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博士生招生工作的总结分析,探讨了提高博士生招生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深化博士生招生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分析博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论述了在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如何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控制入学质量、发挥导师主动性、科学调控招生计划等进一步深化博士生招生改革,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信息合成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以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招生指标分配问题为背景,将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进行优化,运用多个专家的判断矩阵信息进行合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博士生招生计划编制中名额分配问题,实现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科学分配和博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也存在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4.
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建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利用自编问卷从学生的角度对此模型进行了验证。高校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有以下六个因子构成:研究特征、服务特征、教学技能特征、认知特征、学生导向特征、人格特征。基于构建的胜任力模型,提出了高校实施教师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完善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与前提。文章分析了中国当前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当从生源质量目标机制、招生工作过程控制机制、招生培养协调机制、招生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四方面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胜任力的概念,对软件企业项目经理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描述,并引入一个参考模型进行说明,同时对胜任力模型的使用进行简要示例。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研究生录取实际状况,初步筛选研究生招生录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性与相对性,构建研究生招生录取定性与定量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属度矩阵及统一的相对优属度矩阵;应用隶属度最大法则及模糊优化理论,获得综合评价指标综合最大优属度,应用博弈论构建在满足招生约束条件下的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双向配对满意度最优决策模型,以实现研究生招生录取公平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9.
对首都师范大学近几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重点探讨了录取名额分配可参考的指标及各指标所占权重的确定原则、录取指导分数线划定的必要性及其划定方法、现行招生录取方式的不足及完善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家胜任力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企业竞争力的企业家胜任力模型 ,从胜任力角度出发 ,以企业绩效为导向 ,整合了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若干成果。该模型提出机遇、关系、概念、组织、战略和承诺六大胜任力因素。主张用企业家胜任力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预测长期绩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知识型员工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励机制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而言,只是提高其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提高员工作绩效的全部问题。为了更全面地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绩效,应该以其个人素质的综合评价结果为基础,构建更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基于上述认识,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型员工素质测评工具,应该更广泛的被应用于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能否招聘到优秀教师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培养、高校教师的队伍建设和高校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分析了高校教师传统招聘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把胜任力模型引入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提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规划、岗位说明书的撰写、甄选测试、背景调查、岗前培训和考核的具体操作方式,以此探究更为科学的高校教师招聘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发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本文研究立足交叉学科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在对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其他机构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和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强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国内艺术设计师,通过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团体焦点访谈法,对国内6省市设计公司进行访谈调研和编制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65份。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设计师的胜任力结构模型,由18个胜任特征因素构成七大胜任力模块:设计伦理、工作态度、人际理解、专业技能、创造力、自我管理和组织认同等。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是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新学科发展与获得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然而正确地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素质需求做出分析,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通过对交叉学科研究生所需具备的3个方面素质的分析,提出交叉学科研究生素质需求特征评价模型,并结合实证研究成果,对建立合理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趋势,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是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新学科发展与获得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的重要基础.然而正确地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素质需求做出分析,对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通过对交叉学科研究生所需具备的3个方面素质的分析,提出交叉学科研究生素质需求特征评价模型,并结合实证研究成果,对建立合理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利用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探讨组织资源、个体资源和工作要求对博士生就学满意度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组织层面,基础性资源和调节性资源均对博士生就学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体层面,博士生个体学习投入与其满意度间呈倒U关系,内部动机博士生就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外部动机博士生;工作要求则对博士生就学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调节性资源与个体读博动机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第三,调节性资源可以有效对冲高工作要求对博士生就学满意度的负向影响;第四,当工作要求较高时,博士生学习投入度的增加并不会带来满意度提升,相反会显著降低博士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括了河北省直机关公务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检验的基本方法,并阐释了建立公务员胜任力模型的流程及该模型具有的特点。模型主要涵盖了决策与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八个因子,为河北省直机关公务员的选拔、培训、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公务员自身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政法公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政法公管类岗位胜任力包括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等具体内容。政法公管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可以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规律,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中,由于测评方法、测评环境和过程比较复杂,导致影响高校教师胜任力的因素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知识系统不完善、认识"粗糙"导致的评价失真的问题,从而建立起更具效率和效能的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