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涵盖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原则、目标、任务、战略布局、方法路径等基本问题,并对思想理论、价值引领、新闻舆论、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创作、文明探源、遗产保护、网络治理、文明互鉴等方面作出全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念观点、核心要义、体系架构、思维方法、话语体系等具有独特的原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非常重视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对改革开放“历史地位”“前后关系”“主要成果”“基本经验”“重大考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关键一招”、“两个不能否定”、四大主要成果、五方面基本经验和三个重大考验等重要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改革开放思想的基本逻辑,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理论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时代命题。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实施以来,各高校对如何开展协同育人教育,构筑实践育人共同体做出了诸多尝试和努力。为了深化拓展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通过总结沈阳音乐学院多年来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经验,立足学院艺术惠民的实践特色,构筑新时代道德育人、学识育人、实践育人"三位一体"全过程育人体系,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对学生入脑、入心、入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建育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化,创新实施“五融五促”党建进学生社区育人工程,立足学生社区,从思想、组织、双创、专业、文化、朋辈等多个方面构建育人生态链,形成“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为新时期高校党建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论述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和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实践和现实生成逻辑;其理论内涵立意高远、博大精深,蕴涵着“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民族根本大计”“自然回报”和“决不走老路”等深层次的理论逻辑;不断满足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生态诉求,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愿景追求,充分彰显了这一重要论述的内在价值逻辑。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坚持”与“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日益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红色育人理念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育人思想的当代创新。红色育人理念生成逻辑内蕴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三个方面;理论特质体现在生成背景的时代性、理论品格的创新性和根本来源的实践性等三个层面;时代价值主要包涵有助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党的接班人,有助于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有助于创新新时代红色育人实践载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文化环境体系构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文化环境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融通、思想相通、内容贯通,对各学段加强教育评价改革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文化环境体系构成要素多样、内部关系复杂、价值诉求多元等现实困境,构建科学有序规范的一体化管理机制,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育人思维,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统筹多元价值诉求,成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文化环境体系构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张太宇  王燕红 《理论界》2022,(9):94-101
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发展、结构协调型发展和包容型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国家“十四五”规划都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要求,由此可见,教育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必然也要贯彻和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此,如何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对其逻辑内涵有一个科学认识和精准把握。本文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新时代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判断为指导,对人本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内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杨凤美 《南方论刊》2023,(7):98-100
精准思维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蕴含强大动能,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科学运用,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通过梳理分析习近平精准思维的科学内涵、精准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理论价值、精准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十大育人”体系,思考新时代精准思维应用于思政教育的不足以及新方向、新视角。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提出将精准思维应用于优化高校各类新媒体思想政治建设研究,主要聚焦于网络思想政治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政治的高度认识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与思想保证问题,是高校“讲政治”的重大课题。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解决好这个根本问题,是学校最大的政治。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青年学生及时准确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新时代高校着力讲好“形势与政策”课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目标,不仅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阐明“讲道理”本质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鲜明体现与重要作用;而且要立足讲深国内国际大局形势、讲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活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三个层面,坚持把握“审时度势与激浊扬清相统一、个体关切与舆论引导相统一、理论灌输与实践引领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推动“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实践旨归,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创造性地就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做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重大决策。以历史定位与战略目标、实施路径与基本保障等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的食品安全战略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四个最严”为基本遵循,社会共治为运行体系,回答了进入新时代后涉及人口如此之多、对国计民生影响力如此之巨、治理难度如此之大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域“治理什么”“谁来治理”“怎么治理”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理论体系,向世人展现了科学治理食品安全风险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重大议题提出了系列新论断、新认识、新命题、新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际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科学回答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关的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科学理论指引;科学部署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为科学指导办学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者而言,着力强化六个方面的意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主题教育如脑入心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将守正创新作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掌握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守正创新而不断拓展其理论形态的深度和广度。从三条衔接紧密的逻辑理路展开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内核。一是“何以守正创新”,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必然性逻辑,它包含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二是“何谓守正创新”,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守正创新中呈现的科学内涵;三是“以何守正创新”,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其具体要求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与胸怀天下。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的思想,回答了在新世纪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这个重大问题。作为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定位、怎样工作的问题。 1.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用“三个代表”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党是执政党,“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企业  相似文献   

17.
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一切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都应该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目标。能否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育人”的全过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关系到为社会主义“育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本文试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谈一些看法。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生命线地位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确认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这些主要内容中,“十个明确”无疑居于核心地位,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理论大厦的“四梁八柱”,因而是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十个明确”是紧紧围绕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逻辑地展开的,从根本上深刻回答了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三大时代课题”。深刻理解“十个明确”对“三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大工作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在于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逻辑展演中对文化的价值与地位、使命与任务、战略与举措等层面作出论述与部署,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在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层面,提出“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能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文化支持和保障、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文化引领和支撑。在文化使命与任务层面,提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之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之要,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之责。在文化战略与举措层面,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坚持人民立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基础与精神力量;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统筹推进“七个着力”工作,系统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是我们党对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指导地位作出的重大创新性论断,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逻辑、十分严密的理论逻辑和丰富多彩的实践逻辑。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这三重逻辑,对于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