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推进我国文化自信自强的应有之义,它既能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精神动力,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注意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引擎,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并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文艺精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2.
张小云 《南方论刊》2022,(11):20-21+27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程中,是我们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基因。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政治觉悟、革命精神、政治品格和工作作风,是我们党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的集中概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新时代大学生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斗争精神、忠诚担当、为民情怀等精神品格的养成,让伟大建党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助力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相似文献   

3.
王欣 《学术探索》2023,(4):40-47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立党兴党强党”百年奋斗实践的精神淬炼,创造性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之源。纵观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有其独特的生发逻辑,理论之要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之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之脉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危机,实践之需为革命先驱的建党活动。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丰富的科学内涵呈现出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新时代赓续伟大建党精神,需要立足理论学习夯实真理基础,通过建章立制提供制度支撑,加强传承濡染焕发文化活力,融入实践提供奋斗力量,从整体上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政治属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固有属性,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集中表现为发挥政治正确的导向力,高扬核心价值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整合力,激发人民创造的驱动力。从当前来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思想认同,“现代化”的发展时序弱化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地位作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制约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创造转化,“开放性”的发展特点对伟大建党精神价值的话语体系带来新挑战。因此,应坚持创新发展,筑牢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思想基础;坚持协调发展,增强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战略地位;坚持集约发展,丰富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文化内涵;坚持开放发展,拓展伟大建党精神价值引领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5.
马新颖 《南方论刊》2023,(7):22-23+29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精神之魂,贯穿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全过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内法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本文尝试创新探索,通过制定党规、宣传党规、执行党规的路径和方法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内法规建设,以形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伟大建党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发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政治情怀以及卓越品格等育人功效。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抓住关键因素,找准与课程的融合点,创新教学模式,增强伟大建党精神教育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7.
伟大建党精神是北大荒精神之源,北大荒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体现,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北大荒精神的人民性、实践性、创新性源于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并为北大荒精神基本内涵提供精神渊源。北大荒精神赓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做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注入更强劲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发展有着深刻的逻辑联系。伟大建党精神的产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场域,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又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所凝聚起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经苦难辉煌的百年奋斗,其伟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更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断发展的鲜明例证,更是伟大建党精神发挥引领作用的必然结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时代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之“矢”瞄准新时代中国之“的”;要掌握历史主动紧跟时代步伐,在与时代同进步中汲取敢于胜利的磅礴力量;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时代课题,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9.
政党形象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的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依照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的人民性、革命性、先进性等根本属性,以及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现实需求,建构起“人民性”政党的本质形象、“革命性”政党的实践形象和“先进性”政党的特质形象。中国共产党建构的这一政党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劳动人民利益和中国人民利益的价值立场,分别从阶级维度、人民维度、民族维度传播了中国共产党为工人阶级谋解放、为中国人民谋解放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宗旨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政党、革命政党和先进政党的特殊性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更好地深化人民性政党形象、筑牢形象建构的思想基础,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人民情怀,深化党的“同情人民”形象;坚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深化党的“领导人民”形象;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化党的“服务人民”形象;需要更好地升华革命性政党形象构筑形象建构的实践基础,借助自我革命、社会革命、伟大斗争等革命话语、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革命实践以及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升华、构筑新时代的革命形象;需要更好地巩固先进性政党形象夯实形象建构的价值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坚决驳斥否定工人阶级的言论,坚守党的组织原则、严肃党的纪律作风,巩固新时代党的先进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文晓燕  唐春波 《南方论刊》2022,(10):16-17+37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源泉,深刻表明党“为什么胜利”的历史基因和“怎样继续胜利”的内在要求,是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整体看,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具有内含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中华优秀传统的理论逻辑、奠基于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和早期共产党人的建党实践的实践逻辑,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具有重要时代价值,有利于为实现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动力、为锤炼政治品格提供思想武器以及为构筑中国特色理论气派提供理论向导。  相似文献   

11.
杨浩英 《南方论刊》2023,(9):100-101+105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有效融入思政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青年学生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培养青年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民的赤诚情怀,对于深化新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发展,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峥嵘岁月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和精神之基,其精神内涵丰富而深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深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高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积淀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厚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乡土”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可以从“乡土”的角度出发,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伟大建党精神以“乡土”为出发点,在“乡土”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精神动力。伟大建党精神以“乡土”为立足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依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伟大建党精神以“乡土”为中心点,以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为中心,“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斗争取得新成就。伟大建党精神以“乡土”为关键点,在“乡土”中磨砺、锻炼和提高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能力和水平,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质迎接实践中的各种困难,以新的伟大斗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钟惠河 《南方论刊》2022,(3):21-22,45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是建党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是建党精神形成的使命自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为建党精神形成厚植文化根脉;中华文化的自我革新为建党精神形成提供内生动力.把伟大建党精神放在5000年的历史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由山东党政军民共同创造的,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是沂蒙精神内涵的高度凝炼和精确表达。新时代与时俱进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蕴含丰富育人元素。在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充分汲取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滋养,以伟大建党精神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培育青年学生担当意识、塑造青年学生坚韧品格、厚植青年学生家国情怀。高校应从思政课教学主渠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着手,大力拓展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路径,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辉煌成就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从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出发向全党发出的郑重告诫,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清醒;“三个务必”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必须坚持的行动策略等重大问题,对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纯洁、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做到“三个务必”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忧患意识、深化自我革命、增强历史主动,这样才能真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并化成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8.
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理论根基和文化脉络。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本质特征、精神风貌以及价值追求。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前进路上艰难险阻,把握历史主动的精神密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能,是铸就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精神指引,也是新时代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给养。  相似文献   

19.
百年辉煌凸显建党的大事变特质。伟大建党精神回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成立、如何成立、怎样成立,中国共产党如何要求党员的历史之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政党成员的思维特征、行动特征、风貌特征和自我要求的特征。中国共产党赓续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群众结成创造中国奇迹的历史主体,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谱系。建党精神及其在实践中的传承,是百年辉煌的密码。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一周年之际,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的建党学说,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的建设遇到的新问题,对于增强执政党的执政水平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又是长远的历史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伟大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它引起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也给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课题和新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对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产生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