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分工的细化,职业种类的增加,使得中国青年职业选择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职业选择范围也更加广泛。1835年,青年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提出:选择适合自己,符合自己能力发展的职业;选择能够激发青年为之奋斗并发挥青年创造性的职业;将青年个人目标与社会国家目标联系起来,选择促进人类发展的职业。为中国当代青年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指出了青年择业时应具有的正确态度,探讨了青年择业时必须认真考虑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青年择业的主要指针和基本原则,对当代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转变择业观念、跨过就业槛和翻越就业高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他们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为祖国人民作出最大贡献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指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青年奋斗精神结合分析发现,从物资匮乏走向生活富足,从生活富足走向“内卷”社会,从“内卷”社会走向“精致”需要,共同构成了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困境的基本逻辑。在社会发展维度优化奋斗空间、营造奋斗氛围、减轻奋斗压力,在个人发展意识维度引导青年正视劳动价值、激发社会责任感、摒弃错误发展观和保持合理“欲望”,在个人发展行动能力维度增强青年自我成长和自我抗挫能力是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共筑"中国梦"已成为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也是当代中国青年一代的人生理想,而重温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当下我国青年一代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就必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马克思早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阐述了他的择业观,虽然当时的马克思还不够成熟,但他的一些思想仍然给予当代大学生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青年就业是青年认识社会、独立于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全面认识和研究当代青年行为价值取向的窗口.无论是已经就业、刚刚就业或即将就业的青年,都将面临着职业的选择或再选择,他们对各种职业的评价以及择业时所考虑的诸多因素,不仅影响其就业问题的顺利解决,完成青年社会化过程,同时也关系到现有就业机制调整、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及社会稳定.本文拟从青年发展的角度,就青年择业出现的新态势进行分析探讨,以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经济利益的法码加重,成为职业选择的主导因素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青年。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既直接关系到青年自身成长成才,也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产生深远影响。文章运用马克思人的共同体本质理论,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二者高度契合的角度,分析了二者相契合的内在本质以及基本特点,表现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统一。提出了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四个维度:在目标维度上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价值维度上要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话语维度上实现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统一;在实践维度上要实现实践主体、责任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多元统一。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社会发展问题的早期研究中,青年恩格斯而非青年马克思,扮演了思想启发者的角色。正如早期新闻作品所展示的,青年马克思更加关注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窘境,而青年恩格斯更早地注意到挣扎在“工业化”中的产业工人。不仅如此,青年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揭示出资本逻辑的起点是私有制,这一发现对青年马克思同时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后期的《资本论》都产生过深刻影响,尤其是强化了青年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来回应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分析路径。此外,青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侧重“社会观察”和“经验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方式,为当时侧重以抽象论证针砭时弊的青年马克思带来新视角,从而使二人共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炼出社会发展理论的“现实前提”。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社会责任培养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责任思想的传承与丰富.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视角,对习近平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思想中社会责任感的时代内涵、培养的原则与方法加以概括、提炼和把握,从而提升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引领青年健康成长,引导青年自觉投身于党的宏伟事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色诺芬、柏拉图、斯密和圣西门等人的分工思想是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分工思想萌发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形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创立后,马克思分工思想走向成熟,它不仅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研究视域,形成了唯物史观分工思想的研究方法,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青年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睛雨表。建国以来青年的职业选择及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代青年职业价值取向的产生有着很多深层次原因,引导青年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选择,对他们自我价值实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观点的形成,有一个发展和转变的过程。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就表现出超众的智慧和敏锐而顽强的探索精神。在他的父亲和具有进步思想的老师的教育薰陶下,早年就有了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意向。在中学毕业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十七岁的马克思,就已经开始探索社会关系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明确表示了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崇高志愿。  相似文献   

13.
职业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实现方式。青年处于职业生涯的前期 ,而恰恰是这个时期才决定整个职业生涯的走向。青年职业指导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处于青年前期的即将择业者、初次择业者和职业初期的磨合者。从职业、青年职业指导工作的价值 ,到选择职业指导专家帮助青年正确择业进行了详细论述 ,然后对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一种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勤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实践性、时代性、超越性的鲜明特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不可或缺奋斗精神。因此,要重视奋斗精神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用奋斗精神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远大目标,激发新时代青年的创造能力,提升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境界,使青年真正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青年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的主要文章分析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的马克思政治思想主要是追求自由和民主。具体在博士论文中是通过高扬个体的自我意识追求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寻求定在之中的自由;在《莱茵报》时期是通过争取出版自由获得精神自由,追求理性国家和法,反对宗教专制的束缚,反对私人利益对国家和法代表的普遍利益的侵犯。笔者希望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理清青年马克思的政治思想的内容、逻辑线索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的思想论述主要涉及青年的地位作用、青年的教育成长、青年的爱情 婚姻、青年的职业选择、青年的缺点不足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贴近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立足无产阶级 的阶级立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价值取向关注青年、论述青年并引领青年的健康成长。学习领会马克思、恩格 斯的青年思想,对于在新时期指导青年的成长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借助区位和工商业发达优势,实现了就地城镇化。但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因为土地利益分配方式、劳动观念、城市化路径以及保护性力量上的差异,塑造出两地农村青年不同的职业选择态度和行为。珠三角地区农村青年更倾向于选择低端就业岗位,重视休闲大于劳动,长三角地区农村青年在职业选择上更加积极主动,注重家庭资源积累和阶层跃升。职业选择上的差异,决定了农村青年能否建立起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系统的有机关联,这也成为影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农村青年市民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更高层次市民化的实现,需要农村青年发挥人力资本优势,选择高度市场竞争的职业,积累真正的市民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西方人的信仰缺失从"上帝之死"开始,东方人的信仰缺失从体制转换中滋生.在人生与社会均更需要信仰的今日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国青年信仰缺失的结果无条件服从社会与国家的单一化人生追求正在为个人色彩突出的多样化人生追求取代.要从历史的昭示与现实的坐标中引导他们选择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科学理性的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9.
青年毛泽东在不断追求与挑战、拼搏与奋斗的历程中找到了价值信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理念、敢于怀疑一切的魄力,最终形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为当代青年成才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希望,号召青年们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据此四重特质,新时代好青年应该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求者、民族复兴使命的担当者、勇毅拼搏的吃苦者、踔厉前行的奋斗者。理想信念是精神的引领,使命责任是历史的担当,吃苦精神是实践的要求,奋斗品质是素质的支撑,这四个重要特质是新时代青年在新征程中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