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双创”型人才是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安徽农业大学衣料专业为例,创建了学分制下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模式,构建了由课程实验、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思政实践和素质拓展实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分制下农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新医科背景下,为推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具有高道德水准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医学院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对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可行分析,探讨新医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遇到的困境和解决办法,为培养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提供启鉴。  相似文献   

3.
新工程教育改革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设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要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方向。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设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存在教学定式化、产学相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构建设计学专业新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包括彰显“全链式”培养特色,构建“跨学科—多体系”的融合式教学模式,制定“串编式”核心课程规划,实施“共享式”实践项目的组织模式以及建立相关教育教学保障机制等,以期为我国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被高度重视,建设双创能力培养体系是为了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的能力,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例,对该专业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提升知识实践应用技能的教育理念,符合当前国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院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践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社会输送专业型、实践型人才。本文分析了“双创”背景下职业院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从当前职业院校教学体制、教育理念方面作出改革创新,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构建教师队伍,强化学生引导,为学生创造实践成长机会,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全方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四年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观念有滞后、课程体系较零散、实践体系待完善、需求供给不对称等现实问题,本研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系统构建了四年递进式双创教育“四阶段”课程体系和“四阶段六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将双创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并贯穿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出了“先创意、再创新、后创业”的递进式育人理念和素质培养。该研究探索出了一条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碳经济人才是我国亟需加快培养的紧缺人才。碳经济专业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碳经济人才、如何培养碳经济人才以及为谁培养碳经济人才三个根本问题。碳经济专业的“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涵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气候治理演变历史、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绿色低碳思想、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伟大成就等思政教育内容;应综合采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碳经济时政中的思政教育、政产学研合作中的思政教育、提升教师思政意识与教育能力等多种方式,夯实思政教育基础、拓展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政教育的深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重大调整新形势,传统模式培养的趋同化单一石油工程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改发展规划纲要、大众创业与创新政策导向以及学生专长与成才意向,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开展了石油工程分类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与建设,以实现高等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突出石油精神与文化主体教育为目标,界定“国际化、创新、卓越工程师”三类人才个性化特质,构建并实施三类石油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三类人才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转换机制,搭建服务于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软硬件配套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同类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出现的理念和执行的错置、课程体系的分离、资源配置匮乏等问题,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困境。地方本科高校要围绕“融合”“贯通”和“协同”三个关键词,逐步建构起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专业能力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各环节,并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0.
肖连奇 《成才与就业》2023,(S1):159-161
<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的重大责任。教育部指出“各地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因此,着眼于高等教育的使命和大学生实际需求,思考如何构建高校思创融合育人长效发展机制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近些年各高校探索思创融合的现状来看,思创融合面临着理念认知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11.
“新文科”建设在高校的全面推动,促进了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依据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创新发展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学科重组、学科交叉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注重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合理而科学的实践设计来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明确“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双创”背景下,积极探索专业教育和创业创新教育融合对幼师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展开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了“课程群整合—融合教学—教学产品—双创实践—第二课堂—专业教学”的闭环教学体系, 并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双导师师资建设、完善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融合式教学,提高幼师生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时代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围绕如何将高等教育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推进到价值维度,回归教育 “初心”的宗旨。结合工科学生的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人文思想和专业教育的不匹配,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够等问题,根据中国工程教育的要求,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从科学思维方法、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怀等多角度形成与专业课程知识密切相关的思政教学案例库,融合学校百年历史,改进教学手段,引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实践,实现价值引领,为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业培养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14.
依照辽宁工业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卓越软件工程师.在新的培养目标中强调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有效实践完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教育体系、改进创新教育方法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已成为当前软件工程专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建立了软件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创新教育平台,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实践,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就业与从业质量逐年稳步提高,社会与企业认可度逐年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个人发展三个层面分析了加快推进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当前制约医学院校创新创业工作开展的四大瓶颈因素。提出建设与专业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加大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办法,探索构建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可行的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坚持潜心培育,静心守望。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师范院校逐渐开始实行卓越教师计划以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针对自身办学特色和定位,自2015年起开设“卓越幼儿园教师实验班”,以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鲜明的“乐幼”专业文化及其独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实施卓越教师计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徐波波 《国际公关》2023,(6):151-153
当前高职学生就业竞争激烈,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为例,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对海乘类职业选择的多向性需求,构建“洋葱”五因子模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及实施路径,把以就业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提升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为海乘学生求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双创”教育和“课程思政”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对高校人才培育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打破学科壁垒,同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也有积极影响。首先,对于“课程思政”融入“双创”教育课程实践的价值意蕴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立足当前“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入在认知、能力、融合和制度方面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了解实际情况;最后,基于对二者融合发展的实践困境的把握提出针对性的路径探索,以助力“课程思政”和“双创”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刘茜 《国际公关》2023,(14):143-145
本论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创新为核心创业,以创业为导向创新,以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创业创新人才为目的,以“五大系统”作为保障基础,设定“三高”的培养目标,通过“四全”路径实现创业创新理念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全面培养服务国家公共管理体系建设、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基于国家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背景要求,通过创新艺术教育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增强审美意识,丰富审美思想,端正青少年艺术创作观,提升青少年的艺术创作与品鉴能力。研究充分结合艺术教育课程的基本逻辑,围绕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实践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管理制度规范、评估方式创新5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引导学生立足区域发展,落实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端正艺术创作态度,树立正确的“艺术观”与严谨的“创作观”,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