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理论构架是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理论特点,构建的一种旨在降低所学理论的理解难度,力助学习者较快、较易地把握所学理论的理论模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理论构架主要包括"对立统一式"理论构架、"决定与反作用式"理论构架及"积极与消极式"理论构架。这些理论构架有助于大学生较快较易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但它们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关键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而教师的教学观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的知识储备、理论功底、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师德,构成了提高教学实效的先决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做到充分展示教师的"亮点"、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深度关怀学生的"疑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学生、教材和教师是导致目前广东医学院原理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应澄清认识误区,树立正确认识,提高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修订教材,打造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高质量教材;教师应调整授课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讲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精彩,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讲出"原理"课特有的吸引力来;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讲出"原理"课特有的魅力来;要注重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性,讲出"原理"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教科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铸魂育人的最好营养剂。在“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和高校“原理”课在教育目标、内容以及载体层面具有互通性、契合性和一致性。将百年光辉党史融入高校“原理”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原理”课教学成效的有效举措,是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和强化政治担当,又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坚定文化自信,也有利于从思想和行动层面为民族复兴事业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基于此,高校要从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学优化融合型育人课堂,从物质、精神和行为多层面形成融合型育人文化氛围,从学校、社会和家庭多方面发挥融合型育人主体的作用,从内容、形式和方法多维度打造融合型育人模式,推进党史教育有机融入高校“原理”课。  相似文献   

6.
7.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石龙 《云梦学刊》2010,31(1):58-61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缺乏把握和区分是造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基本”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根本的、主要的观点和规律。这些观点和规律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本性,而且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变化发展过程的始终。当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程教学时应使课程教学的“基本”与学科研究的“基本”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罗贤娇 《南方论刊》2011,(1):104-106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一直困扰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与学生.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改善教学状况,转变教学理念是关键.主要做到:重问题、而不是解释;重分析、而不是结论;重方法、而不是教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但目前教学的实效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黑龙江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部教师充分运用超星网络平台与“学习通”APP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在问题设置、原著诵读、交流课堂、兴趣引导等环节开展分众互动,成功探索出一套将融媒体技术与分众教学相结合的崭新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淬炼了团队教学技能,营造了师生共同进步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典文献在树德育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经典文献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经典文献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注重宏观把握,实现系统融入;要突出实际情况,实现精准融入;要创新话语体系,实现生动融入;要突破时空界限,实现深度融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体性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整体性教学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整体性决定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需要。在教学过程及各个环节中贯彻整体性原则,需要教师提升整体性教学意识、教学能力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形式单一、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以及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为了提升《原理》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其教学改革,必须加强课内、课外和校外等教学环节的结合,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创新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从机制上规范与保障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3.
只有坚持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向度,达到理论本身与时代、社会以及受普及教育者的社会实践需要的融合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兴趣与实效。因此,要廓清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向度的涵义及其现状,厘清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向度的结构与要义,探索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向度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深度、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要求。通过增强教师本领、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校外实践等途径,把伟大建党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的志气、践行使命担当的正气、勇于奋斗牺牲的骨气和永远忠诚为民的底气有效融入“概论”课,促使大学生将伟大建党精神化于心与行,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合格建设者。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课程特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决定了该课程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很有必要。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改革中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如:教学案例本身的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因素等。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发我们思考:无用知识具有有用性,教育要教给学生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根本所在。思政课老师要充分认识融入的价值意蕴,明确融入教学的政治性原则、整体性和实践性原则,针对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学内容规划、实践教学拓展、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符号互动论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将符号互动论运用到高校“原理”课教学中,是学生个体不断社会化的内在要求,是师生形成良好关系的主体要求,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师一生”互动、“生一生”互动和“师生~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实践成就的规律性总结。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坚定历史自信和增强历史主动,进而成长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新论断在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育人价值,完善教学设计,将整体性融入和差异化设计相结合,促进各门思政课的衔接合作,以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创新教学形式,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使学生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知情意层面的高度认同;拓宽教学视野,坚持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人类情怀的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19.
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当下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新常态,这种教学模式让传统思政课教学利用现代科技优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创新转型,实质上解决了思政课“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的问题,对山西农业大学思政课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师融合”重构思政课教学内容、“三个环节”教学互动深化思政课教学设计、“三个维度”教学评价推进思政课过程性考核三个方面的实践反思。  相似文献   

20.
论经典文本在“原理”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实施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中,经典文本所占的比重十分突出,但是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和教学中的经典文本并不能完全等同。明确二者的区分,并将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转化为教学中的经典文本必将带来"原理"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当然,将经典文本和"原理"课教学形成内在的融合,还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辅之必要的经典文本的灵活贯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