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新时代美好生活展现着丰厚的意蕴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主题,构筑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就逻辑起点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过程之中,内嵌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断深化拓延的结构之内;就价值旨归而言,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需求主体、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及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政治立场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立足新时代,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引,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前提条件与第一要义,方能确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展现人的解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深入美好生活的内在本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叙事具有深刻的当代中国语境。“美好生活”是一个总体性范畴,既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又有现实的实践指向,同时具有高远的超越性向度。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精神生活、美好社会生活、美好生态生活等有机地构成“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诉求。“美好生活”的成就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在根本上有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充分的民主保障、丰厚的文化滋养、良善的秩序基础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美好生活”的构建有赖于大力发展先进经济、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深度阐扬优秀文化、切实建构公正制度和着力实现人地和解。同时,“美好生活”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性存在,而是一个不断超越现存生活状况的社会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时代课题。在资本逻辑主导的全球化背景下,“美好生活”何以可能?这是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亟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将这一问题置于资本逻辑语境中进行检视,不难发现,“美好生活”与资本逻辑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引发现代社会生活危机蔓延是“美好生活”命题得以呈现的历史前提;资本逻辑自我扬弃的生活向度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动力支持;驾驭资本逻辑的生活回归是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辨析“美好生活”与资本逻辑之间的耦合关系,有助于阐明二者之间的辩证张力,从而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通过审美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观照,以满足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和情感期待,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目的、合规律地渗透于教育对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生成有其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是德育美育两者相得益彰的人文关怀;从现实逻辑来看,是纾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现实需要;从理论逻辑来看,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从实践逻辑来看,是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开展需从“信道”“亲师”“谋术”“境化”四个方面着手,优化“以美育人”的教育内容、加强“以美育人”的队伍建设、更新“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营造“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都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期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二者都把“生活”作为重要概念进行论述。从作为经济学哲学概念到作为社会批判概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生活”的认识经历了从对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视到对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生活的揭露,从分析“生产生活”的异化到对“非人性”生活的批判,从“生活的手段”到消灭“非人性的生活条件”的思想历程。人类的历史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历史。解决人的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这对当今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开启一种全新文明的生活形态的高度来理解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才能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6.
立足唯物史观,科学阐释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话语逻辑、方向话语逻辑、价值话语逻辑和实践话语逻辑对于构筑新时代美好生活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以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为基础,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上。在方向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指导思想作为政治引领方向与思想引领方向。在价值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要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旨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实践话语逻辑层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发展需要将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性把握美好生活的实践属性。新时代,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行动指南,合理、有序地推进美好生活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和现实看,人们普遍憧憬“美好生活”,没有例外。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过上好日子”的应然状态,这种状态由人民来“定义”,并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来体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实然行动实际上就是不断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过程。应然状态与实然行动之自然契合,架构了“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即什么是美好生活与美好生活实现条件——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人类美好生活的真正本质在于社会实践——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实现什么样的美好生活与怎样评判美好生活——目标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谁的美好生活与谁来创造美好生活——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昭示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因此,何谓"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现实情况,思考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好生活”作为政治性的目标概念正式提出。“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重要的中国政治话语,不是简单地对传统与人民美好生活相关的思想的赓续,也不是单向度的对人民物质生活和人的物欲满足的追求,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深化和升华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必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逻辑应然。准确理解“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深刻发掘“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致力于推动“美好生活”的具体践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美好生活作为一个复合型的法政治学概念,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所向往的更高层次幸福生活的回应。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和制度建构,新时代美好生活样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多维度的美好生活样态之实现,必须以法律为有效保障手段。因此,在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制度建构的过程中,透过习近平法治思想,可引申出新时代美好生活应当蕴含着“以人为本”“良法善治”与“公平正义”的法理意蕴。这三者在新时代美好生活样态的建构中存在着承前启后的内在逻辑关系,故厘清这三者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范式建构中的逻辑地位,对人民群众所向往的新时代美好生活之实现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三重逻辑解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生成逻辑解析,正是由于“人民的需要”对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出了更好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才得以出场;从演变逻辑解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包含“需要—发展—需要”否定之否定逻辑演变环节,“人民的需要”是化解“发展”动力源泉;从实效逻辑解析,只有确认“人民的需要”主导性,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才具有社会动力效应。因此,虽然“发展”是解决矛盾的要点,但“人民的需要”是解决“发展”主题,应居于主要方面。厘清这个问题,对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贯彻党的发展理念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红色记忆对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主体身份确立、精神家园构筑与实践方向指引的深层价值。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红色记忆的传承遭遇到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制约、社会心理基础上生存焦虑症候的阻碍以及网络媒介技术裂变的消解。朝向美好生活的红色记忆寻绎,需要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围绕扩充价值共识建构红色文化记忆,以制度嵌入生活并贯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探索激发美好生活共创之力的传承之路。  相似文献   

13.
