首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北京市有关部门、新闻媒体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著名法学家郭道晖教授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人民代表大会60年的发展历程,指出人  相似文献   

9.
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相对专职化赖世旭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并通过大会形式集体行使权力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下简称人代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下简称人大代表)作为人代会的“细...  相似文献   

10.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为建立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建国后,党在人民民主政权建设中,创造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它是建国初期人民行使权力的最好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是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好的过渡形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制定,结束了以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和以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历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提议,任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现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经大会一致通过。现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请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已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七日经大会一致通过。现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4.
王雯 《今日南国》2008,(5):18-20
2008年1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西人民会堂隆重召开,会场内花团锦簇.红灯笼高挂,为寒冬增添一抹暖色、代表们共商大计,热议讨论,聚焦社会热点,破解发展难点。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大会的议程是:一、修改宪法;二,政府工作报告;三、选举和任命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权益的根本保障。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的亲历者,作者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百年探索的珍贵收获和必然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中国人民的各项权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制度保障三方面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山西老年》2013,(10):17-17
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自"文革"以来已经实际上废止了十多年的国歌歌词正式废除,通过了新词,并公布施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体制。我们为什么采取这种政治体制,为什么说它是合符我国国情的民主的政体?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巴黎公社原则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政权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宪法第二、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9.
正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与会的我市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热情高涨。赴会前,他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就全面深化改革、营商环境、实体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认真撰写建议和提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并实现人民的意志,在地方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有着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样的职能。随着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以及政府职能不断法治化,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强行政立法这一抽象行政行为的使用。然而不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地方政府的立法已经成为了地方立法的主导,政府立法权过重,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过轻的现象愈演愈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立法权限划分的现状以及如何实现合理划分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