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育人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回答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每一时代有每一时代的"新人","时代新人"思想理论在历史进程中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也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时代新人,在素质构成、精神状态和使命责任三方面深刻地继承了自马克思以来不同时期关于"新人"的思想理论内容,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柳振万 《理论界》2013,(11):186-188
在不断迈向教育强国的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对于高校来说,立德树人是根本,内涵建设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实现大学的功能和价值,才能为实现教育强国助一臂之力.高校应牢记责任与使命,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质量与特色,坚持内涵建设促发展;培养理想与信念,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动创新与融合,实现大学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培养时代新人就是培养在新时代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敢于坚守、勇于创新、乐于奋斗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培养时代新人,要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共青团对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指导作用;要加强家校合作和社会支持,构建全社会协同育新人的良好环境;要加强青少年自我教育,调动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主观能动性;要加强文化建设和网络管理,发挥文化育人与网络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社会环境的改变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要求的改变,进而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化要求逐渐提高.大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当依据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培养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使其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效率观念与拼搏精神,成为经得起时代风浪的新人.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根本之策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现代大学要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从大学文化的发展定位、思想引领、特色文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和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广义的湖湘文化可以理解为湖南全境的地方文化。它是湖南地方高校构想自身发展特色的宝贵资源。地方高校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就必须研究开发先进的地方文化,实现观念创新、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院系创新、专业创新、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创新,把自身办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服务和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品牌大学。一、地方高校目前的困境和出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高校,尤其是边远山区、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要同国内名牌大学、重点大学和国际上的名牌大学竞争是相当不容易的。办不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大学文化既有共性元素,也有其文化特质,有与其他大学相区别的元素与质的规定性。党的建设工作引领大学文化特质培育发展,是提升学校软实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当前引领大学文化特质培育发展,应当明晰服务高校治理建设、内涵提升、改革创新和党的自身建设等目标定位,把握引领大学文化方向发展、个性发展、优势发展和时代发展等基本维度,体现高校学科特色、服务面向、历史传承和品牌影响等必要要求,同时要善于组织、积极谋划、精雕细琢、持续推进等。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学者露丝·海霍教授的“中国大学模式”命题,强调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与借鉴西方大学的先进经验,形成独具中国文化神韵的大学精神,实现对西方大学模式的超越.“中国大学模式”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一个学术命题其存在着内涵界定不清、缺乏理论与现实支撑等诸多困境.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建设为牵引,立足中国道路的发展模式,创新大学制度,强化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输出,可以将“中国大学模式”命题由愿景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论国民素质的文化模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如何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文化繁荣才能造就时代新人。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应有赖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着眼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落脚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和谐大学文化就是建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三要素协调有序、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立体化校园文化。构建创新型和谐大学文化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大学精神培育,坚持把大学文化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上;加强大学物化文化建设体系的设计,坚持把大学文明传承到校园建设的各种形态当中。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与大学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波 《东岳论丛》2008,29(1):202-204
高校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担负着引领社会文化前进的重要使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作为高等院校要创新和谐教育,建设大学和谐文化,培养合格人才,引领和谐社会建设。在分析和谐社会与大学和谐文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和物质文化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探讨建设大学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引领和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要求,把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上,这就赋予了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组成部分的文化建设以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本文试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知识经济与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大学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大学教育面临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存在发展的价值基础与命脉所在,大学精神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是民族振兴之魂.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面临着社会责任凸显与竞争分化的压力、学术自由与行政制约的桎梏、追求卓越与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需要通过大学精神的培育、学术文化的弘扬、制度文化的建构、文化环境的优化来推动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大学“育人”的根本旨归.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和大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子系统,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地域文化为背景,搞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要在积极挖掘、研究、开发,创新和利用地域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基础上,创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开展大学精神文化教育,培育先进大学精神文化增长点和校地文化互动新模式,使大学真正成为知识、思想、理性、道德的诞生之所和人类精神家园,成为地域文化精神的辐射源。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新人”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取向与目标愿景相契合的“绿色公民”或“社会主义新人”,具有政治思想立场上的坚定性、生态保护意识上的积极性、生态活动实践能力上的成熟性。在基本意涵上,“生态新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对社会主义事业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境遇、迈向更高社会文明层次的现实要求的理论回应,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民性。在理论基础上,“生态新人”具有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理论与实践、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理论三方面基础,呈现出理论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在培育进路上,“生态新人”需要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交互、环境公民社会建设范围与力度深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推进三个方面协同作用。经由三维论析,“生态新人”及其培育工作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将得到清晰呈现。  相似文献   

17.
文化开发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蕴含着天人合一、正反辩证、尚德重礼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有助于弥补现代体育精神的不足,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还能满足大众对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认知度不高、研究体系不健全、转化类研究不充分等困境。在此基础上,以西安地区为例,提出了利用“后全运”时代的影响力,融通资源、守正创新、融入国民教育及与地方旅游相结合等创新路径,以期使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的办学特色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特色化的“趋同”、“特色迷失”、和“为特色而特色”的困境。通过对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现状及困境的分析,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理念、内容、市场、评价和制度等五条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更离不开创新文化。因此,就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文化培育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从塑造大学精神、凝练创新办学理念、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等三个层面入手,并围绕创新文化的培育与建设从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九个方面提出建设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6,(6):11-17
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九十多年发生、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时代创新不仅仅是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诉求、理论品质,更是其内在基本规律。这种基本规律体现在时代创新必须与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起来、与社会发展目标紧紧一致、不断继承与融合其他优秀文化。时代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文化的发展繁荣,发挥文化多方面的功能,以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把握时代创新规律,对文化发展问题做出时代回应,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