青年群体在新冠疫情的应激状态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塑青年心理健康成为了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美育作为特殊的干预渠道能够为青年群体提供疫情认知的途径、情绪宣泄的窗口和振奋精神的支撑。后疫情时代,根据青年群体的心理状态要通过注重叙事传递,坚定舆论导向;激发情感体验,增进人文关怀;启迪生命教育,提振内生动力这三方面培育青年群体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此外,随着社会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育应积极发挥“由心而治”的效能,以此提升青年群体的审美素养,增强社会群体的心理韧性,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全民美育的新时代,风景园林越来越成为社会物质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并起到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作用,与此相应,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也需要深入探讨。本文基于人民群众对环境空间审美需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风景园林从“苑囿之需”到“生态美育”的发展及功能变化,阐述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主要探讨了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美育内容在课程体系中的系统融入,审美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流程融入。具体美育路径如强化教师将科研之理与应用之实相辅相成、通过参加重要的专业赛事形成美育集约化后作为常规教学的美育镜像等,进而使学生从理论学习到专业实践,从知识内化为能力、到能力外化为作品的全过程都接受系统性的审美教育,最终多方形成美育合力赋能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人民生活发展的现实追求.这一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把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到了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还彰显了社会发展向"以人为本"的回归."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深切渴望,还是人类勤勉探求的生活理想;"美好生活需要"是"个体异质性与社会共享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向"以人为本"的回归.就它的现实特性而言,其具有较高的层次性、主体差异性和历史阶段性.然而,欲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与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一方面应当注重对人们心理内部需求的引导;另一方面,还应依赖外部要素的"衡"向供给与以"公正"为核心的价值引导与实践准则.  相似文献   

16.
美育由来已久,其独特育人价值日趋凸显,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美育肩负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使命,在生活向度的优势在加速形成。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其吸引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从耦合机理上看,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即两者形态属性契合,以鲜明意识形态为内核;目标指向相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铸魂根基自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为充分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必要立足时代,创新以美育人的价值理念;科学规划,把握以美化人的内在规律;借助经典,整合以美培元的教学资源,以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新的时代特征,明确了中国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表明人民需求的范围在扩展、水平在上升,对国家治理的要求也在提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解决这一矛盾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价值原则,要求精准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必须立足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8.
周航 《金陵瞭望》2007,(2):48-4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价值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换言之,是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满足。美育具有潜在价值和显化价值双重性.是“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且这种统一是“永恒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19.
“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其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性,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美好生活”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要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型;“美好生活”蕴含了深刻的价值维度,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好价值引导的作用,为“美好生活”确定价值依据,赋予其一种价值秩序,增强社会主义精神共同体的凝聚力;“美好生活”最终要经由实践的环节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活状态。思想政治教育要秉持实践精神,进入生活实践领域,把理论建设与社会行动高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泰缅民族民间文学与云南傣族民间文学,从语言系统上看,共同归属于“Tai”,也即“Thai-Dai”系统。从民族文化上看,它记录了此区域民族的社会历史与社会生活,表达了居住于这一区域人民对世界特有的认知,他们的情感体验、审美追求和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