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两个文明”共建的重要性,“三服务、两育人”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后勤服务中的体现,高校后勤管理思想要与学校育人理念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的功能,起着为高校正常运转、建设和发展的支持、保障作用.高校后勤倡导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即是高校后勤工作性质、地位.作用的体现.“三服务”就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两育人”就是通过自身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既提供良好的服务,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又影响和教育学生,实现育人的功能.这就是说,高校后勤工作不仅担负着为高校各项工作提供服务、保障的任务,而且也担负着高校培育人才的任务,这是高校后勤与厂矿企业及其他事业单位后勤相区别的特征之一.这就要求高校后勤一方面要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服务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后勤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邓小平后勤思想为指导,论述了后勤工作的地位、作用、性质及意义,提出坚持“三服务、两育人”宗旨是高校后勤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公寓是高校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和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生活、交流、娱乐和学习的自由空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应积极探索和改进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加强硬环境的建设,给育人环境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注重学生公寓软环境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以实现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宗旨。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职业道德建设论程大中80年代后期,全国高校把“三服务、两育人”作为后勤工作的宗旨,就充分体现了围绕高校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高校后勤为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向后勤服务社会化迈进。高校后勤人员的铁饭碗在慢慢被打破。改革措施的实行带来各种利...  相似文献   

6.
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是高等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需要,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需要。以福建医科大学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实践为例,从强化顶层设计、狠抓队伍建设、坚持品牌带动、推动岗位育人、搭建育人平台等5个方面完善工作举措,分析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坚持党建引领、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具体措施”等构建高等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三大策略,为高等医学院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后勤工作的任务和宗旨,可概括为“三服务”、“两育人”,即“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服务育人、管理育人”。通过“三服务”活动,实现“两育人”的目的。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随着高等院校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后勤工作的要求从标准上越来越高;从条件上越来越严;从深度、广度上越来越扩展和延伸;从社会效益上要求的层次越来越高。这些都说明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两育人”是后勤工作的宗旨高校的后勤工作,从宏观上说是给学校各项工作提供物质保证和服务的;从微观上说,是为了培养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这个总体目标是通过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两个文明共建的重要性,三服务、两育人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后勤服务中的体现,高校后勤管理思想要与学校育人理念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对培育高校后勤人文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后勤具有服务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作为高校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后勤人文精神的倡导有利于促进“以人为本”后勤服务理念的形成,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并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文环境。这种高校后勤人文精神的培育既是高校后勤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后勤育人的重要手段。高校后勤应该在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制度以及服务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内驱力,将人文精神揉合在后勤具体工作中,从根本上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实现服务功能的同时体现育人功能,从而获得自身长足的发展。具有人文素养的后勤管理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以及良好的人文环境是高校后勤人文精神培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后勤保障,本文就高校后勤管理改革进行了一般性探讨,即深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目标、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及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要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以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加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现代化后勤管理和服务体系,逐步与社会第三产业接轨,引进竞争机制,强化自我约束意识,使改革在法制轨道上持续、稳步、健康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改革坚持“三服务、两育人”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勤改革必须树立两个基本观念,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培养人才的观念。同时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服务与创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物质利益与奉献精神、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专门人才和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校后勤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子系统,在其服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应体现育人的功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出现了一些弱化育人功能的现象。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后勤如何体现育人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高校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的,但它有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社会企业和服务行业,其根本区别就是高校后勤部门的服务必须把“育人”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从现实看,高校后勤确也具备育人的功能和特定的条件.因此,必须把后勤部门的有效管理和优质服务看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而这一“课堂”的主体即为大学生们。后勤部门的干部和职工能否根据大学生们的心理、生理特征建立起良好的氛围和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如何运用类似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  相似文献   

14.
推进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目前,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还存在着学生党员质量控制体系不够严谨、学生党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不够完善、学生党建育人合力不够明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调研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建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科学的学生党员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完善的学生党组织架构体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党建工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探究构建高校学生党建育人模式,提出基于过程性培养考核模式的党建育人案例,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江宁区东山街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经济发展、社区建设、富民工程”三条工作主线,着力打造“江苏强势街道,南京首善之区”,实现了三个文明全面协调发展。街道把党建工作融人街道三条工作主线,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服务功能,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是高校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后勤人员在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对 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后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转型 背景下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现状的审视,提出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实现的条件和方法,以促进高校后勤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大学书院制的发展动因与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论证了大学书院制与“三全育人”理念之间具有相互契合、互为助力的科学联系。针对大学书院制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以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海南大学的建设经验为例,提出了新时代大学书院制建设的三大实践路径,即通过党建引领“大思政”实现全员育人,通过重塑体系破壁垒实现全过程育人以及通过集成“一站式”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后勤服务韦曙和高校后勤服务伴随着高教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它是高校教学、科研、生活的保障.坚持为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的方向,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向,多年来已成为我国高校后勤服务的鲜明特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逐步...  相似文献   

19.
《金陵瞭望》2008,(13):88-89
近年来,六合区委组织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实施南京跨江发展战略的目标任务,突出“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党建、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求实求精、创新创优”的工作措施,坚持干部工作、组织工作、人才工作三个轮子一起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主题的形势下,作为学校基础性、保障性部门的后勤如何更有效地为高校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服务,值得我们探讨与思考。后勤保障服务是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后勤应围绕“以优质服务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这一个中心和“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两个基本点,结合后勤工作特色,发挥后勤服务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